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這是個受惠於資訊發達的年代,也是被「毒資訊」禍害的年代。
後者所指的,不只是一些垃圾電郵或色情信息——要對付它們,一般可利用電郵和網頁過濾服務、又或功能更齊備的軟件。最終,也主要是浪費了我們一些精神和時間而已。禍害遠甚於此的,卻是一些乘著傳播科技的發達而急速散播、偏頗和帶攻擊性的言論。
今天,基本上誰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己的言論。而隨著「第二代互聯網」(即Web 2.0)的興起,網站的留言版、博客(blog),社交網等等,都讓人更容易宣揚一己之見並招聚他人,成為一股力量。這股力量,有人用之於慈惠關懷、有人用之於凝聚選民;亦有人用之於惡意攻擊他人、冷嘲熱諷,窮追猛打。
可嘆的是,資訊發達本該讓我們更易尋找真相,但資訊的泛濫卻讓真相更埋藏於浩瀚的「個人意見」之下。當然,意見有好、有壞、有對,也有錯,但讓人有自由表達的平台總是好事。不過,在現實中我們卻看到越來越多人藉傳播科技對他人肆意批評,當中斷章取義有之、誇張失實有之,但越偏激越能引人注意——而「回應」實在太容易了,在互聯網上發一個留言或轉寄一封電郵,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便群情洶湧,「個人意見」就此變成「民意」代表﹗事實上,這現象在電台的「峰煙」節目也屢見不鮮,只是當中牽涉的科技有所不同而已。
這是資訊科技發達必然的產物嗎?看來哲學家Jacques Ellul對科技的批判(參看如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及The Technological Bluff等著作),在二、三十年後的今天仍然值得三思。科技讓我們每個人對他人及社會的影響都放大了,我們有否戰戰競競、如履薄冰地小心運用?
資訊科技固然帶來了生活和工作上許多方便,但相對於在傳播、溝通方式和效果上也產生十分巨大的變化。巨大的變化常給人們帶來難以適應的情形,諸如生活和工作上的種種壓力,隱私的危機,甚至是面臨新的不法威脅等。新傳播環境適合人性嗎﹖真的人人都愛上網路﹖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深思。
資訊科技的發達看似能將許多文化融合,但在選用時還是必須結合當地的民族特性,減少文化的破壞並得到當地人民的認同,才能將資訊科技廣泛的運用、發展並維持。
資訊科技對人類有利也有弊,端看人類如何選用適當的科技,資訊科技的重要性與好處通常容易被人理解與關注,然資訊科技的危害與負面影響卻更值得人類注意。人們往往忙於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導致在科技時代中迷失,甚至中了科技的魔咒而不自知。
因此,不可過度沉迷於資訊科技的優勢與好處,應發掘、衡量與省思資訊科技的利弊得失,唯有瞭解、選擇、善用資訊科技,甚至能創新資訊科技,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如此才能使人類受資訊科技之利,而非受科技所害。
參考: Mathematics Teacher Mr.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