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資料來源:Hello ! 香港朋友的空間
http://user.qzone.qq.com/859614886
現代醫學好像已經不提倡催奶。因為只要前三天堅持讓新生兒吮吸,之後只要多喝點湯水,一般情況下不會沒有奶。前三天,必須堅持讓新生兒吮吸,這是個過程。不要擔心沒奶,新生兒出生時,其從母體內積蓄的能量可維持一周。
有些母親看到第一周小孩瘦了,基於擔心,所以添加奶粉或者配方奶作為發奶的食物,這才引起新生兒不吸吮母乳,導致母親出奶少。事實上,新生兒在第一周瘦是正常現象,畢竟原先是生活在水環境裏的。第一周瘦,和新生兒黃疸一樣,屬於正常現象。
現代醫學提倡:在新生兒出生30分鍾之內親近生母,並進行吮吸,之後的前三天,每兩小時,讓新生兒進行吮吸。雖然吮吸行為是天生的,但習慣還是需要培養的,越早越有效果。所以,一般情況下,並不另外地需要催奶了。當然,母親在以後可以多喝點湯水,而無需特意用XX湯,注意營養即可。
在採取上述措施的基礎上,再結合發奶的食物,效果會更明顯。如豬蹄、花生米等發奶的食物,對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媽媽可以選擇嘗試增奶的食物,但因體質不同,對每種促進增奶的食物會有不同的效果。
1.冬葵子豬蹄湯,冬葵子味薄、淡、滑,為陽性,能利竅、通乳、消腫。豬蹄能下乳,解毒。
2.莴筍肉片湯,莴筍性平,味甘,利五臟,通乳汁,活經脈,利小便。
3.豬蹄:性平,味甘鹹,有補血和通乳的作用。早在《名醫別錄》中即有“豬蹄下乳汁”的記載羊肉:若在冬天的産婦無乳,宜吃羊肉,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增暖禦寒,又能增加乳汁分泌。
4.鲫魚:民間習慣用於産婦無奶者。《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亦有介紹:“産婦乳汁缺少:鮮活鲫魚一尾,約90-120克,與豬蹄爪一個同煮,連湯食之。每日一次,連吃2-3天。”
5.鲇魚:性溫,味甘,有滋陰補虛,開胃通乳的作用,適宜産後體虛,氣血不足而缺乳者。
6.鯉魚:明李時珍就曾說過:鯉魚“下乳汁”,最好在煮鯉魚湯時,加入蔥白3-5莖,可更增加下乳效果。
7.蕃薯藤:即山芋藤。有通乳作用。《四川中藥志》雲:“通乳汁,治婦人乳汁不通。”
8.南瓜子:據《中醫雜志》1966年第三期中報道:對於産後乳汁缺乏者,單用生南瓜子,每次15-20克,去殼取仁,用乾淨紗布包裹搗成泥狀,然後加入開水適量和勻後服下。早晚空腹各服1次,一般連吃3-5天即可見效。
9.黑芝麻:性平,味甘,能補益肝腎,益氣養血,《本草綱目》中曾介紹:“治婦人乳少:芝麻炒研,入鹽少許食之。”
10.豌豆:有和中下氣的作用,適宜肝鬱氣滯而乳汁不通的産婦食用。《日用本草》雲:“豌豆,煮食下乳汁。”
11.花生:適宜産後體虛乳汁不足者服食。《陸川本草》介紹:“治乳汁少:花生米三兩,豬腳一只,共炖服。”
12.赤小豆:能和血、消腫、通乳,適宜乳汁缺乏或乳汁不下者食用。《産書方》亦載:“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
13.蘿蔔纓:又稱蘿蔔葉。有消食、理氣的作用,適宜氣血郁滯而乳汁不通的産婦。茭白:有通乳下奶的作用,據《湖南藥物志》載:“催乳:茭白15克至50克,通草10克,豬腳煮食。”
14.莴苣:能療乳汁不通,對乳汁缺乏或有乳而不暢通者宜食。《本草綱目》中就有對“莴苣通乳汁”的記載。
15.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糖類、維他命和無機鹽,營養價值極高。如産婦乳汁不足,最宜食用。
16.紫河車:俗稱胎盤。性溫,味甘鹹,有大補氣血的作用。《現代實用中藥》亦載:“用於不孕,又為促進乳汁分泌劑。”據《浙江中醫》雜志1957年第5期中介紹:治療母乳缺乏症,內服紫河車粉,每次0.5-1克,每日3次。共治療57例,服用天數為1-7天,以2-4天最多。結果服用1天後見效者6人,2天見效者24人,3天見效者6人,4天見效者12人,5天見效者3人,6天見效者5人,7天見效者1人。
17.雞肉:婦人産後,乳汁不足者,食之最宜,有補虛催乳之效。《飲膳正要》亦說:“黑雌雞,療乳難。”
18.蝦子:性溫,有補腎通乳的作用。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說過“作羹,下乳汁。”泥鳅:能補中益氣,健脾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用泥鳅給孕婦或産婦下奶的效果比鯉魚還好。
19.烏賊魚:性平,味鹹,能滋陰養血,對婦人尤宜。産婦無奶,或乳汁過少,也適宜用鮮烏賊魚洗淨,炖湯服。
20.鱆魚:有通經下乳的作用,《常見藥用動物》中曾有介紹:乳汁不足:鱆魚適量,煎湯食,日服2次。
21.無花果:性平無毒,能開胃,助消化,又有催發乳汁的作用。《醫林纂要》中即有記載,說它益肺,通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