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現今的美利樓,原址為中環的中銀大廈,1843年為了早期英國的駐軍而開始興建的,至1846年建成,先後作為軍官宿舍、軍官俱樂部和政府辦事處。二戰期間一度成為日軍羈留和處決囚犯的地方,後來盛傳鬧鬼,更公開舉行了兩次法事。因為中環美利樓屬早期的殖民地建築,1978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及後美利樓的結構出現問題,加上原址對土地需求殷切,政府宣布拆卸,並拍賣土地。後來因為受到反對,為保存美利樓,便將其分柝成三千部分,逐一編碼,以便重建。1982年美利樓原址土地的拍賣,由中國銀行以一億元投得,成為當時最昂貴的土地。當年亦是中英兩國開始香港前途談判的一年。因為重建地點未定,美利樓的組件便存放在大潭水塘附的政府倉庫達十五年,期間等待政府部門為其安排歸宿。1988年房屋署決定重建赤柱馬坑村,也一併將美利樓重建歸為一部分。2000年赤柱美利樓重建完成,成為赤柱廣場組群的一部分,並毗鄰一直存在的天后廟。 雖然馬坑重建項目(包括美利樓)耗費三億多港元,但重建後的美利樓,不再被評定為法定的歷史建築。赤柱美利樓的部分建築與中環美利樓的建築有相當的差異。例如原來用作通風的烟卥在拆卸時遺失了,便挪用也具百多年歷史的高街精神病院的八條烟卥。重建後的柱廊上的圓拱天花是後加的。赤柱美利樓外的旗桿原屬二戰前的天馬艦海軍基地;旁邊的「同昌大押」石柱是來自上海街重建項目,包括俗稱「雀仔街」的部分康樂街,位於現今的上海街與亞皆老街交界。 重建後的美利樓不再是軍營和政府部門,搖身變成博物館、旅遊景點(赤柱地標)與食肆的綜合體,呈現了主流的香港歷史記憶。 這種由小漁港發展為大都會的歷史發展模式,是主流的香港歷史論述。這種論述主要從經濟和宏觀的角度呈現香港。從經濟考量,不難理解中環美利樓面臨拆卸的命運,除了本身結構問題,還有「位於中區的黃金地段」,故此「在本港高速發展下,騰出土地來興建中銀大廈」(「昔日」)。而赤柱美利樓的經濟價值,不單為「馬坑邨商業設施(赤柱廣場)其中一部分」(「優越再現」),房屋署更將其二樓及三樓用作食肆,結合古蹟、商業及旅遊。這在在反映了在中英就香港前途的政治談判上,香港的經濟價值還是主要考量。即使在重建後,赤柱美利樓仍舊擺脫不了其作為古蹟所帶來的經濟收益,特別是旅遊構成香港經濟的主要收入。
1982年中國銀行投得中環美利樓原址土地,可以看為中國收回香港的預示。當年中方堅持收回香港的堅定立場,令英國政府不再一廂情願地想延續殖民地管治。中銀不惜以破紀錄的價格競投,反映中國政府的決心。美利樓是香港僅存的早期殖民地建築,其遷徙至赤柱也具去殖民的意義。1842年香港割讓予英國,赤柱是早期臨時行政中心。其後行政中心才轉移至維多利亞城,即現今的中環。 赤柱美利樓地下大堂,除了早期建築的模型外,還放置了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送給香港的一座賀蘭山石,作為回歸中國的禮物。賀蘭山石放置在大堂的另一端,宣示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終結。 若說地下大堂指涉政治上的殖民與再殖民,則赤柱美利樓的二、三樓都是食肆,便是消費主義的再/殖民。縱觀整個赤柱廣場,美利樓除了成為地標外,無論是以美利樓為食肆的景觀,還是置身其中,更是一大賣點。市民或遊客遊覽赤柱美利樓,主要在地下大堂;二、三樓除樓梯大堂外,都屬食肆範圍。
赤柱美利樓的空間布局,對於不同遊客來說,可能具不同的意義。我們可以將遊客大致分為三大類:海外遊客、中國內地遊客和本地遊客。Teather and Chow(2003)發現海外遊客和中國入地遊客的參觀行程差異。以中環和灣仔區為例,海外遊客參觀景點主要包括禮賓府(前港督府)、聖約翰座堂、茶具文物館(前三軍司令官邸)、匯豐銀行、立法會大樓(前高等法院)、大戰陣亡將士紀念碑、皇后碼頭;中國內地遊客的行程包括金紫荊廣場、回歸紀念碑、中國銀行大廈(中環美利樓原址)、即將興建的特區政府大樓(天馬艦地皮)。(2003: 110)上述的行程反映不同背景的遊客的旅遊取向。海外遊客追憶殖民地存留的歷史痕跡,內地遊客要見證洗脫殖民和回歸的國族情懷。赤柱美利樓兼具了吸引此兩類遊客的元素。 對於香港本地的遊客,美利樓是懷舊的景點,這種懷舊主要是消費這座歷史建築物。其消費的方式主要為光顧美利樓內的食肆,甚至是赤柱大街和赤柱廣場中以美利樓為景點的食肆;其次是浪漫的消費,包括情侶約會參觀和拍照,甚至拍攝婚紗照。消費美利樓更不限於遊客,而是廣及媒體的受眾。作為旅遊景點,赤柱美利樓常用作拍攝電影、電視和廣告的場地。赤柱美利樓亦成為了媒體中介(mediated)的形象。
參考: Mathematics Teacher Mr.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