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貂角燈塔】 福隆與宜蘭頭城之間,是台灣的最東點、雪山山脈的最尾端,其地名是由西班牙 Santiago 譯音演變而來。據傳明朝天啟六年(西元1626年)西班牙船艦由菲律賓開抵台灣東北角海域,因不詳地名,為便於記載航海日誌,便以拉丁文命此地為 San Diego(聖地牙哥),為外國人最早對台灣東北角的記錄,早期本地先民便以此譯為閩南語音「三貂」,「三貂」地型是台灣最向東北部的岬角,因而自然得名為「三貂角」。
民國十八年及廿年三貂角附近海域先後因船舶撫順丸及華南丸發生海難沉沒,日本政府即開始籌建燈塔 ,民國廿四年建造完成開始運作發光,二次大戰時曾遭炸射損壞,民國卅四年光復,卅五年始修復重新放光 。三貂角是一個小漁村,經度為一百二十度,剛好是太平洋與東海的分界點,當地素來以「三貂角燈塔」聞名,白色外觀圓柱型的燈塔,高有16.5公尺,它聳立在太平洋航線上為來往船隻指引方向,是在北台灣海域作業的漁船之重要指標。
圖片參考:
http://t2.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qb7JrC1l_bb8bkKsYEN65WOKtJDdVS8ayfcTwx4-wZpJ66RE6jw
4a7ce1851b53a.jpg800 × 533 - 三貂角,為台灣本島最東邊的岬角,而三貂角燈塔則座落於此,也成為本島極東之燈塔 ...yuminghui.pixnet.net
「三貂角燈塔」堪稱台灣的眼睛,周圍綠草如茵、景色迷人,碧綠的草地將雪白的燈塔襯托得特別耀眼,燈塔的造型優美,面海部分為圓弧形,內部設有展示館,四週風景極為雅緻。濱海公路通車後遊客絡繹不絕,1992年元月,海關為配合國內旅遊風氣的興起,因應地方的要求,三貂角燈塔成為北部地區唯一開放供民眾參觀的燈塔,並在燈塔主體下設展覽室,陳列全國燈塔的分佈圖、郵局發行的燈塔郵票及關稅總局的主要業務,並陳列不同的燈具零件及模型。三貂角因地理位置為台灣最東部,遂成為台灣最早可以看到太陽的地方,如果天未亮就來到這裡,燈塔的光芒猶不斷的旋轉,等到海面曙光乍現,第一線朝陽把燈塔染成粉紅色時,塔上的燈光也就暫時熄滅。站在燈塔下,可以遠眺北方的鼻頭角和鼻頭、三貂角之間的福隆海水浴場,視界開闊,是一個觀海遊憩的絕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