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德國於一戰戰敗後的懲罰會咁大?

2011-05-05 7:27 am
大家都知德國一戰戰敗,
受到ge懲罰亦都好大
例如賠左國家ge 10%地俾其他唔同國家,賠償6.6億英磅,
只准有10萬陸軍,冇飛機坦克,歸還Alsace-Lorraine,Rheinland Area做非軍事區
但係問題係,點解佢ge懲罰會咁大?
加上德國皇室同英國,法國等歐洲多個戰勝國ge皇室係有血統關係
(維多利亞女王時經常有皇室與另一個國家的皇室結婚)
其實一戰來講,佢地只係家族之間的叔伯兄弟舅父侄仔打仗
但係點解懲罰要咁大?
佢地唔係friend底ge咩?(即使互相仇恨都可以八國聯軍)
如果佢地冇親戚關係,懲罰又會唔會有變?

回答 (2)

2011-05-05 8:39 pm
✔ 最佳答案
法國對德國最仇恨,要盡量在德國身上找回補償,英國也想取得利益。
英國王室為了表示忠於英國,甚至放棄德語及德國姓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A1%E5%B0%94%E8%B5%9B%E6%9D%A1%E7%BA%A6
戰勝國的目的
法國的目的
法國為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500餘萬軍民傷亡,而且西線戰場絕大部分在法國。因此法國希望能取得德國工業的控制權以補償自身損失。克列孟梭總理的觀點也代表了法國民意。
戰後法國軍隊迅速控制了魯爾工業區的重要城市如蓋爾森基興等,造成大批居民無家可歸,同時法國將該地出產的煤通過鐵路運至法國。德國鐵路工人組織了罷工以對抗法國佔領者,其中約200人被法國當局處死。
克萊蒙梭的主張可以簡單歸為以下:德國對戰爭中法國的損失(包括人員、財產等)進行戰爭賠償,將其軍力削減至不再對法國構成威脅,象徵性的懲罰德國軍國主義以使德國再也不能恢復到1914年以前的政治格局,當眾處死德國皇帝(在戰爭結束前退位並流亡至荷蘭)。法國收回阿爾薩斯-洛林,建立萊茵蘭非軍事區,甚至要在法德之間建立一個「萊茵共和國」作為兩國之間的緩衝國,由戰勝國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將德國軍力削減至較低水平。同時他還希望簽訂封鎖德國海岸線的秘密條約,以便法國能控制德國的進出口貿易。因為這些嚴苛的條件,克萊蒙梭也得到了「老虎」的綽號。
英國的目的
儘管英國本土在戰爭中未遭戰火,但仍有許多英軍士兵在戰爭中喪生,因此英國國內廣泛的民意仍希望嚴懲德國。英國首相戴維·勞合·喬治支持懲罰德國,但在具體措施上較法國為輕。喬治認識到,一旦法國提出的條件全都得到滿足就會成為歐陸的超級強國並破壞歐陸均勢,這和英國意圖維持一個均衡的歐洲的傳統政策相悖。同時喬治對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政策感到憂慮,因為英國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贊同簽訂秘密條約封鎖德國海岸線。
一般認為喬治希望在威爾遜的理想主義主張和克萊蒙梭嚴懲德國的主張中找到一條中間路線,但其政治地位相當微妙。喬治本人在贏得1918年大選時為迎合英國民眾提出了德國需為發動戰爭負責的主張,同時聯合政府中的保守黨也要求嚴懲德國以保證其不再對英國構成威脅。在這種背景下,喬治竭力主張提高英國在戰爭賠款以及德國殖民地的份額。他和克萊蒙梭因英法兩國都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都不贊同「民族自決」政策。
同時喬治清醒的意識到過於苛刻的條件會激起德國強烈的復仇心理,這對爭取長期的和平局面不利。另外德國還是英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過分削弱德國的經濟同樣會使英國經濟受損,而他和克萊蒙梭都認識到此時的美國已經成為經濟強國,而且在未來也會成為一個軍事強國,所以「民族自決」主張在和會召開時被二者有意的忽略。
喬治的主張可歸為如下幾點:保證英國的海上霸權,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以加強英國;削弱德國軍力至較低水平;德國進行戰爭賠償但不可過分以免激起德國的復仇心理;幫助德國重建經濟。
美國的目的
在1917年4月美國參戰前後,美國國內盛行孤立主義,民眾普遍認為應及早從歐洲事務中脫身。因美國在一戰中通過貿易受益並成為第一經濟強國,政府傾向於安撫德國並保證平等的貿易機會並順利收回戰爭債務。
在戰爭結束前,威爾遜總統就提出了十四點和平原則,該建議比英法兩國的條件都更寬鬆,更容易被德國民眾接受。
美國民眾普遍不希望再次發生世界大戰,基於此威爾遜總統感到過分苛刻的條款會造成德國的復仇心理,戰爭將無可避免。因此他提出建立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以維持國際秩序,即國際社會提供保證以避免弱國遭到強國侵略。但歐洲強國普遍認為這種構想過於理想主義且不符合歐洲各國的實際。而且這種政策將會導致美國軍事力量過分捲入國際事務。
威爾遜意識到為了達到建立國際聯盟的目的,他的十四點建議需要做出妥協。而且他堅持「民族自決」政策,例如剛從一戰後的德國和俄國中重新獲得獨立的波蘭。同時他極力反對建立秘密條約,例如秘密軍事聯盟等。不過他同意要削弱德國軍力到一個較低的水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A%AB%E8%8E%8E%E7%8E%8B%E6%9C%9D
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國作戰。由於經歷多年複雜的聯姻,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關係。但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令英國人覺得不順。為安撫民心,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佈改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遽聞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選址奠基的。
2011-05-05 10:12 am
主要係對法國賠償鉅大。當時法國已經係共和,又要報1871年普法戰爭戰敗割地賠款之仇,更想德國日後積弱。
德國要到2010年先賠晒所有賠款。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39: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504000051KK013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