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從大學入學之後,接觸到「語言學」,漸漸地喜歡這門學問。
上了許多相關課程(如:語言學概論、閩南語概論、客家語概論、比較音韻學、比較語法學......)以後,心中有一個疑惑。
語言是從小學習而成的,從小學什麼語言往後就會使用該語言溝通。而我們都知道,每個語言都有其所沒有的「語音」,如中文沒有[g](舌根濁音)、英文沒有[y](後元音)等。(註:[ ]中為IPA國際音標)
假若現在有一環境,在嬰兒出生後,有熟習各種語言的人士,對其進行語言教學、溝通,且此環境維持十數年的時間不變,那該嬰兒長大後,是否就會使用各種語言、熟習各種語音呢?
如果有一定是個偉大的語言學家!有請教過語言學的任課老師,她說是有可能的。以上問題,歡迎大家賜教,不甚感激!
更新1:
感謝各位前輩、好友賜教、贊助。 現在上比較語法學課,將該題請教老師,老師指出,這個說法的確是行得通的!在新加坡這個多個語言共存的國家,位於多個國家的交界地帶,孩子自小就學習許多語言。而在剛開始時,會將各語言摻雜使用,到較為成長時,會將各個語言釐清使用,變成能夠知悉各個語言,變成遇見說什麼語言的人就會說什麼語言。若有一語言過久無在學習下去,將會造成語法等無法組合,失去該語言的使用能力。 老師補充說明,這就是人類大腦的奧妙之處,能夠將由耳朵進入的語音自動解讀為可以辨識的語言成分,也能夠分析是否合語法,這也是目前專家學者無法真正了解大腦的原因之一。 以上資訊與大家分享,也歡迎各位分享您的看法。
更新2:
本題提早結案,感謝各位贊助、回答、意見區眾好友,大家都說得很有道理,都值得探討,看來此問題就再多加研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