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的詳情

2011-03-26 2:56 am
1.建國初年中美關係惡劣的原因?

2.中國和美國哪一方應為五、六十年代中美交惡負較大的責任? 哪些事件導致中美交惡?在這些事件上,那一方比較理虧?

回答 (1)

2011-04-04 4:51 am
✔ 最佳答案
1. 1949年,國共內戰步入尾聲,當時相對親美國的國民政府於中國大陸幾乎完全戰敗,並最終退守台灣;相反,以推行社會主義為綱領、立場較親前蘇聯的共產黨軍隊取得了整個中國大陸,並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後,世界逐漸分裂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兩者相互敵視(其中美國更與盟友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即NATO,以求在軍事上制馭蘇聯),故中國的立場成為與美國交好或交惡的關鍵。中共確立了中國大陸的統治地位後,自然因意識形態等原因推行親蘇聯的政策,其中毛澤東更提出「向蘇聯一面倒」的口號,故與美國交惡。
1950年,韓戰在南北韓間爆發,當時美國以聯合國軍名義,揮軍登陸仁川以支援南方,對抗北方金日成的親社會主義陣營的集團。中國為避免南韓一方完全取得朝鮮半島後倒向美國,威脅中國東北邊境,決定派兵協助北韓一方(儘管並非以官方名義),故中美正式在朝鮮半島交戰三年,至1953年韓戰結束為止。在此過程中,美國還派出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加深了中國大陸和台灣對峙的局面。後來,出於意識形態的分野,中美關係一直惡劣,中國大陸(當然不包括港澳)遭資本主義陣營實行禁運,而受這種國際環境影響,中國大陸的反美情緒亦甚為高漲。
2. 首先,除上述意識形態、韓戰等因素導致中美交惡外,1958年金門炮戰、1960年美國總統官式訪問台灣、1964年中國成功發展原子彈等,都可視為令中美關係惡化的事件。
1958年,中國大陸的解放軍與台灣的國軍,在國軍控制的金門等展開激烈炮戰,導致與台灣有外交關係的美國甚為緊張,儘管最終炮戰對兩岸當局各自控制的範圍幾無影響,但中美關係仍深受打擊。
1960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官式出訪台灣,並會見蔣介石,是國民政府遷台後 首度迎來美國元首。這引起了北京官方的強烈不滿。
1964年,中國成功試爆國家第一枚原子彈,成為第五個核試成功的國家,意味著擁有原子彈的美國原來對中國的絕對優勢消失,雙方都有摧毀對方的可能,故令美國強烈抗議。(事實上,此事件應遠超中美關係範疇:即使是當時同樣擁有核武、且已與中國交惡的蘇聯也不可能不反對)
有人認為美國需負較大責任。因為美國一開始便極力扶持國民政府,導致其失敗後被迫與北京決裂;又出兵朝鮮半島,試圖掃除東北亞的社會主義勢力,令中美交戰;又因美國國內反共意識高漲,官方大力推行圍堵中蘇等國的策略,使中美關係無法正常發展;美國又未有「放棄」遷台的國民政府,美國總統於中蘇交惡的時刻官式訪台,浪費了中美提早緩和以至合作的可能。
有人認為中國較理虧。因為1950年初期美國已有在軍事上放棄國民政府的準備,一旦中共成功佔領台灣,中美或會為務實需要而緩和關係,但中國介入韓戰,與美國正面交鋒,令美國對中國敵對意識加劇,美國更因此倍加「珍惜」台灣,重新在軍事上大力予以支持,令中美關係一直因台灣問題等不可迴避的原因無法進入正軌。
分析此問題時,應結合上述兩方面考慮。而個人認為,國共內戰及其引伸的一系列問題,才是一直導致中美關係低迷的重要因素。因此討論中美孰對孰錯,根本與討論國共內戰誰是誰非一樣難以理清,畢竟在戰爭(包括冷戰)下的兩國關係,只能以利益為前提,而難以有對錯之分。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23 18:30: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325000051KK008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