一條襪帶累身家的典故(10)

2011-05-09 6:57 pm
請問廣東話中的"一條襪帶累身家" 的來源或典故,謝!

回答 (2)

2011-05-20 8:53 pm
✔ 最佳答案
一般人講的是「執條襪帶累身家」。

此語應無典故!

襪帶是極平宜的東西,襪帶用來綁襪,簡直不值錢。但因為執到一條襪帶而令自己成副身家都冇埋,其意義明顯不過。

執條襪帶累身家即得不償失。用襪帶與身家對比是起了誇張及渲染的作用。
2011-05-09 7:29 pm
問題: 一條襪帶累身家的典故(10) 請問廣東話中的"一條襪帶累身家" 的來源或典故,謝! 回答: 一條襪帶累身家是一種稱為言文化的粵語俗句。


一條襪帶累身家——以為得到一些小便宜,後來反而增加額外開支。

言文化是漢語文化生長的土壤,方言文化因該地區的諸多條件而形成的。
由於廣東的特殊地理環境,歷史人文因素,經濟條件,使廣州方言(粵語)既因古代移民而傳承和保留了古中原語言文化特點,也因沿海貿易,對外通商而注入新鮮血液,它古樸而不保守,新潮而不輕浮所以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語言,這恐怕是全國方言文化中少有的。
方言文化的構成,除了語音和詞彙外,最具特色者應是俗語,歇後語,諺語童謠等民間語言了。一些作家在作品中,由於巧妙地引入了這些元素而使敘事更具地方特色,人物形象更為生動活躍,深為讀者所喜愛並得以廣為流傳。如黃谷柳的《蝦球傳》陳殘雲的《香飄四季》歐陽山的《三家巷》(《風流三部曲》)及趙樹理,王朔等的作品便是明證。就算日常交談中引用了這些語句,也會起畫龍點睛,活躍氣氛的作用。
近日網上流傳多篇粵語俗語,歇後語,諺語,童謠帖子,引起不少網民的興趣,跟帖者甚多。但其中有些存在解釋不夠準確,用字不規範等毛病。現將其收集整理並加以補充,以供熱愛廣州方言文化者作參考。
又,近日網上有廣州方言存亡之爭。其實語言文字不過作為人的思想的載體,交流的工具,是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變化的。廣州方言的流變是這樣,整個漢語言文化也正是這樣。這是不以人的主觀願望而定的。
我國地緣廣闊,地理環境複雜,所以方言區也多。為使相互之間便於交流,對事物的釋義統一,而推行“普通話”是必要的。
至於某種語言是否強勢,常因該地區的經濟實力,文明程度及社會需求而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經濟改革,廣東得風氣之先而出現粵語北進現象,並為漢語增加了一些新詞彙。亦因為大量外省勞工進入廣東謀生而使廣東鄉下亞婆都學會聽講幾句普通話。這是不用靠行政命令來推行的。就算在西方,古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英語先後輪流坐莊成強勢語言,也不正是這個原因嗎?
所以,與其為此而爭得面紅耳熱甚至針鋒相對,倒不如把這股熱情用在把廣東的經濟和文化搞得更好,發展得更快。千萬別把學術問題政治化。是為所託。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58: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509000051KK002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