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資料

2011-04-09 6:15 am
我想要:畢加索生平的生平資料.作品資料(最好有圖片).多謝

回答 (4)

2011-04-09 7:07 am
✔ 最佳答案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321/2004/04/19/[email protected]
  雖然帕布羅·畢加索,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留在法國,但他跟西班牙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的藝術,他的靈魂,仍然深深的植根于故鄉十九世紀的文化中。(朋友 藝術評論家,羅莎蒙德·伯尼爾)“應該說他是個典型的西班牙人,特別是他的觀念及其對死亡的恐懼。”
  畢加索的故鄉安達魯西亞位於西班牙南部,這裡以激情和衝突,愛與死而著稱。雖然擁有幾個世紀的文化,畢加索的故鄉馬拉加,跟其他安達魯西亞地區一樣,被西班牙北部省份的人所輕視。(傳記作家 朋友 約翰·理查森)“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畢加索是十九世紀末在安達魯西亞出生的。安達魯西亞人注重男子氣概,他自視為一個剽悍的男人。”
  畢加索的父親唐·荷西·魯伊茲是個紳士,屬安達魯西亞的中產階級,但又不乏男人的浪漫,跟他的朋友一樣,他喜歡光顧馬拉加的妓院,帕布羅母親多拉·瑪莉亞·畢加索二十三歲的時候荷西向她求婚,她很快接受了西班牙家庭主婦的角色,1880年12月他們結婚了。10個月之後,1881年10月25日,帕布羅誕生了,由於帕布羅是長子,也是獨子,多拉很疼愛這個兒子,對他將擁有輝煌的前程充滿信心,她說,“假如你參軍,會成為將軍,假如你當教士,一定會成為教皇。”(馬拉加畢加索基金會,拉斐爾·英格蘭德)“在西班牙,他被稱為Nino Bonito,那意思是被寵壞的孩子。”(傳記作家 朋友,約翰·理查森)“別忘了,畢加索是在家裏一群女人的呵護下長大的。每天晚上,父親總和他的一群朋友在咖啡館消磨時光。此時的家中,畢加索面對的是他母親,兩個姨媽,兩個妹妹,一個或兩個女傭。此後,他的一生中跟各种女人有著複雜的關係。”
  所有女性的溺愛,使帕布羅對自己的潛能深信不疑,他成了全家的中心,甚至取代了父親的地位。而帕布羅父親的興趣不再家裏,他一直希望成為藝術家,但他的才華跟他的夢想相去甚遠。他畫畫,畫了很多鴿子。他也教繪畫課,並且兼任馬拉加博物館館長。但是當兒子出生之後,一切都改變了。畢加索會說話之前就已經拿著鉛筆模倣他父親畫畫了。(傳記作家 朋友,約瑟夫·法布勒)“他母親常說,他學會叫'爸爸媽媽'後,就會說'piz'——鉛筆。因為他常常看到父親畫畫,也想嘗試。這是他的本能。”
  除了繪畫之外,帕布羅還迷戀鬥牛。這是安達魯西亞人對死亡特有的浪漫激情。一幕幕血腥的場面,深深的印刻在畢加索的腦海當中,當時他只有八歲。但是已經開始創作鬥牛的死亡場面。(畢加索兒子,克勞德·畢加索)“他伴隨著鬥牛的熱情長大。父親常帶他去看鬥牛,人對著牛跳舞,美妙的舞蹈表現出人類和動物之間的愛,最後以死亡而告終。偉大的愛以死為終結。”
  在畢加索的一生當中,認識他的人都被他的眼神所吸引,他那南部西班牙人的氣質令人難忘。(傳記作家,約翰·理查森)“這真是很奇妙,用安達魯西亞人的話來說,是Mirada Fuete,有穿透力。一個早年的朋友曾說,‘我覺得畢加索與眾不同,當他盯著一張紙看時,銳利的目光能使那張紙燃燒起來,把畫紙上的一切燒盡。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29.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88.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202.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31.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25.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216.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59.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091.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215.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12.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074.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92.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32.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206.jpg





圖片參考: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4/20/ih040409124.jpg
2011-04-10 6:40 pm
巴勃羅·畢卡索 年,在一場暴風雨當中,畢卡索遇見了波希米亞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並相戀,畢卡索因而開創了玫瑰時期,並有多幅關於她的畫作。在獲得一些聲望與機會後,費爾南德因相處不好離開了畢卡索,再加上父親過世,使得畢卡索非常沮喪,認識了被他稱為伊娃·谷維的瑪賽兒·漢伯特。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創作了許多對伊娃表示愛意的作品。然而,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畢卡索因此十分傷心。1918年夏季,畢卡索迎娶了謝爾蓋·達基列夫劇團的芭蕾舞女演員(ballerina)歐嘉·科克洛瓦。畢卡索在羅馬為劇團設計芭蕾舞劇Parade的服裝時結識了歐嘉,婚後兩人到比亞里茨附近的別墅度蜜月,並有了一個兒子保羅。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亂,畢卡索畫了《佛朗哥之夢》來批評佛朗哥的行為。1937年佛朗哥軍閥,轟炸格爾尼卡,畢卡索畫了巨幅大作《格爾尼卡》,展示於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中。1949年他的作品《白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去世巴羅伯·畢卡索於1973年4月8日在法國慕景市過世。當時,他與妻子賈桂琳正招待友人前來晚餐,畢卡索過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為我乾杯吧,為我的健康乾杯,你知道我已經沒辦法再喝了[1]。」死後,畢卡索葬在法國南部的沃夫納格斯堡的庭園,賈桂琳並阻止畢卡索的兒女克勞德與帕洛瑪出席葬禮[2]。1986年,賈桂琳以手槍自殺,享年六十歲[3]。藝術生涯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數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玫瑰時期」(1905年-1907年,又名「粉紅色時期」)、「立體派時期」(1908年-1919年)。早期畢卡索從小便接受父親的訓練,並有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畢卡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卡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裏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5]。同一年,十四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Portrait of Aunt Pepa),肖像畫裡的生動、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讚嘆道,「毫無疑問的,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1897年,畢卡索的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象徵主義影響,在一系列的風景畫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綠色調,便是畢卡索的現實主義時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時期畢卡索的作品受到羅塞蒂、史丹林(Steinlen)、圖盧茲-羅特列克與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融合了他欽佩的畫家埃爾·格雷考的特色,而產生了畢卡索獨特的現代畫風。藍色時期畢卡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此時期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藍色時期開始的確切時間據推測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在這段時間,畢卡索創作了許多描繪著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與乞丐作為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卡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 Vie),現收藏於克里夫蘭美術館。憂鬱的情緒並蔓延到了知名的蝕刻作品《儉樸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上。該作品描繪著一對看不見的男人與看得見的女人,兩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張老舊桌子前。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玫瑰時期1904年,畢卡索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為雕塑家及藝術家工作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與其墜入愛河,而開啟了玫瑰時期(又名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畢卡索受到與費爾南德之間的甜蜜關係影響,而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著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與丑角,這並成了畢卡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為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立體派時期晚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甘逝世。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着煙斗的男孩》(Garçon à la pipe)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參考: 維基百科
2011-04-09 11:17 pm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3/Pablo_picasso.jpg/180px-Pablo_picasso.jpg
畢加索資料

巴勃羅·畢卡索,攝於1962年

巴伯羅·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加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畢卡索出於生1881年西班牙的馬拉加,15歲進入巴塞隆納美術學校就讀,接著轉學到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
1900年10月後,由於朋友的死,進入藍色時期。製作了各種以貧民為題材的作品。在巴黎的時期(1900年-1904年),創作了《卡蕯傑馬的埋葬》(1901年)、《生命》(1903年)、《年老的吉他演奏家》(1903年)、《熨衣的女人》(1904年)等窮人生活的作品。
1904年,認識了一位年輕的模特兒菲爾南娣,並且開始了他的玫瑰時期,1904年—1906年這段時間,被稱為粉紅色時期,作品包括《賣藝人一家》(1905年)、《站在球上的少女》(1905年)、《拿扇子的女人》(1905年)。
黑人時期(1907年-1909年)是由《亞維農的少女們》(1907年)這幅畫開始,此時期的畢卡索受到西班牙古伊比利比銅雕和非洲黑人藝術,還有塞尚和格列柯的影響。有些畫評家將亞維農的少女們叫作立體主義,並將1907年—1925年稱為畢卡索的立體主義時期。
分析立體主義時期(1910-1911)
綜合立體主義時期(1912-1914)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
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甘逝世。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煙斗的小孩》(Garçon à la pipe)以1.5億美元的價格被拍走,刷新了1990年文森特·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7/74/PicassoGuernica.jpg/275px-PicassoGuernica.jpg


畢卡索名作《格爾尼卡》,3.50x7.82米
畢卡索與達基列夫1915年,畢卡索結識達基列夫。1918年,畢卡索與芭蕾舞者Olga Khokhlova結婚,起意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他的舞臺設計包括1924年首演的Le train bleu(夏奈爾為其設計戲服)和西班牙三角愛情舞劇「三個角的帽」(The Three Cornered Hat, El Sombrero de tres picos)。

部分作品自畫像 小丑 綠衣女郎 盲人的一餐 賣藝人一家 站在球上的少女 拿扇子的女人 小提琴和水果 三位樂師 格爾尼卡 安提貝斯的夜間補魚 學步 鏡前的女孩 亞維農的少女們 拿煙斗的小孩 卡蕯傑馬的埋葬 生命 年老的吉他演奏家 熨衣的女人

畢加索作品
2011-04-09 6:20 am
Just go to google.com or yahoo.com and search for Pablo Picasso, all those relevant web-sites will pop up for you to choose. That's easy.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56: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408000051KK0108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