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關於不動明王的法相: 不動明王,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 」,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不動明王,為一臉二臂,髮垂披肩,愁眉瞋目,嘴角兩側露出兩虎牙,現大忿怒相,上衣斜帔,下著擺裙,右手持劍,左手提索,以童子相站姿安立周身智慧烈焰中,造型特殊,顯示此不動明王更具積極性與行動力。 不動明王身相亦有二臂、四臂或六臂、甚至八臂的,藏密崇奉的多為二臂像。全身青藍色,表法性不變。腰圍虎皮裙,三眼紅圓。右眼仰視,表示能捆住天子魔;左眼俯視,表示燒毀龍魔和非天;額眼平視,表示降伏夜叉和羅剎。脖子上掛著一條蛇,表示除根本煩惱之「瞋心」以五骷髏及不動佛為飾,表消除一切惡障。 左手執索,背後現出融融烈烈的大火焰。多踞于盤石座及瑟瑟座上,其勇猛魁偉的相好,可使惡鬼妖魔等見而生畏。右手之利劍,表示能夠抑制忿怒,瞋意,愚痴三毒害的智慧,左手之索能繫縛一切頑強者,其背後的大火焰,能燒盡一切煩惱,由此以表現其所有之大威德。而動作形象來源主要是由印度教的濕婆(佛教稱:大自在天)的忿怒形象而來,多做舞蹈相與立相。 四臂不動明王則為紺青色,右劍左索,左右第二手在口的兩邊作念怒印。 而覺禪鈔所載之四面四臂四足像。及同鈔所載聖無動尊軌之一面六臂六足像 (右第一利劍,次手寶棒,次手鉞斧。右第一手索,次手金剛箭,次手錫杖)。又同鈔所載守護國 界法之四面六臂像( 右第一手利劍,次手金剛箭。次手金輪。左第一手索,次手寶弓,次手金剛杵)等等異像頗多。 至於八臂不動明王,則相當少見請看網址內的圖片,手持之法器都很清楚,請點擊下面所附網址進入看全圖:
http://www.flickr.com/photos/maynard/2186732794/ 總之,不動明王之形像有二臂像,四臂像及六臂像等數種,但常見的多為二臂像。下圖為常見的不動明王法相:
圖片參考:
http://image.bukon.idv.tw/pic3/images/pic3a19.jpg
http://image.bukon.idv.tw/pic3/images/pic3a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