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sowhat:「凡是思想正確的人都知道,雷電是上帝用來懲罰褻瀆神明或罪大惡極的人--好人是從來不會遭雷殛的。」
此話不對,應該改為:「凡是思想正確的人都知道,雷電是靜電的一種釋放現象,亦是一種天然現象,不論好人壞人,皆有機會遇上雷殛。除非上帝有特別的啟示、或聖經中個別事例已請楚說明(例如聖經記載的事蹟包含了上帝用雷電懲罰人),我們才能確定是次雷電是否與上帝懲罰有關,否則如果上帝沒有特別的啟示,我們便不能硬說歷年歷代,所有的雷電一定與上帝懲罰罪人有關,而禁止避雷針的研發,並逼害對發明避雷針有傑出貢獻的人。」
2011-03-14 18:58:43 補充:
看來發問者並無資格代表「思想正確的人」發言,因為其所言「極不正確」。
2011-03-14 22:06:56 補充:
問題方向錯誤,沒有回答的必要,更沒有「迴避」的必要。因為你引用錯誤教會的言論。(本人知道你的用意是諷刺錯誤的教會,說明基督宗教黑暗的一面)
但有教會黑暗,卻無損基督宗教的真實,本人相信的並非教會、並非牧師、或任何自稱是神的使者的人,本人信的是耶穌基督,若有教會發出「錯誤」言論,那麼這教會就是錯誤,發問者既引用錯誤的言論,就當負上「出錯」的責任,你卻把錯誤強行「推諉」給英王喬治三世(一個接近二百年前)的死人身上,可恥及可笑!!
2011-03-18 17:14:55 補充:
◆上帝殘酷嗎?—從以利殺與熊事件談起◆
有網友讀到王下 2:23--24「以利沙從那裡上伯特利去,正上去的時候,有些童子從城裡出來,戲笑他說:禿頭的上去罷!禿頭的上去罷!他回頭看見,就奉耶和華的名咒詛他們。於是有兩個母熊從林中出來,撕裂他們中間四十二個童子。」
關於上述這個聖經問題,以下分為幾點來說明:
一、「童子」。
這個字有點像「年輕人」,意義模糊的字眼,不一定是指「小孩子」,也有可能指十幾二十歲的年輕男孩。我查閱手中幾種聖經版本,大概有九本書取比較可能翻譯成「小孩子」的譯法,五本書翻譯成「年輕人」的譯法。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難道譯者真的一點都不重視經文的原意?分析理由如下:
2011-03-18 17:15:12 補充:
原文的「童子」其實是兩個字組成的,一個就是大家翻譯成「little」的「小」字,一個就是「年輕人」的意思。
翻譯有三大目標:「信、雅、達」,但是像聖經這種書,如果無法同時達到三個目標,一般會怎麼做呢?如果翻的很「信」那恐怕大家會讀不太懂,因為許多文化背景底下的隱喻需要更多的解釋,而翻譯聖經跟寫解經書不同,不能用一堆篇幅來解釋單一字句,所以翻譯的很「信」,恐怕結局是沒有人懂。但是如果想翻譯的很「雅、達」呢?恐怕就必須就許多種可能的解釋中間選一種比較可能的解釋來使用,然後用非當地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有可能造成聖經原意的偏差,甚至如果譯者選了一個不好的解釋(人非聖賢嘛!),那讀的人就慘了。
2011-03-18 17:15:22 補充:
那怎麼辦呢?翻譯聖經的人的解決方式是「多翻幾本」,意思是基督教界容許使用各種不同翻譯原則的譯經者同時翻譯出適合於不同讀者的聖經。於是,有的人目標是翻譯給「國中程度的人」可以輕易閱讀的聖經,有的人目標是翻譯出「忠於原文」的聖經。英文版的更誇張,甚至有的譯經者忠實於時態、用字,以至於違反英文文法他們也不介意。基於此一原因,產生了許多目標不同的聖經翻譯本,讀者可基於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版本來閱讀使用。
2011-03-18 17:16:05 補充:
基於以上的背景,「童子」的翻譯便有一些可能。既然「童子」是由「小」和「年輕人」兩字組成,但是那個「小」字的意思是「不成熟」,或「年輕」的意思(可參考以下的英文字典資料),而「年輕人」當然是「年輕人」的意思。前面說過有兩種翻譯的準則,那種硬翻的,就把兩個字直接翻出來,就是「littleboys」或「little young」,即使意思會與現行的英文稍稍有些抵觸,還是以原文為主。而其實原文的意思就是簡單的「年輕人」的意思,加個「小」字,在原文中不過是模糊的修飾語而已,所以其他的譯本為免大家誤解,就直接譯出「年輕人」的意思。
2011-03-18 17:17:07 補充:
如此,就知道為什麼版本投票會顯示出這種現象,而翻譯成「little xxx」的版本像「DBY、YLT、LIT、MKJV」都是比較強調忠於原文,甚至是原文直譯的板本,所以表現出原文文字的結構也不為過。
其實許多優良的解經書都提到「童子」的解釋其實是意思模糊「年輕人」的意思,而不是明確的「無知小孩」的意思,其他經文也都支持這種說法,因此我們沒有理由說「童子」非得解釋成「小孩子」不可。
2011-03-18 17:17:51 補充:
另外,說這些「年輕人」是「異教祭司學校的年輕祭司」也不無可能,因為附近就是「金牛犢敬拜中心」,而能聚集四十幾人以上的群體,大概也不會沒有組織。「禿頭上去」是質疑以利沙的先知身份,「上去」影射以利亞的昇天,這也不無可能,但是我手上的資料沒有太多有力的證據說明這樣的解釋是必然的,所以我也就不多做說明。
我手中聖經版本比較如下:
合和本:童子、戲笑
新譯本:年輕人、譏笑
現代中文譯本:年輕人、譏笑
呂振中譯本:小孩子、譏誚
NIV:youths、jeered at
AV: little children,mocked
DBY: little boys,mocked
2011-03-18 17:18:28 補充:
YLT: little youngs, scoff at
ASV: Young lads, mocked
NRSV:small boys, jeered at
RSV: small boys, jeered at
BBE: little boys, made sport of
LIT: little boys, mocked
MKJV:little boys, moked
2011-03-18 17:19:03 補充:
「小」字的原文意義:
06996 qatan {kaw-tawn'} or qaton {kaw-tone'}
from 06962; TWOT - 2009a,2009b; adj
AV - small 33, little 19, youngest 15, younger 14, least 10, less 3,lesser 2, little one 2, smallest 1, small things 1, young 1;
1) young, small, insignificant, unimportant
1a) small
1b) insignificant
2011-03-18 17:19:57 補充:
1c) young
1d) unimportant
二、「戲笑」。
「戲笑」是小孩子的特有表現,版本比較如上文所示,顯示只有合和本比較有那種「遊戲中開玩笑」的可能含意,其他都是譏笑、戲弄的意思。當然,原文就是「嘲笑的意思」。
三、「撕裂」。
「撕裂」,不是殺死的意思,而是「傷害」的意思,這是原文字典的意見。另外這裡把以利沙所做的事情大概列出來(註),讓大家可以看見原則上這先知所作所為是公義而且憐憫人的,那為什麼這裡的記載非得認為以利沙不過是因為小孩子的無知嘲笑就出手傷人呢?
2011-03-18 17:20:27 補充:
四、結論
這一段經文,實在不是一段清楚的經文,我們不能由簡短的記載中找到事實的全貌。最極端的解釋可以認定「以利沙為了一群無知的小孩的遊戲話,要熊殺了其中四十二人」,另一個極端就是「有一群敵對上帝的邪教年輕先知,出來挑戰並輕蔑以利沙與以利亞先知的職分,而上帝不過是要熊咬傷他們中間的四十二個而已」。我不喜歡手上沒有太多資料就做兩種過度極端的推測,而這兩個極端解釋由經文字義而論,都同樣的不是沒有理由,那難道我們就要認定哪一個解釋一定是對的,從而推論說上帝是殘忍的或者上帝絕對不殘忍嗎?
2011-03-18 17:21:18 補充:
我想我所要做的就是澄清字義上的誤會,以及因為成見的緣故所造成的誤解,當我們列出所有的經文翻譯以及所有以利沙的所作所為,我們實在會對這個事件存疑,承認我們所知道的有限。
我想這個時代,極端、聳動的政治口號容易獲得人家的認同,但辯論時可以這樣用,但結論時應該理性的說明了。我們討論聖經的時候,似乎以為可以知道記載所有的真相,還以為真相就是中文聖經的字面意義。但應該對現實誠實,承認字面的資料不夠多,實在難以決定真相。我列出以利沙的事蹟,不是為了說明事實的真相就是另外一個極端,其實在兩個極端之間還有許多可能的答案。
資料來源:
http://a2z.fhl.net/fore/fore40.html
2011-03-19 00:09:52 補充:
三、「撕裂」。
「撕裂」,不是殺死的意思,而是「傷害」的意思,這是原文字典的意見。另外這裡把以利沙所做的事情大概列出來(註),讓大家可以看見原則上這先知所作所為是公義而且憐憫人的,那為什麼這裡的記載非得認為以利沙不過是因為小孩子的無知嘲笑就出手傷人呢?
2011-03-19 23:23:54 補充:
第十四章 板塊構造學可以解釋聖經洪水的地質概况嗎?
板塊構造學是什麼?
地球表面薄薄的岩石層(3-45英里[5-70千米])被稱為“地殼”。在大陸上,它是由沉積岩層的花崗岩和地下晶體變形的沉積岩石組成。有些沉積岩層中藏有化石,有些岩層處於折疊扭曲狀態。在某些地方,晶體岩石暴露在地球表面,通常是侵蝕的結果。在地殼以下是地質學家稱之為地幔的地方—是由密集、溫度變化的岩石組成的(堅硬的岩石)。它們一直延伸到1800米的深度。在地幔之下是地核,主要是由鐵組成的。地核最裡面的部分是熔化的漿液。
2011-03-19 23:24:08 補充:
對地球表面的調查顯示:從全球範圍來看,地球被過去的地質過程劃分為今日被稱為“板塊”的各種堅硬岩塊。觀察顯示:相對過去來說,這些板塊移動了很大的位置,並且今日仍然在緩慢地移動著。 “構造學”是與地殼運動有關的,那麼研究板塊的相互運動被稱為“板塊構造學”。因為幾乎所有的板塊運動都是發生在過去的,所以嚴格來說,板塊構造是地質學者通過地球歷史,對板塊的一種解釋、一種模式或理論描述。
板塊構造論的一般原則可以這樣解釋:版塊的變形在三種水平運動下發生在版塊的邊緣:擴張(斷裂或漂移)、斷層錯位(沿著大的斷層線橫向滑動)和壓縮。 (大多數是透過潛沒,就是一個板塊下沉在另一個版塊下面造成的。)
2011-03-19 23:24:52 補充:
擴張發生在海底斷裂區推移或裂開的地方,像中大西洋海脊(Mid-Atlantic Ridge)和東太平洋隆起地方。這通常被稱為“海底擴張”,它發生在兩個海洋板塊彼此水平向相反方向移動的地方,同時兩者之間隆起處由下面地幔而來的熔化物質形成了新的海洋地殼。大陸地殼板塊中相似的擴張性分裂也可能會發生,例如沿著東非海脊區域。
變形斷層作用發生在某一板塊橫向滑過另一塊時,例如著名的加利福利亞聖安德里亞斷層。
壓縮變形發生在兩個板塊彼此相對移動的地方。如果一個海洋地殼板塊正在向附近大陸地殼板塊移動,那麼前者通常會潛沒到後者的下面。
2011-03-19 23:25:24 補充:
例如:太平洋和Cocos板塊各自正在潛沒到日本和南美的下面。當兩個大陸地殼板塊碰撞的時候,壓縮變形會擠壓碰撞,從而產生山脈。例如,印第安-澳大利亞版塊與歐亞大陸版塊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脈。
板塊構造的歷史
大陸漂移說是由創造論學者史賴德(Antonio Snider)首先提出的。他看到創世記一章9-10節裡,神把海聚集到一處,因此他認為在地球歷史的這個時刻,可能只有一個大陸。他也注意到西非和南美東部的海岸線相互咬合。於是他提出:大陸板塊漂移到今天的位置是發生在大洪水期間。
2011-03-19 23:25:52 補充:
然而,他的理論沒有受到關注,可能是因為同年出版達爾文的著作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力。 1859年,對其它任何新的科學理論來說是不利的一年,尤其是支持地球歷史合乎聖經的觀點。這一年史賴德未能在法國出版他的著作。
直到二十世紀初期,大陸漂移的理論透過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Alfred Wegener)所寫的一本書才獲得科學界的承認。然而,幾乎在五十年的時間裡,絕大多數的地質學家都棄絕這個理論,主要是因為有少數地震學家認為地幔岩石的力量太大,以致無法形成魏格納所主張的漂移。他們對地幔岩石力量的估計是來自地震的波傳播。
2011-03-19 23:27:17 補充:
近半個世紀,大多數的地質學家主張大陸是固定的,並指責少數幾位主張漂移概念的同行違反了物理學基本原則,沉湎於偽科學的幻想之中。今日這種信念已被推翻,板塊構造、大陸漂移觀點已占主導地位。
什麼引起這種劇烈的大轉變?在1962年到1968年之間,四種獨立的實驗和測量帶來了板塊構造理論的誕生:
1.迴聲測深儀描繪海底的地形
2.用磁力計測量海底以下的磁場
3.用大陸岩石的磁存儲器和它們的放射性年代測定地球磁場南北逆轉的時間
4.用世界範圍內的地震檢波器準確地確定地震的位置
第五個重要的證據是在實驗室中得到地幔礦物質的變形原因。從這種實驗得到可靠的證據,震波通過地幔的時間要比普通的震波長很多。
2011-03-19 23:28:24 補充:
大多數的地質學者很快地確信板塊構造論,因為強有力地證據。
1. 各大陸版塊能拼成一個完整大陸( 包括大陸架);
2. 橫跨海洋盆地的化石和化石層之間的相互關係(例如,北美和歐洲的煤床)
3. 海底火山岩中磁逆轉的斑紋圖形,海洋中部斷裂區的任何一面都是類似的和板塊移動的那部分是相符的(海底擴張);
4. 世界上大部分地震的位置都在兩板塊之間,這是與兩個板塊相互移動所引起的地震是相符的;
5. 深海溝總是位於活動震區,就是一板塊潛沒在另一板塊下的地幔處;
6. 靠近海溝的地震傾斜圖形,與潛沒地幔的板塊之傾斜的移動路徑是相符的;
2011-03-19 23:28:54 補充:
7. 火山帶靠近深海溝並在潛沒板塊之上(例如, 太平洋中的“火圈”),是與下沉板塊頂部潛沒的沉澱物是相符的;
8. 山脈地帶在或靠近板塊聚集的位置(板塊碰撞的地方)。
緩慢漸進的演變,還是驟然的災難造成的?
因為科學界對地球歷史有古今一致論的假設和架構,所以大多數的地質學者都認為地球板塊的運動是緩慢和漸進的。如果按今日測量的板塊漂移速度——每年大約是0.5到6英寸(2-15厘米),那麼海洋盆地和山脈的形成就要求1億年。
另一方面,許多其它的觀察是與緩慢逐漸的板塊構演變論相抵觸的。雖然海底的表面相對來說是平坦的,但是磁力探測器觀察到每有一英哩多,就看到斑馬紋的圖形。
2011-03-19 23:29:24 補充:
在海洋中部斷層區鑽孔也已顯示,這些平坦的圖形並不存在於岩石較深的地方。在較深的地區,磁極快速而毫無規律地改變。這與海洋地殼漸進形成說而期望得到的結果正相反。海洋地殼是在大洪水伴隨著快速的磁性轉變而很快形成的。
此外,緩慢並逐漸發生的潛沒會使海溝表面的沉積物受到壓縮、產生變形和推動斷層的力。秘魯-智利和東阿留申群島的海溝表面卻覆蓋著柔軟、平坦並沒有壓縮結構的沉積物。這些觀察是與洪水期間極其快速的潛沒是一致的。當洪水從大陸上退去並用沉積物充滿海溝的時候,板塊移動的速率會變得極其緩慢。
2011-03-19 23:29:41 補充:
可是,如果我們拋棄古今一致論的假設,接受Snider起初提出關於創世洪水期間大陸“快速移動”這一合乎聖經的主張,那麼大天災板塊構造模式就可以對板塊構造所帶來的每個結果進行解釋,並加上它無法解釋的事情。此外,當地幔岩石的現實變形模式被包括在內的時候,地幔中這些過程在超型計算機中的三維模型確實是快速並屬大天災的。儘管這種主張是創造論的科學家所提出的,但是超型計算機的三維板塊構造模型卻被認為是世界最好的模型。
奧斯丁等人的大天災板塊構造模式是以洪水以前的超大陸開始的。這些超大陸被寒冷的洋底岩石環繞,並且這種岩石比下面溫暖的地幔岩石更密集。
2011-03-20 00:33:18 補充:
在這一模式中,要開始板塊的移動,某種突發的“起動裝置”會使靠近超大陸地殼石塊的洋底裂開,以便寒冷的洋底岩石所處的區域,沿著大多數超大陸邊緣開始垂直進入上部地幔內。
洋底岩石的這些垂直部分是與海洋板塊的主要邊緣相符的。這些垂直區域開始以傳送帶的方式沉入地幔之內,拖拽和它們相連的其它部分洋底地面。海洋板塊下沉的部分會對周圍的地幔岩石產生壓力,並且這些壓力反過來會引起岩石產生更劇烈的變形,使板塊下沉的更快。這一過程引起壓力水平增加,並使岩石變得越來越不牢固。這些岩石不牢固的區域繼續擴張,以致覆蓋整個地幔,使洋底板塊因著大天災的作用在幾週之內快速侵入地幔裡面。
2011-03-20 00:33:36 補充:
驅動這種大天災的能量是寒冷﹑密集的岩石中潛在的地心引力。這些岩石在這一事件開始時是在密度小的地幔下面。當地心引力達到頂點的時候, 板塊快速侵入的不穩定性使它們的潛沒速度達到每秒數英尺的驚人速度。同時,大洪水前的海底也因大天災的影響潛沒到地幔內,結果壓力使大洪水前的超大陸分開(裂開)。這種不穩定侵入性的重要物理學原因是:地幔岩石在壓力下因許多因素的影響而變弱,因為有各種不同的壓力也可能發生在像地球一樣大小的星球上---這一運動在過去四十年來已得到許多實驗的證實。
快速下沉的海底板塊強行移動較軟的地幔岩石到他們所潛沒的地方,使整個地幔引起大規模的對流。
2011-03-20 00:33:55 補充:
溫度高的地幔岩石被其它地方湧現的潛沒板塊所取代,以便完成流動的循環,並特別升到海底的斷層區形成新的海底。當這些溫度高的地幔物質達到海底表面之時,它們會蒸發大量的海水,並沿著海底斷裂區四萬三千五百英里之內產生超音波蒸汽機的線性簾幕,一直延伸到全球範圍之內(可能是創世記七章第11節和八章第2 節“大淵的泉源”)。當這些“超音波蒸汽機”通過海底上面的海洋“發射”出去的時候,它們會吸收大量的液態水。當這些水被發射到地面上空的時候,形成全球性暴雨落回到地表(“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這場雨持續了“四十晝夜”(創七:11-12),直到洪水前的所有海底被潛沒為止。
2011-03-20 00:34:11 補充:
地球歷史的這種大天災板塊構造模式能夠對地質數據作出解釋,這是幾百萬年緩慢且漸進的板塊構造學所無法做到的。快速形成的海底最初很熱,因為這種海底比洪水前的密度較低,所以它會升到3300英尺(1000米),比原有海底更高,從而引起全球海平面的強烈升高。海水就會向大陸表面擴展橫掃大陸表面,從而引起大量沉積物和形成厚實且含有化石的沉積岩石。我們現在發現這些沉積岩石覆蓋著今日大部分的大陸。例如,在美國西南的大峽谷地區,這片廣闊﹑蛋糕層狀的一系列沉積岩石已大大暴露出來。緩慢且漸進的板塊構造無法解釋這些廣闊內陸地區存在的化石—這些地區通常是高於海平面以上的。
2011-03-20 00:34:32 補充:
此外,寒冷海底板塊的快速潛沒引起的整塊地幔對流,會突然冷卻地幔邊界的溫度,從而大大加快對流的速度和靠近地核區域的熱量損失。地核表面的快速冷卻會造成地球磁場的快速逆轉。
這些磁場逆轉會在地球表面表現出來,並且被記錄在新海底岩石斑馬形的磁條裡。不同於緩慢且漸進漂移理論中看到的模型,這種磁化(magnetization)是不穩定且局部不完整的,並在橫向是很深的。據推測,“令人吃驚的快速”磁逆轉的相似記錄應該在薄的大陸熔岩流中。後來,這一記錄被發現。
2011-03-20 00:35:04 補充:
對於寒冷﹑堅硬的地殼板塊在海底潛沒的過程中,如何在地幔上漂移數千英里,這種板塊構造模式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解釋。它描述了今日相對較少的板塊移動,因為在洪水前所有海底被潛沒的時候,大陸“突然爆發”是大大減速。
今日靠近潛沒區域的海溝,充滿洪水後期和洪水之後未受干擾的沉澱物。此模式為洪水退到新的海底盆地提供了機制,這發生在洪水結束板塊移動幾乎停止的時候,結果占支配地位的板塊能量使地球發生了垂直的運動(詩一百四十八:1)。大天災期間,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大山,而新海底的冷卻增加了它的密度,使之下沉,從而加深新海洋盆地,以便容納退潮的洪水。
2011-03-20 00:35:55 補充:
模擬地幔內這種快速移動行為的現象,某些方面已獨立地被複製並得到證實。同樣的模擬預言,自從寒冷的海底板塊快速移動以來(只是發生在幾千年前的洪水期間),那些寒冷的板塊將不會有足夠的時間,因為大天災將會完全被“消解”進入周圍的地幔之內。這些相對寒冷的板塊恰好在地幔邊界以上(它們會下沉的地方)。這種現象產生的證據今日仍然應該是明顯的,並且事實確實如此。
此外,無論以現在的移動速率—每年只有4英寸(10厘米)—印第安-澳大利亞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碰撞的力量和能量,足以使喜馬拉雅山升高(像兩個汽車的碰撞一樣,每輛汽車只以每小時0.04英寸[每小時1毫米]的速度行駛)是值得懷疑的。
2011-03-20 00:38:07 補充:
反之,如果板塊移動能以每秒幾英尺,像兩輛都以每小時62英哩(每小時100千米)行駛的汽車一樣,那麼隨之發生的大天災碰撞將會快速擠壓岩石地層,使這些山升高。
大天災的板塊構造學合乎聖經嗎?
聖經沒有直接提到大陸漂移或板塊。然而,如果各大陸曾經是連在一起的(正如創世記一章9-10節所講),現在卻各自分離,那麼惟一的可能性是洪水期間大陸的分開和“突然移動。有人主張,這次大陸分離發生在洪水後法勒(Peleg)的日”子人分地而住”之時(創十:25)。然而,這種希伯來文表達也可以被譯為”地被分在人們中間”的時候,因此根據上下文它是指巴別塔審判(the Tower of Babel Judgment)。
2011-03-20 00:38:34 補充:
此外,地球表面(人和動物在這裡曾生活在大陸如此快速並且“突然的移動”期間)的毀滅,將會如洪水本身一樣具有毀滅性。
因此,用大天災板塊構造作為模型﹑機制和框架,來描述和理解創世記的洪水是極其合理的,並且也是與聖經相一致的。對於緩慢和逐漸發生的板塊構造模型早期的懷疑,多半已經不復存在,因為它有如此巨大的解釋能力。然而,當它被應用到洪水中的時候,大天災構造模型不僅更加一致地對這些因素作出解釋,而且它對大規模洪水的戲劇性證據,以及各大陸上大天災地質過程,提供了有力的解釋。
2011-03-20 00:38:41 補充:
從十八世紀晚期直到現在,大多數的科學家,包括創造論者在內,拒絕用創世洪水解釋有化石的地質記錄,他們認為它缺乏充分證據來證明使如此巨大的地質改變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發生。但是現在我們開始了解,至少這是神用來毀滅世界的方法的一部分,包括大天災的板塊構造。
結論
許多創造論地質學者現在認為,大天災板塊構造概念是非常有用的。它在聖經的框架之內,對地球歷史上洪水事件的發生提供了最佳的解釋。雖然聖經沒有明確提到這一概念,但它是與聖經的記錄是一致的。這個記錄表明起初的超大陸在洪水期間分裂。這種分裂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各大陸快速漂移到它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2011-03-20 00:38:58 補充:
這種概念仍然是較為新穎的,當然也是極端的,但它的解釋能力使它很引人注目。要進一步詳細地陳述洪水事件的地質模型,特別是為全球化石和岩層的秩序以及分佈提供較佳的解釋(緩慢漸近的觀念對此無法作出解釋),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完成。當然,將來的發現可能要求我們的思想和理解力作出調整。這就是人類科學的局限性。相比這下,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彼得前書一:25) 。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zh/articles/nab/catastrophic-plate-tectonics
2011-03-22 02:00:57 補充:
漂泊異鄉人,相中的人是否閣下?很有趣的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