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空相:有相則有,無相則無。
同成虛空,異成世界:同異皆是有,點太清裡一片浮雲。
俱空不生:有生就有,故空還是有。說明:
色空一體是很重要的觀念,是有非無,有此認知,參悟空性才不會留於輪轉、落於無記。
知有,才定,能定,空義自生!
不面對有,就不定,不定之空,只是輪轉,並不能顯空的真實義,無用之用是謂大用!譬喻:
一個杯子,那可以裝水的空間,是空。
沒有杯子,那同樣的空間,卻是無。
譬喻:
我們打拼事業,不預設立場,努力充實自己做好準備,接受機會的考驗,這是空。
我們打拼事業,每天在家睡大頭覺,這是無。
譬喻:
培養是非道德觀念,若看到有人做錯事,以慈悲心「幫忙他」(不是教訓人>"<),這是空。
我沒有是非觀念,這是無。
譬喻: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預設立場,這是空。
不思不想不為,這是無。
譬喻:
一人在樹上納涼,看見樹下有一個兔子,就抓起來,於是他每天來樹上等兔子。
樹下並沒有兔子,這是無。那人想相以待之,是謂空。
(有都出問題了,其空自然也是問題,這喻更顯色空一體的價值)
譬喻:
孝順兩個字,有孝也有順,這個順,順勢良善,是空。
不鳥父母,這是無。
自以為是,不顧父母感受,強迫父母,是病!
(強迫父母,並不是把父母當有,而是把自己的心念當有,有都出問題了,空自然也是問題。)
譬喻:
看他人論述,不預設立場,這是空。
根本不看,這是無。
譬喻:
了悟諸法塵相世間萬物(色)生滅無常,是空。
死抱一無所有,不精進參習,是無。佛說:因色而顯空。
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說:如來藏本妙圓明心,非心,非空。
佛說: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魔地得無生忍。
故,空是有,非無。有,即相,無,卻不是性。
故,有無皆戲論,空性非有非無,那是覺悟,就無需言說,不在這討論空性了。
問:「空是有非無」,我與大德們的觀念差異在哪裡?
(提醒:同見成愛異見嗔,都是無意義的,彼此參酌研修而已。)
(提醒:但有言說,皆非實義,還請放寬心來論,勿心存真理之念。)
(懇請大家不要贈點,引來無心義理的人,徒增困擾!)
謝謝charile大德提供資料,您是很有想法的人,期待您的箴言。 祥恩大德您好: 您說的,與我說的是一樣的 先看到自己身體的粗相,細相,微細相,再到空相! 都是先觀色、再體空。無色就無空,何來悟空。 看法一致,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 碩男--反對腦控大德您好: 我對你的次元論,尚未能明瞭,故難以回應還請海涵!
子愚兄:您真是簡言,沒看見,不就是已了了嗎! 戲論老人您好: 這很有營養ㄛ! 空義遍佈法界,然人們總當他是超脫,反引來不切實際的顛倒。 我引經據典,並以譬喻貫穿,就是表明行臥坐皆不離空義,顯其遍布法界之相,斷其不切實際之念。 輕鬆一下,沒營養的可樂也是常喝。>"
ana大德您好、定貞 沒什麼大德您好: 感謝你們的觀點,總是豐富了義理。 心大德您好: 我舉八個譬喻,七個是外相,這就是我要表達的重點,空義並非僅是小乘,世界遷流無所不應。 關於悟空,如人飲水,我確實無話可說。 死處男笑死你 大德您好: 空....不執。....不求。....而明心..不動。 我認為這僅是小乘,不過我不敢那麼武斷。
子愚兄您好: 回答您:我的色身會觸,我的能觸也沒有停止不動。 果開大德您好: 同意您說的,感謝您。 tao大德您好: 您似乎有隋唐先祖大德的彗見。 隋唐時代,就是以儒家道家來取代小乘佛法修習,更是精湛。 佛陀滅世後,弟子八方傳法,唯中國這一隻歷數千年而不衰,不能說不精湛。
應應美袋子大德您好: 盡量講出心中的認知,講出來就是好。 說出邏輯雖然非真,但先賢都有告誡我們, 我們向聖人學習,不可自以為是聖人; 佛陀也要阿難暫以攀緣心聽法,我等凡夫暫以言說論義理,不會有甚麼大過的。 說出來,就是好。祝福您! 真空妙有大德您好: 您的網名就給了答案,真是方便,好名! 真空生妙有,而非無生有。+1+1+1
雪兒大德您好: 我確實不是在談解脫,而是談義理。 流於輪轉、落於無記,這都是未明色空的根本。 另外, 有、無、非有非無這都有嚴謹的論述,並非見有論無、見無論有。 空,有,這是相 空,無,這是境 空,非有非無,這是實相 若有人論相,言及空有,以無對之,就是渾沌。 (有相則有,母體已定,還談甚麼無) 若有人論境,言及空無,以有對之,就是著相。 (無相是境,無相則無,那又冒出個有) 若有人參悟實相,言及非有非無,我以有無對之,更是不明水中月。 故,有、無、非有非無一點都不玄,談論的主題與言說的內容,一看便知是否顛倒或混頓,沒有絲毫模糊的。 (這僅是我的觀念,可能有錯)
補充:我所讀過的經典(不多),確實就主題與有無看,都非常的嚴謹。
雪兒大德、yiu wing大德你們好: 兩位大德的所言,我想了好久,不知該如何回應才不會失禮,我這樣說好了: 我在籃球場拍球,一拍就是1個小時,沒間斷過,你們過來跟我說,下場去與人對打,才會練的好。這樣的建議,我是很感謝的。不過我還是會繼續拍球,直到那球與我的手成為一體了,那時我就會下場與人對打。 謝謝你們!
分享大德您好: 就如那打籃球的譬喻,「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專精思維,就是拍球的基本功,說那是浪費時間,也是可以啦,反正還有幾十年可以活,浪費一點時間熟練基本動作,我是可以接受的。 謝謝您的提醒!
ana大德的這句話:「實相總攝諸假而離相,故空攝眾有而無餘」特別挑出來,夠白話了。
分享大德您好: 您問我:您是用思維拍球,還是用感覺拍球? 我這樣回答:我用感覺(相)拍球,而我的思維也沒有靜止下來。 佛說:見者,是眼非燈;見性,是心非眼。 我說:法者,是思維非文字;悟法,是直心非思維。 怎能說只要見性(直心)不要見(思維)ㄋ? 佛說:沒有我手,不成我拳;沒有汝眼,汝之能見絲毫沒有消失。 我說:沒有所染,不成思維;有沒有思維,汝之之直心一樣絲毫沒有改變ㄚ。 怎能說直心會因思維的生滅而有所改變ㄋ? 若直心有所變,就是客,既然都是客,又怎能此客比那客ㄋ?這並非直心ㄚ!
死處男笑死你 大德您好: 果然,只要我不那麼武斷,又可聽見您更多的法音。 感謝您!
分享大德您好: 我有三點看法,參考一下: 1.直覺非直心: 直覺亦是攀緣心。(並無異於思維。) 直心者,一行三昧,無相無念無住。這並非是攀緣心。 如:六祖壇經云,無念者,是於念而無念。 此「於念」,即是當下對境起心。(攀緣心)(色) 此「無念」,即是不執住此對境起心。(離攀緣心)(空) 攀緣心,皆可一一反照,唯獨這不住的直心(空義),無處可去,非我是誰,這才是本來面目,如六祖說:「無住者,人之本性。」,此義更明。
2.空是有非無: 若無「對境起心(於念)」的有,又怎顯「不住(無念)」的空義。 「有沒有思維,心一樣絲毫沒有改變,但卻影響是否能顯現直心」也是同樣的意思。 凡夫誤把對境起心、思唯當成真,故有顛倒生故,佛說那是虛妄交蘆。 這個交蘆,是要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並不是不理他。 不思維,直心就顯了嗎?一定不會顯的,因為「於念而無念」,沒有「於念(思維)」,哪來的「無念(直心)」,又如何能一刀切ㄋ?
3.另外, 思維是找不到虛而不實的答案的,那只是在堅固妄想; 靜觀覺照也找不到實而不虛的答案的,那只是撥亂反正的善境界。 然皆是如法的方便門,只是勿心存「得証」,都是了無可得的。 一起祝福彼此!
分享大德您好: 冒昧請教,您所謂的「覺知(直心)」,指的是不依他性起的「本覺」,還是依他性起的「覺知心(攀緣心)」?
東降大:感謝提醒!我的心還沒那麼容易動搖,哈哈!
東降大:感謝提醒!我的心沒那麼容易動搖!哈哈,我快變成老番癲了。
分享大德您好: 您問:魚為什麼如此自在又如此敏銳? 我說:那是自心自在敏銳,怎可誤以為是魚自在敏銳,這顛倒了。 您問:如果你是魚,那什麼是空? 我說:這好比問我,若我是佛!更是無端了。 我的回答,並非在否定問題的價值。我亦知您的兩個問題,是希望我思考那直覺(覺知)反應的感覺,但這無端妄起的相,於我實在無法如空華般的想像。 只要依他起心就是思維,這依他起心中間,實在沒有再去區分思維或不思維的分別,若要分、又該怎麼分ㄋ? 三魔地並不存「我」念,不存就是無,討論這個無(我是誰、誰觀我),虛妄流轉而已。 舉凡思維,必是依他(有),否則就是妄起狂想。 舉凡依他(有),必非本覺,否則就會顛倒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