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後感眩暈

2011-04-18 11:37 pm
很多時候
原本是坐著
然後站立時視覺變黑會感到一陣眩暈
數秒左右
請問為何會有此現象?

回答 (3)

2011-04-28 4:47 am
✔ 最佳答案
資料來源: http://user.qzone.qq.com/859614886

你這種症狀在醫學上稱之為亞健康。

亞健康是由於生理、心理、社會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肌體介乎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又稱“肌體的第三狀態”。
美國專家將一組慢性持久或反複發作的腦力疲勞和體力疲勞症候群,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症’。
世界衛生組織宣稱:約計60%的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中國大約70%屬於亞健康人群,分別有15%屬於健康和非健康人群。
亞健康已經成為威脅世界的世紀病。
亞健康的發生機理
一.生理性自然減退說
生理自然減退是人一生中衰老的必然階段,衰老的過程中,”亞健康狀態是不足為怪的。
假設人生命顛峰是30歲,器官功能為100%,那麽每長一歲,器官功能就有0.8%自然減退,40歲時他器官功能生理減退達40%。尚存的器官功能剩餘僅60%。
中醫對人體衰老過程的注釋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固而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滯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鬓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髒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二.信息控制說
生命的本質實際上是一種信息反饋控制系統的運動,而這一有規律、有次序的運動一旦停止,生命也就完結了。
“亞健康”狀態是人體處於一種臟器功能紊亂狀態,但沒有出現臟器實質性的病變,生理學家把這種狀態稱為信息控制失調。
三.潛隱信息說
人體的形態、結構、功能改變,不論是突發還是逐漸變化,都具有潛在或顯現的病理信息。 四.免疫因素說
人體有一整套免疫系統和參與免疫反映的器官組織和細胞,對人的一生起保護作用。免疫功能是人體的保護性生理反應,它不僅有抵抗外界各種致病因素的能力,同時對於體內衰老細胞和腫瘤細胞有監視和清除作用。
當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時,往往有一定的隱秘性,在“亞健康”狀態是免疫功能偏低,出現以疲勞為主的一系列症狀。
五.病毒感染說
日本大阪大學近藤一博副教授,提出‘慢性疲勞綜合症’與疱疹病毒有關。
六.中醫“欲病說”
在很長時間內學術界都把“亞健康”劃在“未病”範圍內。而未病說並不確切。
“欲病”說是唐代孫思邈提出來的。他說“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欲病者”“陰氣未動,陽氣未散,氣血未亂”。
體質與亞健康
體質就是個體差異,是人體健康水平和對外界適應性的綜合能力。有先天、年齡、性別等原因。
先天——15%與遺傳有關
性別——氣屬陽,男子以氣為主;血屬陰,女子以血為用:在體質上男女有明顯區別。
年齡——俗話說“40歲以前人找病,40歲以後病找人”。
體質的分類
按陰陽氣血分類
按臟腑分類
按形體分類
綜合分類
中醫根據人的體形、認識能力、情感、意志、性格以及對季節的適應能力,按金、木、水、火、土分五個類型。五行體質與“亞健康”
金型人:(陰虛陽亢)容易患呼吸和腸道疾病
木型人:(陽氣偏旺,陰氣偏衰)患肝膽疾病和
神經精神疾病
水型人(陰氣偏旺,陽氣偏衰)患泌尿和生殖系統疾病
火型人: (陽氣偏旺)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
土型人: (陰氣偏旺,陽氣偏衰)容易患消化系統疾病
2011-04-19 8:39 pm
我和你一樣,一輩子啦,你一定是血壓低,血糖含量低。一下子站起來,大腦會短時期缺血,也就是缺氧,當然會眩暈。建議不要一下子站起來,或者手扶一些物體慢慢站起。推薦一個健康網站http://www.medical-help.info/可以學到許多健康知識。
2011-04-19 12:28 am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blog/smiley/25.gif
站立後感眩暈..
眩暈只是一種症狀,不是疾病的名稱,但其背後一定是有某種潛在疾病。會引起耳前庭障礙的毛病還真不少,只是這些潛在疾病往往很難發覺得出來。在還不能明確的歸類於某一種疾病時,我們常常暫時統稱「眩暈症」。
眩暈發作時來勢洶洶,去時卻慢慢消退,而且常伴有噁心、嘔吐,患者不僅難受,而且常擔心是否得了重病。引起 眩暈症常見的原因有七類:
(一)良性姿勢性眩暈 ( positional vertigo ):又叫移位旋轉暈眩症,其發作與頭部轉向特定位置有關,通常在頭轉向某側或睡覺翻身時有短暫幾秒的眩暈但沒有聽力損失。與頭部外傷引起橢圓囊之耳石移位跑到半規管內有關,但亦有少部份屬中樞性疾患。人在活動時,內耳的耳水中浮動的微粒拂過如水草般的前庭神經細胞,功能是讓人準確感覺自己移動的方位。但隨著年紀增長,有些人內耳微粒會增多,所以在走動時,神經細胞會被過多的微粒過度刺激,才令人天旋地轉。這種耳疾與人的運動有關,不動便不暈,一運動四周事物便轉個不停。常見於腦震盪後、耳科手術後、老年人、慢性中耳炎、藥物引起的耳中毒等情形。建議應避免太快轉頭到特定位置。
(二)急性前庭神經炎:是病毒感染內耳前庭神經(平衡神經),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約經過2週後,發生嚴重突發性眩暈,伴隨嘔吐及眼振、步態不穩、無法站立,可能有耳鳴但沒有聽力損失,會持續超過24小時。溫差試驗常見有患側前庭功能低下現象。
(三)梅尼爾氏病:典型之梅尼爾氏症會出現發作性眩暈、同時伴有單耳的耳鳴及波動性聽力障礙,有時會有耳漲滿感。眩暈的發作時間由數分鐘至數個小時並且伴有嘔吐、噁心或腹瀉,但不超過24小時,然後會完全恢復正常。其惱人處在於會反覆發作,發作多次後漸漸產生感音性重聽,但無其他腦神經方面的症狀。有特殊的聽力圖型。變型美尼爾氏症有的無聽力損失,有的甚至不出現眩暈,所以診斷上相當困難,必須等到演變成典型症狀才能確定診斷。
(四)暈車:因前庭半規管較敏感所致。
(五)基底動脈循環不全:患者有短暫的數分鐘輕微之眩暈,伴有暫時的眼前發黑、臉部或手腳麻木、口齒不清等類似「小中風」的症狀。多為走路不穩,輕浮感,常伴有老年性失聰及耳鳴。此正多發於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或頸椎長骨刺的老年患者。由於血管硬化的關係,腦幹血液循環不良,有長期慢性的缺氧。使供應後腦窩及內耳的基底動脈血流不足缺氧所引起的。若重覆發作,要小心可能是真正中風的前兆警訊。
(六)頸椎眩暈:骨刺常會形成頸脊柱炎,在頸轉動時可引發疼痛及肌肉緊張而反射作用引發眩暈,或骨刺直接壓迫脊椎動脈引起腦基底動脈之代償不全引起眩暈,可損及聽力亦有耳鳴。在年輕人多半是由鞭打式之頸部外傷引起。
(七)聽神經瘤:以耳鳴及高頻率聽力損失開始。可伴有步態不穩感,末期則有腦神經方面的症狀,聽力可能完全消失、頭痛等。早期可由特殊聽力檢查、溫差試驗、X光及顳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加以診斷。

資料來源 1: http://raphaelmedical.com.tw/index3.php?ad=1&p=305&b=17&ly=3
資料來源 2: http://sites.google.com/site/lifeeducationtw/yi-liao-bao-jian/xuanyundeyuanyin

收錄日期: 2021-04-29 22:13: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418000051KK005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