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並非真人所做的,實物都是空心的,張藝謀的只是虛構的。
用活人陪葬的稱人殉,就是把活人一併葬在死去的主人/首領墓中。秦始皇墓沒有人殉,只有兵馬俑。
http://www.chiculture.net/1204/1204a02/index.php
兵馬俑的製作過程相當複雜。
在兵馬俑出土之初,西安的幾位雕塑家要複製一個原大的兵馬俑,用了幾個月時間才勉強完成,可以想見當年製作兵馬俑時的艱難程度。但秦代的陶工在艱苦的環境下,反覆實踐,不斷創新,摸索出一套簡便快捷的製俑方法。大體說來,俑頭俑手是借助於模具製成的,陶體部分則純為手塑。
這種塑模結合,以塑為主的方法,開闢了秦俑製造的新格局。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1204/1204a02/b09/c29/d37/images/d37_08.gif
從人殉到俑葬的變化
人殉是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制時代的普遍現象,即用活人為死去的氏族首領或奴隸主殉葬。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才轉變為俑葬。
夏、商、周時期存在人殉的習俗。考古工作者在代表商代早期的二裏頭遺址、中期的鄭州商城遺址、晚期的安陽遺址中,都曾發現過人殉的實例。商代中期以後,用於殉葬的奴隸很多,多到驚人的程度。
西周時期,也實行人殉,不過,用於殉葬的人數已大量減少。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和專政制度的形成,人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越來越認識到了人的價值,因而人殉之風逐漸受到扼制。在這種情況下,有人開始在墳墓中埋葬用木頭或陶土製成的俑。這種做法得到了人們的認可。於是,發生了從人殉到俑葬的轉變。
各時期用於陪葬的俑
自春秋出現俑葬以來,俑葬現象在中國維持了2000多年。由於時代的發展變化,用於陪葬的俑也打上了明顯的時代烙印。
大體說來,春秋戰國時期的俑多為奴僕形象,體型很小,最小的只有幾厘米,數量也不太多。
秦漢時期俑的數量大增,除秦陵兵馬俑外,漢代帝王陵和貴族墓中也有大量的陶俑或木俑。漢俑的體型比秦俑小,但造型卻比較生動,俑的形象有兵馬、侍女、樂隊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葬中有用陶瓷製成的奴僕俑、出行儀仗俑和重裝騎兵俑等。
隋唐時期,隨葬的俑群逐漸制度化,三彩俑開始流行。出土的三彩俑多為樂隊、騎吏、胡人和鎮墓獸等。
在宋以後的墓葬中,陪葬俑逐漸被紙製的陪葬器具所取代,俑的數量日益減少,出土的俑多為與堪輿迷信有關。
http://www.chiculture.net/1002/html/c30e/1002c30e.html
殉葬是以活人為死人同時下葬的做法,龍山文化時期(約五千年以前)就出現人殉,商朝男女貴族墓葬有大量的人殉,但沒有夫妻合葬、妻婦殉夫的現象。
人殉被儒家指責,《詩經.秦風.黃鳥》揭露秦穆公用子車氏三個武士殉葬的不人道行為,孔子甚至指責俑殉,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秦始皇死,胡亥命後宮無子者皆從死,開妻妾殉葬之例。
秦漢以來,陰陽兩界、靈魂不滅觀念和「三從」道德提倡,「生則同穀,死則同穴」,民間和上層的殉葬現象時有發生,但並不普遍。及後理學流行,鼓勵妻妾殉夫才普遍化。明太祖死,後宮集體殉死,此例延續至明宣宗。由於官方提倡,明朝婦女為丈夫殉死空前盛行,死得愈慘烈愈受讚揚表彰,這種做法實屬摧殘婦女生命的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