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金剛經》已經是佛教的博士級課程,內容非常深澳,不是一般人容易懂的。釋迦牟尼佛陀自己在經裡就提到:「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也就是當時如果佛陀對一般普通人講到《金剛經》所講的東西,很少有人聽得懂,甚至反而會對所講的這些內容感到驚怕、恐怖、畏懼,狐疑不信。
我自己在2002年遇到一位通靈高人,她教我從聖嚴法師的書開始看起,因為聖嚴法師文筆通暢,都是白話文,易讀易懂,而且講的比較公正,不偏不頗。
那時我已在看一些佛經了,看到《楞嚴經》、《金剛經》時和版主大德一樣一頭霧水,經文堅澀難懂,文字轉來轉去,真的看不懂到底在說什麼,和我們的離苦得安樂又有什麼關係?
幸好遇到那位通靈高人,於是我從聖嚴法師的《學佛群疑》、《正信的佛教》看起,但看到他寫的禪師故事,還是有點霧煞煞,那些禪人禪語都在故弄玄虛,和《金剛經》一樣難解。
不過佛書越看越多,又接觸了生命能,從如本老師的書裡終於找到對這一切的解說。現在總算「悟」到了點什麼,很樂意「野人獻曝」,端出來和版主大德一起研究討論。
先說「世尊」和「如來」這些名詞,「世尊」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一般只對他用。
而「如來」則是對佛的各種稱號之一,和那些「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相類似,是說「無來、無去、如來、如去」的意思,翻成白話文是:「本來就沒有來,也沒有去,只是像來過一樣,或是像去過一樣。
一個徹底大覺悟的人(當時的印度文稱為「佛陀」),就知道世間一切本無去來,只是如來如去而已。所以又將這種已經徹底大覺悟的人(佛陀)稱為「如來」。
「佛陀」和「如來」都不是釋迦牟尼專用的稱呼,對所有的佛陀(徹底大覺悟者)都可以這樣稱呼。
須菩提是一個人的名字,他追隨釋迦牟尼出家修行,修行已有一定成果,所以稱為「長老」。
至於「說xx。即非xx。是名xx。」那是佛陀在破除一般人對這宇宙眾生萬物的誤解,其實所有眾生萬物都不是我們所認知的實物,只是宇宙大統一能量場的能量,因為「無明」(沒有智慧的意思),產生妄動,起了妄心,妄心生妄念,妄念而生妄相(相由心生),而出現的「妄相」。
聽起來很玄,但我們可以用現代科學來解說,請看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公式」E=mc平方,能量和物質可以互相轉換。
眾生萬物都是一種能量體,或是各自為一個能量場。宇宙間所有的固液氣體,都是由分子、原子、質子、電子、量子組成的,是從一個個的原子能量場聚合起來,成為分子結構,再繼續往上組成更大的能量場。
地球本身是一個能量場,和月亮結合成另一個較大的能量場,再往外推,是太陽系能量場,更往上則是銀河系能量場,...層層上推直到宇宙大統一能量場。
整個宇宙是層層套生的,大能量場裡套著小能量場。
所有的所有都不是真正的堅固實體,全是能量聚合成的能量場而已。表面上看是堅固的固體物質,細拆下去全是分子、原子、電子、量子各種大大小小的能量場,全部的生物、植物、礦物、液體、氣體、乃至於「真空」都是一樣的。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前幾年已經證實「真空」不是真的空,裡面有案物質和暗能量存在。
我們今天看到的大千世界,表面上是大千世界,其實不是真的大千世界,只是我們人類給它一個名稱,叫做「大千世界」而已。
所以《金剛經》裡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我」、「別人」、「眾生」、「長壽的天人神佛」都不是真實的,只是表相(表面現象),是宇宙能量組合成的大大小小各種能量場,歸根究柢都是宇宙的能量。只不過這些能量因為無明(沒有智慧),起了妄心妄念,所以各自組合成的一種妄相罷了。
所有的「我、人、眾生、壽者」其實都沒有來過,也沒有去過(無來、無去),只是好像來過,又好像去過而已(如來、如去)。
宇宙的總能量恆常不變,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只是能量的形態改變而已。(能量不滅定律)
講到這麼深的宇宙物理學,現代人都一下子轉不過來,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人聽了當然會「驚怕、恐怖、畏懼、狐疑不信」了!
了解「諸相皆妄,諸法皆空,不實如幻」,對我們的「離苦得安樂」有什麼幫助嗎?
《圓覺經》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既然大千世界和眾生萬物都有如夢幻泡影、不實如幻,對人世間的榮華富貴、或貧賤卑微,各種人生起伏、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對這一切有什麼好貪戀或畏懼的?
一切隨緣,能得到權位,沒有什麼好驕傲或戀棧的,要利用這個權位去為大眾謀福祉。萬一從位子上下來,或一直留在社會低層,也沒有什麼好苦惱的。
這就是顏回為什麼能夠「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原因。
參考資料:《心經》的白話文翻譯
http://tw.myblog.yahoo.com/l-b/article?mid=83&prev=86&l=a&fid=6
《心經》的涵義
http://tw.myblog.yahoo.com/l-b/article?mid=79&next=74&l=a&fid=6
2011-05-10 02:18:07 補充:
回答已超過字數限制,只好改用意見。
《金剛經》和《心經》都源出於《大般若經》),是釋迦牟尼和弟子及其他修行者討論一位覺悟的人要如何修行的書。
「般若波羅蜜多」的中文意思是:度到解脫彼岸的大智慧,一位菩薩(覺悟的人)有六種度到解脫彼岸的修行方式,簡稱六度修行,或六波羅蜜多。
這六度修行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版主顯然也是位有緣人,是一位菩薩(想要覺悟的人),歡迎你一起參加菩薩行(往覺悟之路行去)。
建議版主大德從聖嚴法師的《學佛群疑》和《正信的佛教》看起,然後再逐漸擴展到其他佛書和佛經。一路精進、並可經由禪定而獲得般若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