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五胡是指已經入塞的民族,入塞匈奴乃南匈奴,沒有入塞的鮮卑在關外形成柔然。簡單而然,五胡入塞之後都受漢化,只是漢化的程度各有不同,而漢化最積極者,就是由鮮卑拓拔氏領導的北魏政權。
http://www.chiculture.net/1701/html/c15/1701c15.html
鮮卑是中國東北古代屬東胡系統的民族之一,因居於鮮卑山得名。經考古學、歷史地理學和民族史研究,證實鮮卑山在今大興安嶺南部,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大鮮卑山在大興安嶺北部,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西北。鮮卑部落集團,可能在先秦時已活動於大興安嶺,而鮮卑名稱始現於東漢初年。
東漢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匈奴被漢朝與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族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大規模南遷、西遷,到達匈奴故地,與當地的匈奴、丁零、烏桓、漢人等混合,自此勢力大振。
南北朝時期的北方霸主
十六國時期,鮮卑族中的慕容氏、宇文氏、段氏、乞伏氏和拓跋氏,都先後與漢族及其他民族的統治階級結成雄踞一方的政治勢力,其中,拓跋氏先建立代國,後被前秦所滅,公元386年復國,398年定國號魏。至公元439年統一中國北部,成為南北朝時強大的北魏王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之後,鮮卑化的漢人高氏,與鮮卑宇文氏分別建立北齊、北周政權。
胡族漢化與民族融和
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各民族在不斷相互交往與鬥爭中自然同化。尤其北魏(公元386—534年)在統一中國北部過程,以及之後統治北方的148年裡,盡量吸收了中原漢人的先進文化,使鮮卑貴族與漢人名門大姓結合,並融入到當時的統治階層之中。
北魏孝文帝漢化
北魏孝文帝時作出一系列的漢化改革,如遷都洛陽,改革鮮卑舊俗,孝文帝並身體力行,穿漢衣,姓漢姓,說漢話,提倡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通婚,從而加速了鮮卑的漢化和融入漢族的過程。在制度上,鮮卑人結合了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與中原古有的制度,形成了一些對中國後世具有重大影響的制度,諸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等,均為隋、唐兩朝所承襲。
到了隋唐時期,鮮卑族已經漢化,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
http://www.chiculture.net/1701/html/b09/1701b09.html
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
中國歷史上「漢化」的典型例子,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匈奴、鮮卑先後南下內遷,建立政權,捲入中原的兼併戰爭,最後這些北方民族完全與中原其他各族融合。匈奴大多融入鮮卑,而鮮卑南下遷居匈奴故地之後,亦踵匈奴南遷足跡,一步一步向中原進發,最後更超過匈奴的南遷步伐,到達洛陽,並以洛陽為都城,在中原立足。此後又有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促成鮮卑族的漢化和融入漢族的過程。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1701/picture/1701pic25536.jpg
北魏孝文帝力排眾議遷都洛陽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c/33c01/33c0101.htm
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自五胡入主中原以後,北方的胡人政權統治者多有傾慕漢文化,甚至大力提倡漢文化的。其中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規模最大,影響亦最深遠。
北魏自統一北方之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孝文帝拓跋宏執政時(公元471年-499年),由於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更使北魏的國力大為增強。孝文帝是北魏建國後的第六位皇帝。他自幼聰敏,五歲時即位,由太皇太后馮氏臨朝聽政。公元490年太皇太后去世,二十四歲的孝文帝才親攬朝政。
北魏在孝文帝時所實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漢化運動。拓跋宏從小受漢學薰陶,深慕華風。他一親政,首建明堂太廟,議訂禮樂。公元494年,他將都城由平城南遷到洛陽。接著推行了一系列使鮮卑人等胡族漢化的措施,例如:隨遷來的胡人改籍為洛陽人,死後不准還葬原籍;提倡尊孔崇儒,設立太學等各級學校;採用漢族的官制、法律、禮儀、典章,廢除鮮卑舊制;下令鮮卑臣民脫下胡服,一律改穿漢服;提倡漢語,規定三十歲以下的男女不准說胡語,違者處罰;改鮮卑複姓為漢族單姓,如皇室原姓拓跋,後改為漢姓──元(取萬善之始的意思);禁止同姓通婚,鼓勵鮮卑人按門第與漢人通婚。
通過這些漢化改革,北魏面貌一新,而臻於富強鼎盛。同時,也大大推動了胡漢之間的民族大融合。此後,中原地區的胡、漢界限漸趨泯滅,黃河流域的漢族大量注入胡人新血,成為由胡漢融合而成的新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