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71&IDK=2&EXEC=L
圖片參考:
http://www.tacp.gov.tw/images/title/2-1.jpg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
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總人口數大約有四萬七千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引用於2006年12月)
布農族共分為六個群,均居住於南投一帶。
總人口數約四萬七千多人。布農人喜歡山居,高山深處常有他們的聚落。
圖片參考:
http://www.tacp.gov.tw/images/title/1-2.jpg
布農族傳統的年月觀念是依著小米的成長而劃分的。對於農事或狩獵行事的時間,布農族依著植物的枯榮與月亮的盈缺來決定。例如李花盛開時,適合播種小米;月缺時適合驅蟲、除草;滿月時適合收割舉行收穫祭。布農族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民族。
(一) 渾然天成的和音:
布農人和音唱法是無所不在的,凡飲酒歌、祭槍歌都以和音的方式來表現。就連四、五歲的小孩,都能以和音的方式唱誦布農族的歌謠。
(二) 沒有頭目,以家族長老為首的社會組織:
除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及爭戰以外,布農人的社會運作大體以家族為一個完整的單位,兩家族的長老又是事務的決策者,在家族中的地位頗受人尊崇。
(三) 合奏的樂器演奏方式:
布農族不僅保存了多樣的傳統樂器演奏,不同樂器或相同樂器合奏也時有耳聞。
(四) 富象徵意義的生活態度:
月圓-豐收的意象。
月缺-消失的象徵(除蟲、除草)。
打陀螺-小米快速生長的含義。
盪鞦韆-小米長得與鞦韆一樣高。
(五) 小米的擬人化:
小米有靈魂、有五官、可移動,因此對它特別敬重。亦有父粟與子粟之分。父粟有五個耳朵,管理子粟的成長。(粟:小米)
圖片參考:
http://www.tacp.gov.tw/images/title/3-1.jpg
布農族人的傳統生產方式以山田燒墾式的農業為主,主食為主要農作物的小米、玉米、甘薯等等,遇有重要祭儀與場合時吃的較為豐盛,平時則是很少吃副食。目前飲食習慣己轉變,多半以稻米、地瓜為主食。最重要的副食為採集所得的野菜、蕈類,其中樹豆可以說是布農人最重要的副食之一。樹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外表為黃色,與豬肉排骨同煮皆可,樹豆湯是布農族人最常食用的湯。
圖片參考:
http://www.tacp.gov.tw/images/title/3-2.jpg
布農族傳統上以獸皮與麻線做為衣服材料,後來與外界接觸後開始使用交易而來的棉線與毛線。
男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是白色為底、背織花紋的無袖長上衣,屬方衣系統。最大的特色是衣服背面以鮮豔的色彩織成一道模仿百步蛇背部紋樣的寬邊棋盤式菱形紋。據說布農族人最初的衣服全為素白色,沒有任何彩色織紋,後來由百步蛇鱗紋得到靈感,仿蛇鱗紋創造出織紋。
在許多祭儀活動中,布農族男性都是蹲於地上進行儀式,衣服背後的織紋會格外引人注目,這或許是布農族服飾將美麗圖案置於背後的原因。
布農族女性傳統服飾則是以苧麻為主要材質,形式以長衣窄袖長裙為主,並繡有滾邊刺繡,圍裙膝褲,顏色以藍黑為主。
圖片參考:
http://www.tacp.gov.tw/images/title/3-3.jpg
建築材料有板岩、木材、茅草及藤皮數種。北部以板岩為主要材料,以板石砌牆、蓋頂、鋪地。僅樑柱採用木材。中部及南部以板岩鋪地、以木板為牆、茅草蓋頂。房屋前半留為庭院,後半部用以蓋屋。穀倉置於室內或做為房屋建築的一部份。喜聚族而居,故每家房屋內常分為若干床屋,每床屋住一對夫婦及子女。
圖片參考:
http://www.tacp.gov.tw/images/title/3-4.jpg
樂器
杵音是布農族與日月潭邵族特有的樂器,通常由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的在石板上敲擊,藉著不同音階演奏出優美的旋律。在從前,族人也用它來傳達訊息。
口簧琴是原住民族普遍的樂器,但每一族使用的時機稍有差異。以布農族而言,是排遣寂寞或悲傷時渲洩情感的工具。在排灣、泰雅、阿美則是談情說愛,男女互表情意的催化工具。
另一種布農族特有的樂器是四弦琴(在卡社為五弦),是族人自娛的樂器。
弓琴也是布農族盛行的樂器,以竹子為弓、細鋼絲為弦,一端銜在嘴裡,左手持弓右手撥弦,悠揚的琴音雖然細微,卻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