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 貢獻

2011-05-01 1:20 am
武則天的貢獻(before3-5-11)

回答 (4)

2011-05-01 5:47 am
✔ 最佳答案
功蹟
有兩派學者持不同的意見,一派說武則天的執政使得唐朝倒退,另一派卻說
他的執政是一個重要的交接點,要是沒有他的話就不可能有開元之治。我對於後者的說法較為認同。

01 政治方面
A.唯才是用
武則天道:世間難得一奇才,古之明軍都是惜才如金的,太宗皇帝就是這樣,他用人不論門第、不私親戚、不計仇怨,因此,人才歸之如流水,大唐事得以興旺發達。唐朝的一班名臣如狄仁傑,姚崇、宋璟、張說等人都
是由武則天選拔出來的。
有一次武則天要求宰相們推薦可以任員外郎之職的人,韋嗣立推薦岑義說:「只是他的伯父岑長青犯過大罪被殺,恐薦用不妥。」,武則天說:「他只要有才幹就用,與他伯父犯過罪有什麼關係呢?」,遂封岑義為員外郎。
B.首創殿試
武則天首創殿試之例,於東都洛城殿前舉行規模宏大的考試,眾多的貢生從
全國紛紛應召而來,並由武則天親自面試。考察的內容十分充足且廣泛,從
最死硬的經書,到國策的看法,還有個人的操品、外貌儀態皆須接受檢視,
最後任命官職。這是一次很不一樣的考試,跳脫了呆板的創新考試型式。
C.創立自舉制度
所謂的自舉制度,即毛遂自薦、自己申請為官。工商、農人、雜類皆可自薦
授官,數次下求賢詔命各級官吏舉薦能人,唐太宗在貞觀年間本有打算令人
毛遂自薦,但宰相卻持有反對意見,唐太宗聽了魏徵的諫言便取消了。武則
天大膽的自舉制度,可見其不凡的膽識與氣度。
D.創設武舉,選拔軍事人才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設立招收武官的「武舉」制度的皇帝即為武則天。武舉的
科考內容七科,分別為射長垛、騎射、馬槍、步射、才貌、言語及舉重,及
格者即被選用,取用者跟進士一樣皆舉行慶禮後分發至兵部。
E.發展制科
武則天所推行的科舉改革有些一直採用到清朝晚期。所謂制科就是應皇帝的
臨時需要而設的各目均按皇帝的旨意所選定,如賢良正科、下筆萬言科、博學宏辭科等,經此試後毋需再經過吏部考試即可以任官。進士科科舉則年年舉行,縮短經科舉到任用的週期使得大量的知識份子進入宮吏之列選材,在貞觀年間被錄取的進士為兩百零五人,而在武則天主政的五十年中錄取人數多達一千餘人,平均每年比貞觀年多一倍。人才大量的被擢用奠定治國基礎。
武則天十分注意對官吏的任免,他不僅非常注重官吏的培養和選拔,而且非常注重官吏的考核和升降,他曾經撰寫過一本專門講述為臣之道的書,叫做《臣軌》,賜給各級官吏,讓他們認真學習。
02 經濟
剛從隋末走出來的初唐全國人口只有300多萬戶,到了神龍元年卻多達615萬戶。武則天在農業上的主張有「勸農桑,薄賦傜」,並繼續的推行均田制,且把勸課農桑、開墾土地和安扶百姓作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標準。
03 社會
相較於其他皇帝,武則天比較善於處理階級矛盾和民族關係,在武則天當政
的五十年間,除了有過徐敬業等人的叛亂和少數民族貴族的幾次侵擾外,社會算是相當安定的、穩定的。
04 文化
武則天主持編定了世界第一部國家藥典、國家農書、大百科全書。於舊唐書
武則天本紀記載他編撰了《古今內範》、《玄覽》、《青宮記要》、《少陽正範》、《維誠典訓》、《鳳樓新誡》、《孝子烈女傳》、《內範要略》、《樂書要錄》、《百僚新誡》、《臣軌》、《垂拱格》、《三教珠英》。雖然有些作品並未留傳下來,但是武則天確實有文化上的貢獻,他統治的期間,文化得以振興,歷史上記載道,武則天能詩善文,並且十分的重視學術文化的發展,在哲學宗教藝術等方面都有新氣象。
2011-05-02 8:46 pm
Thank you very much
2011-05-02 5:01 pm
武則天(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後改唐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權達幾十年,為維護唐朝的強盛和統一、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和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武氏14歲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宮為才人,號「武媚」。太宗死後,則天入感業寺為尼。
唐高宗即位,復召武氏入宮,拜昭儀。她與當時的王皇后、蕭淑妃產生後宮矛盾。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為皇后。
武則天資質聰慧,廣涉文史,富有智謀。武則天做為皇后之後不久,由於高宗體弱多病,有時便委託她處理某些政事,因而威勢日盛。上元元年(674),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宮中並稱「二聖」。
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太子李顯即位,武則天臨朝稱制。嗣聖元年(684)二月,武則天廢李顯為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皇帝,繼續臨朝稱制。同年九月,她將旗幟改為金色,東都洛陽改稱神都。天授元年(690)九月初九,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降李旦為皇嗣。武則天崇佛教、建寺院、築明堂、造天樞、鑄九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寵愛男妾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武則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緒及武攸寧等人,並大封武氏宗人為王。大臣吉頊等人深以嗣君之選為慮,武則天也感到作為女子,死後只能入李家宗廟享子孫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議,于聖曆元年(698)迎還廬陵王李顯,複立為太子。武氏晚年神龍元年(705)正月,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誅殺二張,逼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中宗上尊號為則天大聖帝,後人因稱她為“武則天”。其於同年十一月去世。 武則天對歷史發展做出的第一個貢獻是,她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於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貴族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台標志著關隴貴族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他掌權以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於土地兼并和逃亡的農民,也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的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武則天執政後,邊疆並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佔了安西四鎮,吐蕃也不斷在青海一帶對唐展開進攻。北邊一度臣服的突厥叛亂並且和東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則天一方面組織反攻,恢復了安西四鎮,打退了突厥、契丹的進攻,同時在邊地設立軍鎮,常駐軍隊,並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廣到縣甘肅張掖,武威、內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薩爾一帶。以溫和的文化政策,接納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婁師德,武則天特更致書嘉勉。書中特別指出,由於屯田,使得北方鎮兵的糧食「數年咸得支給」。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沈既濟的這些話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一是武則天重視科舉,大開志科。有一次策試製科舉人時,她親臨考場,主持考試。二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標準。三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你是否是高級官吏的子孫,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別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間選拔高級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詩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希望可以幫到你!
參考: 1995 (網上)
2011-05-01 6:18 am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4/42/42c/42c01/42c0101.htm

武則天當皇帝共十五年之久,實際執政五十年。其間雖有重用酷吏、濫施刑戮等劣蹟,但總的來說尚能安定民生、任賢納諫,使唐朝之盛世繼續發展,可謂「女中英主」。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帶兵入宮,逼她傳位給中宗李顯,中宗上母后武氏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二月,復國號為唐。是年十一月,則天帝駕崩,改稱「則天大聖皇后」。
武則天雖是女子,但其才幹絕不比歷史上任何一位男性皇帝為弱,在她治下,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諸方面,仍屬於上升的黃金時代。常聽人說:「女性能頂半邊天。」武則天卻一度頂起整個天、立著整個地,足有五十年之久,不愧為女中英雌。





武則天的功
http://lib.rssh.ks.edu.tw/essay/94essay/78.pdf

1. 知人善任,納諫明斷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武則天的知人納諫,雖不能與賢明的周公和齊桓公相提並論,但她在招賢納士方面確有過人之處。武則天發現人才,從不放過,總是果斷地升遷重用,她廣開汲引之門,不僅不計門第,不欺無名,且不避仇怨,唯才是舉,唯才是用。在納諫方面雖不像唐太宗那麼寬容、豁達,但也不是個聽不進諫言的人,大臣的進諫如有利於她的統治,武則天還是樂於接受的,且她的納諫,更不以官階為憑。
2. 開科取士,提拔寒微
早在輔佐唐高宗的日子裏,她就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通過發展學校教育和完善科舉制度的辦法,積極培養和選拔人才。臨朝稱制以後,更表現出求賢若渴的精神,多次頒發《求賢才制》,採取科舉、薦舉和自舉等多種方法,不遺餘力,廣泛招攬人才。在武則天的提倡下,當時的大臣也多以薦舉人才為己任。朱敬則和狄仁杰就是如此。武則天十分注意對官吏的任免。她不僅非常注重官吏的培養和選拔,而且非常注重官吏的考核和升降。她曾經撰寫過一本專門講述為臣之道的書,叫做《臣軌》,賜給各級官吏,讓他們認真學習。對於能夠稱職,且政績卓著的官吏,她都能夠予以獎勵或破格提拔。
3. 安定民生,平定外患
在農業方面,武則天主張「勸農桑,薄賦徭」。她繼續推行均田制,並把勸課農桑、開墾土地和安扶百姓作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標準。在手工業方面,鑄造業、製瓷業和紡織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以鑄造業為例,武則天即位後,曾下令鑄「九鼎」、造「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這些工程所用銅鐵達數百萬斤,規模宏大,技術先進。當時金銀器和銅鏡的製造水平,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商業方面,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商人階層趨於活躍,商品貿易相當瀕繁,甚至出現了「交貿往還,昧旦永日」的場面。
武則天統治時期,文化得到振興。史載,武則天能詩善文,精通書法,著述甚豐。她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十分重視學術文化的發展。當時哲學、宗教、史學、文學、藝術和科技領域都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其中宗教、文學和藝術方面的表現更為突出。在宗教方面,佛教成為地位最高的宗教,禪宗成為影響最大的佛教宗派。在文學方面,詩歌和散文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出現了像「初唐四傑」和陳子昂這樣的詩歌革新者,還出現了像蘇張說這樣的「大手筆」。朝中官吏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文學修養。武則天且召學士先後撰成《玄覽》、《古今內範》、《青宮紀要》、《少陽政範》、《維城典訓》、《紫樞要錄》、《鳳樓新誡》、《孝子傳》、《烈女傳》、《內範要略》、《樂書要錄》、《百寮新誡》、《兆人本業》、《臣軌》等書。武后另有《垂拱集》、《金輪集》等著述。
4. 十二項主張
當年高宗自稱天皇,而封武則天為天后,武則天並提出:
A. 勸農桑,薄賦徭:獎勵養蠶,發展農業,減輕百姓的賦稅與勞役給復三輔地。
B. 免除京城長安附近地區的賦稅與勞役。
C. 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停止戰爭,以道德交化天下百姓。
D. 尚禁浮巧:由皇帝提倡禁止浮華、淫巧的生活。
E. 省功費、力役:節約經費和百姓的勞役。
F. 廣言路:廣開言路,請大家多提出意見。
G. 杜讒口:禁止傷害賢能的言論。
H. 王公以降,接息「老子」:太宗崇奉道教,老子被尊為道教之祖,武后繼承太宗之志大力
提倡。
I. 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在武后之前,母死父在,子不服喪。其衰,只服喪。
J. 上元前勳官以給告身者,無追核:上元元年以前,朝廷發的任命狀一律有效,無須追討。
K. 京官八品以上者,加薪俸。
L. 百官任專久,才高位下者,的進階:疏通官史升遷的管道。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28: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430000051KK009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