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解嘲》揚雄 的語譯!!!

2011-04-25 11:41 pm
求 《解嘲》揚雄 的語譯!!!
更新1:

不好意思,我不是想要解嘲這成語的出處, 我想要的是《解嘲》揚雄這篇文章的語譯, 原文如下: 客嘲揚子曰:「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不生則已,生則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紆青拖紫,朱丹其轂。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同行,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上說人主,下談公卿——目如耀星,舌如電光,一縱一橫,論者莫當,顧而作《太玄》五千文,枝葉扶疏,獨說數十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然而位不過侍郎,擢纔給事黃門。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

更新2:

揚子笑而應之曰:「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往者周網解結,群鹿爭逸,離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並為戰國。士無常君,國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坏以遁。是故騶衍以頡頏而取世資,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 如找不到語譯,可否說明一下《解嘲》這篇文想帶出甚麼意思?

更新3:

多問一個問題... 作者為何寫孟軻?他想表達出甚麼? THX!

回答 (2)

2011-04-27 2:01 am
✔ 最佳答案
《解嘲》揚雄客嘲揚子曰:「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不生則已,生則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紆青拖紫,朱丹其轂。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同行,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上說人主,下談公卿——目如耀星,舌如電光,一縱一橫,論者莫當,顧而作《太玄》五千文,枝葉扶疏,獨說數十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然而位不過侍郎,擢纔給事黃門。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 語譯:客人嘲諷揚子說:「我聽說前代士人是眾人的榜樣,不生則算了,生就能上使君主尊寵,下使父母顯榮,能得到君主所給的朝聘與祭祀的玉器,獲得君主賜給的爵位,懷揣君主分給的符節,享受君主供給的俸祿,佩載顯貴的印綬,乘坐染紅的車子。如今你有幸趕上開明盛世,處在無所顧及的朝堂,與群賢同列,經金馬門待詔在朝廷當官已指日可待了,卻未能制訂一個出色的謀略,獻上一條高明的計策,向上勸說君主,向下議論公卿。你言目光閃爍,言談吐敏捷,縱橫捭闔,論者莫當,反而作《太玄》五千言,分析事理詳明縝密,獨自論說十多萬言,內容深入如達黃泉,立志高遠如出蒼天,胸懷大氣如天地萬物的物質,細緻入微至於無限,可是官位不過侍郎,經過提拔才到給事黃門。想來是《太玄》還未寫成的緣故吧?為何官運如此不佳呢? 」 揚子笑而應之曰:「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往者周網解結,群鹿爭逸,離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並為戰國。士無常君,國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坏以遁。是故騶衍以頡頏而取世資,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語譯:揚子笑著回答說:「你只想染紅我的車子,不知道一旦失足將血染我的家族啊!過去周王朝政瓦解,諸侯爭雄,分天下為十二國(指春秋時魯、衛、齊、宋、楚、鄭、燕、晉、陳、蔡、秦和曹等十二諸侯),兼併後還有六,七國(兼併為齊、燕、楚、趙、韓、魏及秦七雄),四分五裂,成為戰國。士人沒有固定的君主,國家沒有固定的臣屬,得到士人的就富強,失去士人的就貧弱,展翅奮翼,任意存留,所以士人有的藏身避禍以幹活,有的鑿壁辭官以逃逸。因此鄒衍(戰國末年陰陽家)以奇特之辭獲取資材,孟軻雖遭艱難,尚且成為帝王的老師。」
《解嘲》這篇文想帶出甚麼意思?作者通過《解嘲》這篇文章,寫他不願趨炎附勢去作官,而自甘淡泊來寫他的《太玄》。文中揭露了當時朝廷擅權,傾軋的黑暗局面:「當塗者升青雲,失路者委溝渠; 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並對庸夫充斥,而奇才異行之士不能見容的狀況深表憤慨:「當今縣令不請士,郡守不迎師,群卿不揖客,將相不俯眉。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闢。是以欲談者卷舌而同聲,欲步者擬足而投跡。」可見賦中寄寓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2011-04-27 15:47:34 補充:
作者為何寫孟軻? 他想表達出甚麼?
本人認為作者寫孟軻的原因是孟軻就算困於齊梁,齊宣王和梁惠王都曾向他請教。這是說明由孟子有崇高的儒家學說和品德,最終受到各國諸侯像弟子對待老師那樣的尊敬。當然作者認為就算自己生不逢時,也希望可以像孟子一樣,有着崇高的地位,被後世尊重。這亦是他想表達的意思。
以上純屬本人之意見,如有說得不好的地方,懇請告之。
參考: 網上+自己意見
2011-04-26 2:17 am
這句成語出自漢代曹參繼蕭何為相國,舉事皆無所變更。典出《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後用「蕭規曹隨」比喻後人依循前人所訂的規章辦事。

據《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載:
 秦朝末年,群雄並起,劉邦也在鄉親支持下起兵加入伐秦的行列。當時劉邦的陣營中蕭何和曹參二人深得劉邦的信任與賞識。後來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封蕭何為丞相,而蕭何便參考前朝文獻,陸續制定出典章、制度和法令。
 曹參原本與蕭何的交情很好,蕭何做丞相之後,兩人之間有了嫌隙,彼此就漸漸疏遠。雖然如此,蕭何在臨死前,仍然向劉邦推薦曹參來繼任丞相。曹參在繼任丞相後,對於一切的政策、法令,都仍然依照蕭何所制定的繼續執行,不加改變。
 曹參認為一切的法令,在當初蕭何的時候就規定得很明確,所以只要謹守職責,不要有所廢失即可,因此在他做丞相的這段時間,一切都遵守之前的規模。當時人們歌誦蕭何和曹參說:蕭何制定了嚴明一致的法規,而曹參沿用蕭何訂下的法度,無所更動,因此為政者當清淨無為,而人民生活即能得到安定。
 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蕭規曹隨」,漢代揚雄〈解嘲〉一文即用了這句話,後多用來比喻後人依循前人所訂的規章行事。

《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原文:
 參[1]始微[2]時,與蕭何[3]善;及為將相,有卻[4]。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5],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閒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參子窋為中大夫。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乃謂窋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於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歸,閒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與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參為漢相國,出入[6]三年。卒,諡懿侯。子窋[7]代侯。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顜[8]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故事】
漢高祖劉邦起兵推翻秦朝的時候的時候,有兩個最的力的左右手,一個叫蕭何,一個叫曹參,都是他的沛縣同鄉。
當劉邦的軍隊攻進秦朝的都城咸陽時,許多將士都爭先恐後的搶奪財物、美女,只有蕭何一人獨具慧眼,到相國府中,大量搜集秦朝的法令規章圖文書籍,還把它們做寶貝一樣的收藏起來。
後來劉邦做了皇帝,稱漢高祖,封蕭何做開國丞相,這時候,蕭何因搜集秦朝的文獻,對秦朝的土地、戶口都掉查得一清二楚,對於天下的地形、民情、風俗等等,也非常的熟悉,於是就親手制定了漢朝的法規、典章和制度,蕭何和曹參雖是同鄉,但兩人相處並不融洽,來往比較疏遠。但是,蕭何在臨死的時候,還是向皇帝推薦曹參接替丞相的位子。
曹參繼任丞相以後,朝中的大臣們原以為會大大改革一番,不料,曹參對蕭何制定的規章制度,一概沒有改動,完全照常執行。
因此,以後的人凡遇有人在工作上,或其他事情上,按照前人所訂的規章、辦法去做,而不加更動的,就依上述的故事,說他是【蕭規曹隨】了。
【出處】漢‧揚雄《解嘲》:「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隤 」
【注釋】比喻後面的人依循前面的人所訂定的規章,制定行事。
【例句】
1.蕭規曹隨的作法不是不可以,但面對環境挑戰則稍嫌消極。
2.我才上任,先不妨蕭規曹隨,等弄清公司情況後再提出改革的計畫。
3.張經理上任以來雖只蕭規曹隨,但公司人事安定,業務反倒蒸蒸日上。
4.我們對於好的制度,當然可以蕭規曹隨,但是不合時宜的,就須大幅革新。
5.你做的很好,我當然是「蕭規曹隨」繼續維持下去。

希望幫到你
kwun hin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36: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425000051KK008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