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AE03229606/o/701103130125213873389690.jpg
什麼是附佛外道?末學淺見 :
這裡所說的“附佛外道”,主要指佛教內外依附、攀附佛教,利用佛教招牌販賣非佛法、邪法貨色的種種宗教。
他們有下列特徵:
1、具有相當的功利動機。其教首或求名,或求利,或求神通,或為實現自己宗教及政治的抱負而歪曲、利用佛教。他們往往離經叛道,有反當局的政治目的,一有機會即造反作亂。
2、喜歡搞個人崇拜。附佛外道皆表面崇佛,打著佛教或佛教新派的旗號,其實並不真正皈依佛法僧三寶,尤其是不皈依以僧伽為核心的佛教教團,不皈依代表佛陀正法的佛教祖師大德的正見,而且多反對、否認、排斥正統佛教和住持僧伽。其教首多自稱為未來佛菩薩降生,或稱是觀音菩薩的傳人,或稱自己苦修得道,已證得很高果位,或已得到佛的冥中印記,甚至自奉為真佛,是最大的佛。雖然也有奉、誦《金剛經》等佛經、念阿彌陀佛者,但實際主要尊奉其教祖編造的吹水,其說多雜糅三教言句,鄙俚粗淺。
3、喜歡強調神通感應,強化末劫意識。其教首或詐現神跡吸引人,或以扶乩、靈簽迷惑人,或詭說惡報、災祥恐嚇人等等。
4、附佛外道的教首祖師,絕大多數為文化程度、社會地位很低的在家俗人,在正統佛教中沒有地位,或出生於民間宗教家庭或聚居地,多有家室之累,往往傳位於其子女。即使是僧尼,也多屬不守佛戒、不通佛法的偽僧、庸僧,多帶頭破戒,但有一定的宗教和社會活動能力。
可從如下幾方面來加以辨別。
1、從教義上加以辨別。看它講的是否符合佛教的基本教義,如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尤其是不是符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法印。
2、從行為上加以辨別。看他是否尊重三寶?是否守持佛教的五戒十善?看他的道德修養如何?創教的目的和落腳點在哪裡?對世俗的名聞利養的態度如何?平時是否講究享受?等等。
3、依據佛經加以甄別。《佛藏經》載佛言:「當來之世,惡魔變易,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楞嚴經》預言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許多佛經都有辨析和破斥邪偽的教誡與方法。如《楞嚴經》開示,修禪那者達靜寂之境,色、受、想、行四陰已盡而識陰未盡、未見真道之際,各有十種陰魔境界,或心理變態、煩惱膨脹、狂慢自大,自認開悟得道,教主欲、控他欲、名利欲難以按捺;或被各種鬼魔所附,能現身化紫金光聚、手執火光、履水行空、穿牆透壁、存沒自在,及令人得神通、使人歸服座下等神異;或發種種邪見邪解。當事人不知被魔所附,自認成佛,乃聚徒說法,潛行貪欲。被外魔所附的關鍵,還有自心貪著名利、神通等的陰魔,所謂「主人若迷,客得其便」,自心有魔,外魔才有空子可鑽。《楞嚴經》描述末法時期的魔事時說:
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玄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
「誹毀戒律,輕賤出家。」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
「我滅度後,教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及至淫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4、從社會效果上加以辨別。看它所說和提倡的修行方法是否如法,是否有益于信眾的身心健康、人格昇華,是否有益於家庭和睦、社會安定。
南無阿彌陀佛......嗡 嗎 呢 叭 美 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