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誰是[音樂神童]?莫札特----音樂神童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OR YOU CAN SAY 貝多芬OR 海頓[這倆不註明]
為什麼? 因為他很小就學習鋼琴,練琴,表演。
莫札特有「音樂神童」之稱莫札特的父親來自德國的奧格斯堡 , 是宮廷的作曲家和副樂長 .
他會拉小提琴的時候 , 時常跟全家人一起合奏 . 八歲時寫出第一首交響曲 . 他的父親發覺了他不僅有音樂才華 , 甚至是世上罕有的天才 , 於是放棄了為自己謀前途的計劃 , 傾全力讓這小孩接受最完善的音樂教育 。
莫札特回到了家鄉薩爾斯堡後只住了十個月又往維也納去了 . 到了維也納他開始日夜不停的作曲以應付他人 , 他後來應聘為薩爾斯堡吉廷樂長 , 但沒有薪水 . 他又與父親前往義大利 , 在羅馬的教堂他聽到一首九聲部的慈悲經後就將音樂背起來 , 回到旅館時將樂譜全部抄錄下來 . 到了第二個禮拜 , 結果只發現少部份的錯誤而已 . 因為當時教會是嚴禁抄寫樂譜的 , 這件事傳開之後羅馬人便要求他公開在 一個音樂會場合中唱唱看 , 結果莫札特流利而且非常正確的唱出 , 使眾人都嚇一跳 , 轟動了羅馬 , 因此還榮獲教皇頒發 " 黃金馬刺十字勳章 " , 從此他常在信尾簽上 " 騎士 " .
莫札持在維也納成功後又開始忙起來了 , 有時教音樂 , 有時拜訪名士 , 開音樂會 , 參加集會 . 但他的生活並不安定 , 還是沒有人固定雇用他 , 加上他不會用錢 , 而妻子康絲坦茨沒事就買新衣或外出大吃 , 搞得莫札特必須日日夜夜作曲來填補她的消費 , 這種情形一直到他死都不曾改變 .
莫札特的作曲方式很難為一般人所想像 . 因為他天生是一位音樂天才 . 例如 " 唐 . 喬望尼 " 的序曲就是首演的前晚在聽著 " 阿拉伯神燈故事 " 而靈感大發寫出的 . 還有一次 , 他答應了別人寫一首三重奏曲 , 但他又想去玩滾球 , 因此他決定一起完成 . 他一面玩球一面譜三重奏曲 . 輪到他時就去玩滾球 , 下場之後就埋頭作曲 , 竟然也完成了一首優美的曲子 . 莫札特隨時隨地可以作曲 , 不論走路或與別人談話 , 他的腦子總是不停地作曲 , 不停地幻想 . 特別是坐在馬車上的時侯 , 莫札特的童年有很多時間都在馬車上度過 , 因此馬車奔馳的轆轆聲特別容易在他腦中化成美妙的節奏與旋律 .
從布拉格回到維也納後宮廷作曲家葛路克去世 , 皇帝任命莫札特為作曲家取代葛路克的職位 . 莫札特當然高興不巳 , 可是這份近乎名譽的職位並無固定收入 . 莫札特似乎總是這樣的命運 .
莫札特對此人此事感受到強大的壓力 , 日日夜夜都在思索著安魂曲的歌詞 , 因為他的身體本來就不健康 , 再加上常常夜裡作曲的苦工 , 他的身體更加嬴弱 , 這時他巳感覺到他在為他自己作一首安魂曲了 . 到了11月 , 莫札特己病得無法起身 , 不過他仍未放棄自己的這份責任 , 依然照樣工作 . 為了趕在約定時間交出曲子,莫札特常常一邊流淚一邊作曲,以致病情急遽惡化,終於在十二月四日夜晚寫到第三部續唱的第六曲目第八小節時 , 莫札特感到力不從心無法再繼續提筆了 . 他覺悟到自己的大限已至 , 立即招呼弟子朱斯麥瑞前來枕畔 , 指示曲子的未完部份 . 12 月 5 日 0 時 55 分莫札特終於撒手西歸 . 莫札特死後 , 未完的安魂曲由朱斯麥瑞繼續完成 .當他死時家中分文不剩 , 只好把他埋葬在十分廉價的平民公墓內 . 遺體首先放在當初他與康絲坦茨結婚的史德芬教堂然後前往墓園 , 但因遇到暴風雪 , 送葬的人只好半途折返 , 只留下莫札特孤單地被埋在無名墓園內 . 第二天再去確認他的墓地時卻永遠無法找到了 . 因此莫札特之墓就成了一個永遠的謎 .
當世人公認莫札特為曠古未有的偉大音樂家時才動員在墓園作調查挖掘 , 結果仍是無功而返 . 最後只好隨意選個地方替他立了個墓碑 , 算是對他的敬仰 . 他的弟子朱斯麥瑞也遵照了莫札特的願望把安魂曲補寫完畢 , 以後每逢後世紀念莫札特時都是演奏此曲 , 聽者無不動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