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也有吸食鴉片的,當時印度及東南亞都已經淪為西方殖民地,要賺也賺外國的錢,當時獨立的國家基本上就只有中國及日本,不過日本並不好欺,而中國的市場也非常龐大。
http://www.chiculture.net/0118/html/b01/0118b01.html
早在十四世紀,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已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十六至十七世紀,隨著新航路的開闢,一個世界性的市場逐步形成,英、法等國也迅速發展起來。到十八世紀晚期,英、美、法等國相繼都建立起資產階級的強勢政權。伴隨經濟發展的是各國的「殖民」擴張:十五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侵佔美洲新大陸;十六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了中南美洲,葡萄牙人於1553年最先在中國獲得在澳門的居住權。到十七至十八世紀,英、法等國後來居上,大勢是向北美洲、非洲沿海、印度及東南亞等地不斷擴張。至「鴉片戰爭」前夕,英國「殖民」勢力已擴展到印度、波斯(今伊朗)、阿富汗、緬甸和印尼等中國周邊國家。
http://www.chiculture.net/0118/html/c07/0118c07.html
十七世紀左右,吸食鴉片的惡習由南洋傳入中國,並逐漸流行開來。西方國家中,荷蘭和葡萄牙是最早向中國販賣鴉片的國家,但數量很少。十八世紀後半期起,「東印度公司」因取得銷售和製造鴉片的特權,英國從此大量向中國走私鴉片。
受重商主義的影響,西方早期的「殖民」活動大多不是政府出面的,而是由「貿易公司」 進行。1600年,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很快便成為勢力最為雄厚、進行「殖民」最活躍和積極的商業機構。該公司成立十五年後,勢力就已伸向印度、印尼和日本。到十八世紀,控制了印度的大片土地,儼然一個擁有龐大軍力、政力、財力的政權。十八世紀晚期,「東印度公司」獲授予銷售和製造「鴉片」的特權。從此,英國對華的鴉片貿易迅速發展。在「鴉片戰爭」中,印度更成為英軍的中轉站和後勤基地。 1858年8月,英國國會決定取消「東印度公司」,將印度改由維多利亞女王直接統治。
http://www.chiculture.net/0118/html/b03/0118b03.html
「鴉片戰爭」前,英國在對華貿易一直有大量逆差。為了抵償巨額的貿易逆差,英國不惜從事可恥的「鴉片」貿易。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一般不超過二百箱;六十年代以後上升到一千箱;1786年達二千箱。19世紀後,增長更加迅速。1800至1801年,為四千五百七十箱;1830至1831年,驟增至二萬一千八百四十九箱;1838至1839年,竟高達三萬五千箱。除英國外,法、美、俄等國也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戰爭」後,鴉片貿易雖未合法化,但實際上獲默許,免徵稅收,大量輸入。第二次「鴉片戰爭」使清政府被迫准許「鴉片」貿易「合法化」,納稅後即可正式進口。鴉片貿易使白銀源源不斷流往國外,造成白銀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