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一六二四年(明 天啟四年)八月二十七日(陰曆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九州平戶,是鄭芝龍之長子,福建省泉州安南縣四十三都 石井安平鎮 。母為日本田川氏 ,名福松,回國後名森,號大木。
圖片參考:
http://tw.knowledge.yahoo.com/picture/zhengchenggong.jpg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縱橫東亞、南亞海上的霸主。漢民族千年來是以陸權立國,對海上不屑一顧。明末的海盜、倭寇為患,不思根本鏟除,而以「片板不得入海」這種消極的方法處理。鄭芝龍從海盜晉升為大明的官軍,再而擁立唐王聿鍵為隆武帝,如此業已掌控國家命脈。
鄭成功在日本出生,七歲(一六三一年)時回到泉州,當時日本在幕府時代,女人是不准出境,所以只有鄭成功回來。十五歲入南安縣為「秀才」,再經考試,為南安二十個「廩膳生」 之一,後拜浙江虞山大儒錢謙益 為師。所以鄭成功不但能詩、能文,也擅長書法。同時他又耳濡目染父親的各種軍事活動,周邊也圍繞著歷經海上風霜的鄭芝龍親信。十八歲時與董夫人結婚,而董夫人係明禮部侍郎董颺光之胞侄女。次年生長子鄭經(乳名錦),及長到南京入太學,後由芝龍安排見隆武帝,芝龍原意是就近偵伺隆武帝,但隆武帝見成功貌偉,撫其背曰:「惜無一女配卿,卿當盡忠吾家,無相忘也。」 一六四五年隆武帝詔賜鄭成功賜姓朱,名成功,封忠孝伯,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掛詔討大將軍印。從此大家尊稱為「國姓爺」(Koxinga)。 隆武帝也賜姓給鄭鴻逵之子鄭肇基,人稱鄭肇基為小國姓。
鄭芝龍降清鄭芝龍本質上是國家民族觀念淡薄,是以追求自身的安全與財富為重,所以清軍南下時,意存觀望。一六四六年鄭芝龍借故海寇入犯,須往駐防,將仙霞關守將施天福全數撤防,以利清兵之到來。清軍出韶州抵仙霞關,仙霞關二百里,無一守兵,於是清兵八月入福建,佔浦城、霞浦。福州陷入無險可守之境,隆武帝奔汀州,被清兵所捉,絕食而亡。此時鄭芝龍兵屯家鄉安平 ,舟艦尚有五、六百艘。
清貝勒 博洛主持對閩浙戰役,因而求教於招撫江南經略洪承疇 ,他是降清明臣亦是鄭芝龍的小同鄉。 洪承疇認為明隆武帝之所有兵馬錢糧都由鄭芝龍所提供。所以鄭芝龍是關鍵人物,只要給予王爵之銜,他若靠來則福建可以不勞而獲,浙江也順勢可得。
於是博洛派人到安平向鄭芝龍招降。芝龍接到洪承疇之書信,承諾給予三省王爵。 鄭芝龍就意向投清,但仍說「恐以立君為罪!」博洛立即退軍三十里再寫信說道:「吾所以重將軍者,以將軍能立唐藩也;若將軍不輔立,兵未至而先附,何所取重哉!兩粵未平,將藉將軍聽威懾之,今鑄『閩粵總督印』以相待。欲將軍來見者,商地方人才也。」 這是一項以虛有的閩粵總督之官爵來引誘的技倆,而鄭芝龍又對隆武帝的失望,鄭芝龍準備向清博洛貝勒投降,此時鄭鴻逵、鄭成功及其他將領都加勸阻。部將周崔芝說很可惜,這樣芝龍二十年的威望,一下子就墮落下來。 鄭成功向父阻止說:「閩粵之地,非北方,得以任意馳驅。若憑高恃險,設伏以禦,雖有百萬,恐一旦亦難飛過。然後收拾人心,以固其本。大開海道,興販各港,以足其餉;然後選將練兵,以實其力;號召天下,進取不難矣。」 鄭芝龍卻說:「識時務為俊傑,今招我重我,就之必禮我,苟與爭鋒,一旦失利,搖尾乞憐,那時追悔莫及。豎子渺視,慎勿多談。」 成功見父不從,牽其衣,跪哭曰:「夫虎不可離山,離山不武;魚不可離淵,離淵則困。吾父當三思而行。」芝龍反而向鄭成功說:「稚子妄談,不知天時地勢。」
成功出見到芝龍之弟鄭鴻逵,將投清之事告向叔父。於是鄭鴻逵向鄭芝龍說:「夫人生天地間如朝露耳,能建功立業,垂名異世,則亦時不可失也。吾兄當國難之際,位極人臣,苟時事不可為,則弟亦不敢虛鼓唇舌。況且尚帶甲數十萬,舳艫塞海,糧餉充足,輔其君以號召天下,豪傑自當響應,何委身於人?此弟所不取也!」 芝龍曰:「吾弟所言,眼前之事,非長遠計耳。甲申 之變天下鼎沸,亦失其鹿,故清朝得而逐之,業已三皆有二。若以小丈夫之氣,振一旅而敵天下兵,恐亦不量力也。不如乘其招我,全軍歸誠,擇主而事。」 鄭芝龍並沒有接受弟、子、部屬這些有理的勸阻。 鄭成功見父無可理喻,帶了一批人遁往金門。鄭芝龍挑選五百名壯卒,盔甲鮮明,往福州面博洛,同時又差人到金門,尋成功同行。成功不從回信道:「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今父不聽兒言,倘有不測,兒只有縞素而已。」 鄭芝龍率五百人及五子鄭世渡,自安平住所到福州天興府,向清貝勒博洛投降,路過泉州時取出博洛之信誇示眩耀,並向有興趣求官的人談價錢。 博洛得知鄭芝龍啟程來降,即令沿途各府縣接應,凡所過驛站,供奉威儀甚嫄,又令文武官員郊外相迎。
到了福州與博洛折箭為誓,並薙髮。貝勒命酒痛飲三日,分散其五百兵,半夜忽拔營,挾持芝龍,送到北京。 鄭芝龍就這樣不明不白陷入絕境。
德國Albrecht Wirth稱鄭芝龍的降清是「滿人為捉麻雀而配的圈套竟也能適用於老鷹。」也符合西方人的一句諺語「短視到看不到自已的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