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小故事急~急~急~!

2011-03-18 2:22 am
我要鄭成功的小故事,越長越好,故事我知道,我要更深入的了解,2011年3月17號前我要答案,急~急~急~!附贈20點,如果有書全部都打下來~!

回答 (6)

2011-03-23 4:06 am
無知迷信之人是否太多了
2011-03-18 7:45 pm
小故事1
台北市劍潭
相傳300多年前,鄭成功軍隊行經此河段時,遇見神怪造成的大風浪,為伏怪,鄭成功拋一身邊寶劍,降服神怪。劍潭因此得名。

小故事2
臺中縣大甲鎮鐵砧山上的劍井
鄭成功率兵北上,由大安港南側登陸,被土蕃包圍,水源斷絕,只好向天祝禱〔天若助我鄭軍部隊,平安歸去,此寶劍插地,必得甘泉〕。然後拔劍插地,泉水竟然就在劍峰兩邊不斷地湧出來,饑渴得以解決。

小故事3
南投縣草屯鎮
據傳為明末鄭成功率軍征番,駐軍於此,兵士丟棄舊草鞋棄草鞋成墩,所以舊名「草鞋墩」。

小故事4
功至延平 壽至磚城
鄭成功在未起義前,於福建曾夜宿呂祖廟[呂洞賓廟],相傳入夜呂祖托夢,說成功:「功至延平, 壽至磚城」。
鄭成功當時不之事什麼意思,誤以為磚城是泉州城(磚與泉閩音相近),後病逝安平,原來磚城指的是熱蘭遮城(為磚塊所建)。


中故事1
小株倒下,大株不倒
鄭成功聽說阿里山的烏杉,當建築材料可享萬年太平。他親自前往阿里山,看見三株烏杉,便砍伐,不過僅能砍斷樹身的1/3,鄭成功於是祭拜山神。當晚他夢見山神說:「這三株烏杉是神樹,不能砍伐,如果硬要砍伐,便會傷了自己。你是忠臣,有神明的護祐,所以沒有受到傷害,你若是決意取下烏杉,可以築壇祭杉,合該歸你得的,它自會倒下......。」
隔天,鄭成功依照山神的指點,開始築壇祭杉。不久,忽然「轟」地一聲,一株小烏杉自行倒下,而兩株大烏杉,卻聳立不動。鄭成功見到此景,不自覺地嘆了口氣。「該歸你所得的,牠自會倒下來」也就是一切都是註定的,無法強求。「小株倒下、大株不倒」暗喻了「光復台灣可成,反清復明不可成」的宿命。



中故事2
鄭成功與老虎[打狗/打貓]
鄭成功要到阿里山取烏杉時,遇到當時原住民包圍的。
有人對鄭成功獻計說:「福州太武山,有斑點的猛虎很兇惡,見人必咬之,不如就買一百隻來放入原住民部落,把那些原住民驚走,然後進兵。」
鄭成功便叫人到福州去買虎,說來真是奇怪,猛虎放入原住民部落,竟變成了病虎,見了人並不張威舞爪,儘低著頭慢慢的走路,有的倒去橫臥在樹林下,或蹲在巖穴蔭處;原住民一見很是歡喜,爭來捕取,殺而食之,還剝去虎皮製成衣服。
另外也有的相傳,帶來兩隻老虎,一隻跑到民雄,當地人以為是貓,活活地打死牠,並以其地為「打貓」;另一隻則跑到高雄,同樣地,被視為「狗」,活活地被打死,也以其地為「打狗」
虎本是百獸之王自古即有「有虎有王」之說。至今老虎被消滅;也影射出鄭成功的抱負,亦將遭到挫折。


中故事3
鄭成功取玉印
傳說中鄭成功來台,是受了仙人的指點取三寶(玉印、粟倉、烏杉柴)以復興明室。
相傳鄭成功正想篆刻一顆大玉印,就帶領部屬上玉山尋找印材。可是花費一整天東尋西找,連一塊玉片也未曾發現。
此時玉山的土地公現身,說明了此整座山皆是美玉,只是未經容許,誰也尋獲不得。鄭成功表明了來意,土地公則感嘆說:「若要當做佩玉尚可,若想刻一顆大玉印,歉難奉送。天意如此,並不是我捨不得給您。」
「不會吧!刻一顆印章還有什麼天意呢?」土地公只好勉為其難地撿起腳邊一塊石頭,當鄭成功伸手一接住時,那塊石頭卻變成了美玉。然而,待鄭成功將玉石刻成了「國姓鄭成功之 印」,每往紙上一蓋,卻都變成了「南無觀世音菩薩」
所以鄭成功取印失敗,自然無法中興明室。


中故事4
虱目魚起源
台灣民間有一則溫馨的傳說,據說鄭成功初到臺南的時候,正為官兵無魚可以佐餐在發愁。一天夜裡,媽祖指點他說「『莫說無魚』,軍隊駐紮的地方便有魚」,結果鄭成功派士兵去那個地方捕魚,真的豐收而歸,但沒有人知道捕獲的魚叫什麼名字,於是鄭成功便以『莫說無魚』的轉音,命名為「虱目魚」。

還有一個說法,是鄭成功登陸鹿耳門之後,附近漁民貢獻此魚,鄭成功問「此魚為何魚?」因為國語的「什麼魚」音和「虱目魚」相近,而被漁民以訛傳訛,沿用到現在。
在官方文獻裡還有一種記述,相傳鄭成功欣賞虱目魚的鮮美,獻給明末魯王品嚐,魯王特別賜名「國姓魚」,所以「虱目魚」又叫做國姓魚。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22809984
2011-03-18 3:51 pm
尋三寶復明有天,鄭成功(下簡稱鄭)到泉州的仙公廟去,問呂仙公,明朝有無中興的可能。呂仙公說:「你是明朝忠臣,若想中興明朝必先到台灣取三寶:一個玉印、一件烏山柴、以及出米岩。」玉印版本一:
鄭在台找尋玉石時途經打狗山,向一位仙翁打聽,但仙翁卻先請鄭在洞穴裡過一晚。隔天仙翁詢問:「昨夜睡的床為何?」鄭答:「石床」,仙翁嘆道:「一切都是天意,不然您如此聰明,何將玉床誤認為石床?」語畢送鄭一條玉帶。版本二:
鄭帶少數將領前往玉山找尋玉石,但一行人整天下來,只見遍地石子,卻無玉石。當一行人打算打道回府時玉山的土地公現身了,說未經許可,任誰都找不到玉石。 鄭表明來意後,土地公卻嘆道:「當作佩玉尚可,但玉印恕難奉送,只因天意如此。」鄭驚訝道:「只是要刻印章,有什麼天意呢?」。見鄭堅持,土地公勉為其難地隨手撿起一塊石頭給鄭,說也奇妙,當鄭接過來時,瞬間石子變為玉石。然而等鄭將玉石刻成印章後,每次蓋在紙上卻都是「南無觀世音菩薩」。烏杉柴鄭在阿里山時,找到三棵烏杉,其中兩顆需約三十餘人才能圍住,另外一顆小一點,但也要二十七、八人。第一天砍了樹身的三分之一,但隔日見被砍的地方竟然自動癒合,像是沒砍過一般。接連試了好幾天皆如此,鄭便祈神請求幫忙,當晚他夢見一老人對他說:「這三棵烏杉是神樹,正果快修成了,誰砍,誰就會受傷。然而你之所以安然無恙,正是因為你是明朝忠臣,上天在保護你。若你一定要取烏杉柴,請築檀祭杉,若該你得則會自動倒下…」隔日鄭照其指點而做,正祭祀時忽然一聲巨響,較小的烏杉倒下了。出米岩鄭途經大崗山時令士兵紮營,自己則去廟裡拜祭,祈求早日得三寶以便復明。當晚鄭就夢見佛祖帶他四處遊玩,並指點藏寶處,說道:「穀倉位於廟後面的岩穴中,左有千人斧,右有萬人火。」,接著授與火斧的用法,囑咐道:「產出的米只能在此食用,並照人數取之,不可多取。」 隔日,鄭率兵去找尋,果然有米從岩穴流出,他便照佛祖授與的方法煮飯,全師糧食便足夠。只是鄭無法全得三寶,註定無法反清復明。[編輯] 在臺事蹟臺北市劍潭 相傳1660年代,鄭成功及其所屬軍隊行經此河段時,遇見神怪與神怪造成的大風浪,為伏怪,鄭成功拋一身邊寶劍,始降服神怪。後人為紀念此事件,故將該河段與所涵蓋流域皆以劍潭命名。但經後人考證,此一民間傳說並不確實。臺中市大甲區鐵砧山 傳說鄭成功到諸羅山時,諸羅山的土地公剛好新廟落成,鄭成功向土地公拈香拜拜,當晚就夢到土地公向他託夢,如果要攻打番兵千萬不要攻打鐵砧山,鄭成功是鯉魚神轉世投胎,而鯉魚經過有如砧板的鐵砧山,魚碰到鐵砧就被煮熟了,所以註定有此一劫,沒想到鄭成功鐵齒不信邪,真的帶兵經過鐵砧山,雖然跪拜祈禱插劍取水,湧泉冒出而順利脫困。但是,過沒多久生了一場大病,隨之倒下,一命嗚呼哀哉,不聽土地公的話,就去見祖公了。臺中市大甲區劍井 鄭成功北上撫番,然後被西邊的大甲西社,南邊的大甲東社原住民包圍,北邊是一個斷崖,所以那邊是沒有退路,鄭成功就跪著向上天禱告,禱告完以後劍一插,果然冒出水。 山頂豎立大型延平郡王石雕像,也興建一座國姓廟,廟門對聯「師駐此山千秋聖地,劍沉星井一脈名泉」,國姓爺神像坐山面海,笑看鄉野傳聞。南投縣草屯鎮 據傳為明末鄭成功率軍征番,駐軍於此,兵士丟棄舊草鞋棄草鞋成墩,所以舊名「草鞋墩」新北市鶯歌區的鸚哥石 基隆市的仙洞 [編輯] 逝世預兆《台灣縣志》記載:「當國姓公臥病的當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黃蜂大作,初三更風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沖天,繼而雷震電閃,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國姓爺歸天。」尋三寶復明大大,希望這些可以給你幫助。
參考: 維基百科
2011-03-18 5:23 am
http://www.chiculture.net/20205/html/c26/20205c26.html
   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泉州南安石井鎮人。1624年(明天啟四年)出生在日本長崎平戶島,7歲回到家鄉。15歲成為廩生,21歲入南京國子監,拜名師錢謙益為師。
驅荷複台的事
  1644年(崇禎十七年)清兵入關,推翻了明朝。1645年,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建立隆武政權。鄭成功隨父親鄭芝龍到福州晉見隆武帝,深受賞識與器重,蒙賜朱姓,並賜名成功。後人稱之「國姓爺」。1646年清軍攻佔福州,隆武帝被俘,鄭芝龍也投降了清朝。22歲的鄭成功與父親決裂,舉義抗清,招集閩南一帶抗清力量,以南澳、金門、廈門,作為反清複明的根據地。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領以泉(州)、漳(州)人為主的25,000大軍,從金門料羅灣出發,越過台灣海峽抵達澎湖,從鹿耳門進入台灣島。先後在荷蘭侵略者的軍事要塞赤崁城和熱蘭遮城(又稱台灣城)展開戰鬥。經過長達9個月的奮戰,終於迫使侵略者投降。1662年2月初,荷蘭東印度公司長官揆一來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之後,揆一帶領殘餘五百多人,分乘8艘戰艦,離開了台灣。被荷蘭侵略者統治38年的台灣,終於被中國收回統治權。
紀念鄭成功
  1662年5月8日,鄭成功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台灣,葬在台南洲仔尾。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詔令遷柩附葬於南安鄭氏祖塋。1962年,南安縣人民政府在石井鄭氏宗祠設立鄭成功紀念館。1982年,鄭成功在南安市水頭鎮康店村覆船山的陵墓,被中國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旅居香港的呂氏和余氏相繼捐資在石井延平中學後的鼇峰山麓建造了新的鄭成功紀念館。在石井鼇峰北麓,還有一座「延平郡王祠」,原為鄭氏宗祠, 1802年改建為延平郡王祠,以敬奉鄭成功。該祠於1996年被定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03-18 2:59 am
從1661年農曆四月二十九日鄭軍在台南鹿耳門登陸開始算起,到1662年農曆五月八日病死,鄭成功在台灣只有一年又八天。如果從荷蘭總督揆一於1662年農曆二月一日簽字投降算起,鄭成功真正佔領台灣只有三個月又七天即去世。 鄭成功在台灣期間,一直到死亡,都駐在赤崁城 (現台南)附近,未曾到過台灣中部、北部、東部,甚至未到過雲. 嘉,更不可能到過高、屏,因此有關鄭成功在台中縣鐵砧山、台北縣鶯歌鎮、南投縣國姓鄉.......等的傳說都不實。可參考下面網址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2/index.htm
2011-03-18 2:30 am
有一次鄭成功到了鶯歌鎮
遇到了一隻巨鳥
而且有好幾個士兵不見了
而他隻倒是那隻鳥的所作所為
所以他就用大砲轟它
結果ㄧ陣煙
那隻鳥站在山頭
喉嚨有一個中空的洞
而巨鳥就變石像了
就這樣了
謝謝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17: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317000016KK0472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