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於事無補,當時的國民政府根本沒有足夠實力去跟北洋軍閥集團去對抗,孫中山發起的護法運動,企圖拉攏南方軍閥,也沒有人去鳥他。孫中山的號召力根本有限,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也不能做國旗,被五色旗打敗。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3/63e/63e01/63e0101.htm
軍閥專制與護法運動
自袁世凱死後,他統率的北洋軍隊即告分裂。其部將各自據地稱雄,互爭中央大權,釀成軍閥割據與混戰的局勢。當時著名的軍閥派系,主要有安徽人段祺瑞為首的皖系;直隸(河北)人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包括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等);奉天(遼寧)人張作霖為首的奉系(後其子張學良繼之)。除了北洋軍閥各派系之外,後來北方又有閻(錫山)系、馮(玉祥)系。南方的軍閥勢力亦隨反袁運動而崛起,出現了滇系(唐繼堯、龍雲等)、桂系(陸榮廷、李宗仁、白崇禧)等。
張勳復辟失敗後,黎元洪引咎辭職,由馮國璋任大總統。段祺瑞則以民國再造者的姿態重新執掌大權,他廢除了《臨時約法》,並召開新國會,通過對德宣戰案。為了維護《臨時約法》,孫中山便聯合南方各省在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以對抗由北洋軍閥所操縱的北京政府,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不過,孫中山被推舉為軍政府的大元帥,只是由於南方軍閥想利用其聲望對抗北方,而孫中山本人並未掌握任何軍政權力,而且不斷遭到排擠。最後「護法之役」亦不了了之。
「護法之役」不僅草草收場,更加深了南北的芥蒂,使受到軍閥統治的中國更加混亂。不同派系的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擴張勢力,時戰時和,分合無常。加上列強為了掠奪在華的各種權益,分別支持不同軍閥,遂使軍閥割據與混戰的形勢愈演愈烈。因此,民國初年城鄉經濟衰退,民生困苦;國家四分五裂,局勢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