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生於清朝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逝世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中國革命家、政治家、戰略軍事家、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間,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列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他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舉行七屆一中全會,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書記處主席。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黨中央領導機關在陝北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前往晉察冀解放區。以後於4、5月相繼到達西柏坡。1948年底至1949年初,在毛澤東領導下,解放軍在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史稱三大戰役)中戰勝國民黨軍隊,取得內戰決定性勝利。1949年2月24日,毛澤東、周恩來在西柏坡與受李宗仁派遣、以私人資格來訪的顏惠慶、邵力子、章士釗等,達成關於國共和平談判的非正式協定八點,主要內容為「談判以中共1月14日聲明及所提八點為基礎」。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發起時發生紫石英號事件,4月22日毛澤東親自起草了新華社社論《抗議英艦暴行》。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主持制定具有憲法意義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併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66年8月5日毛澤東用鉛筆在一張報紙的邊角上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8月7日,毛澤東在謄清稿上修訂後加標題,由當日會議印發,由此拉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一般認為,毛澤東出於對國內階級鬥爭形勢作出了極端的估計發動的這場運動中,出現了尖銳對立的造反派與保守派兩大派別,其中造反派主要批鬥當權的中共幹部、而保守派則批鬥知識分子、「地富反壞右」。1966年由保守派主導下,展開大規模毀壞文物和書籍的「破四舊」運動直至1967年初結束。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被在造反派的炮轟和批鬥下失去所有黨政職務,在開封監管期間逝世,鄧小平等許多在職高官也遭免職。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林彪在天安門廣場接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此後毛澤東於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1日和11月25、26日,共八次九天接見了超過1200萬人次的紅衛兵。1968年12月22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的號召後,「上山下鄉」運動開始高潮。1969年中國共產黨「九大」,確定了林彪作為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並被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章。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與林彪集團成員發生矛盾,隨後毛林關係出現了裂痕並逐漸惡化。林彪集團成員制定了發動政變的五七一工程紀要。9月12日毛澤東南巡突然返回北京,林彪主要成員恐慌之下乘飛機出走,最終九人等墜機身亡,即九·一三事件又稱林彪事件。1972年2月21日下午,毛澤東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尼克遜會晤。
圖片參考: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7/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毛主席紀念堂
對世界的影響毛澤東思想亦成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綱領。由於文革期間大量印製毛主席語錄作思想指導,這些毛主席語錄亦被翻譯成英語及西班牙語,並流通到中國以外。這些在中國以外流通的毛主席語錄,成為了部分中國以外發展中國家的鬥爭路線參考。1960年代中國紅衞兵崛起,學生們以「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為口號,引爆了整個西方60年代的學生運動和反戰運動,其中也引起日本(赤軍連)、美國、法國(三二二運動)、意大利(赤軍旅)、西德(紅軍派)激進大學生的響應,希望藉由革命來打倒帝國主義、資產階級、資本主義,這股紅色風暴雖轟動一時,在日本和歐美主要國家進行了暗殺,爆破等暴力革命,被各國政府視為恐怖活動。。[23]部分反政府組織,如日本赤軍,秘魯的反政府組織「光輝道路」、柬埔寨波爾布特(被海牙國際法庭判有「滅絕人類」罪)的紅色高棉、尼泊爾的「毛派」共產黨武裝,都被很多人認為是毛澤東思想的支持者。多數人認為這些激進組織希望學毛澤東在當地建立以工(人)、農(民)、(士)兵為主體,政府無腐敗的國家。世界各地的毛派革命家認為,毛澤東的一生中,根據自己的政治理念追求將中國建立成強大、繁榮、社會平等的共產主義國家,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最高境界。在西方社會也有人對毛澤東表示崇拜。拳王泰森在胳膊上紋着毛澤東的頭像;其經紀人唐·金也自稱崇拜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