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大德 您早
呵,菩薩已斷生死,乃解脫輪迴之聖者,能在六道遨遊自在不受業力牽引。
娑婆世界不就是個有出生、有死亡之生死門。
娑婆世界誘惑多,凡人之貪、嗔、癡,我執我見,因而造惡業受苦,
眾生所生乃因果病,因果報應產生的病,佛說疾病來自於殺業,
除非念佛持咒修行,超渡冤親債主、消除業障,病才有痊癒一天。
眾生若能離病,這社會就會安好、就不會有作姦犯科、偷搶拐騙淫,
只要造惡業勢必承受惡果,承受惡果眾生理所當然就生病受苦。
菩薩會病是因慈悲,不捨眾生在六道受苦,如同觀世音菩薩慈悲救渡眾生,
並非菩薩真的生病,菩薩境界怎可能還會生病呢。
版主補充欄,修到小乘最高禪定乃滅受想定,也就是阿羅漢果位。
呵,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第三,、其中一段、維摩詰菩薩教訓須菩提尊者
不得接受眾生供養,因為供養此阿羅漢的人並沒有真正得到什麼,
所以不得名為福田,受人供養及發心供養將墮入三惡道。
維摩詰居士雖然未出家,但修行已超越十地菩薩,當然難倒世尊旗下眾弟子,
從維摩詰菩薩對阿羅漢教化,明顯了解到大菩薩不走小乘禪定此條路。
2011-03-03 08:10:26 補充:
呵呵,眾生未解如來真實義,我想真正想掉淚應該是佛菩薩。
法華經譬喻品,釋迦牟尼佛為舍利弗授記,舍利弗乃阿羅漢,
竟然要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才能成佛,且還必須具足菩薩所行之道。
看到此即能了解阿羅漢境界想成佛,根本乃不可能。
維摩詰菩薩弟子品上,從維摩詰菩薩教化阿羅漢開示看來,怎還會想走禪定呢?反其道而行、何苦呢,費人所思。
2011-03-04 10:35:38 補充:
TO 風中的瑋 早安
呵呵,看來您誤會我所表達之意,譬喻品世尊對舍利弗授記,
重點在於舍利弗之修行方式根本不可能成佛,連解脫都不可能了。
走一條不可能解脫的道路,反其道而行,豈不浪費時間,何苦呢?
法華經乃淺顯易懂,世尊已開示小乘禪定根本無法拿來渡化眾生。
順請教大德,您修行方式是?
2011-03-04 10:36:28 補充:
維摩詰菩薩教訓富樓那尊者,直言: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
小乘行者智慧微淺不能觀察人的根器利鈍,不能方便善巧給予不同教化。
從維摩詰所說經上看來,即是小乘不足以渡化眾生。
至於您提到讀更深經典,請教是哪部大正新修大藏經呢?
維摩詰言直心即道場,無虛假故,不必賣關子,直接說出來吧!
2011-03-04 10:40:07 補充:
末學順便回覆您對﹝東降重臨﹞大德之留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文殊師利菩薩對修行作總結論開示: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涉,云何獲圓通。
此段開示從意識之修為法,是不容易達到究竟的,意識內在所生的妄想塵障, 必是有所執,怎可能獲得圓通呢?
您在想、是用妄心去想,怎可能讓您想出真理呢?!
參悟一個妄想接著一個妄想,在妄想中打轉,怎可能達到究竟。
在這情題之下怎可能還觀照五蘊見思二惑?且五蘊皆空定義解說錯誤。
再者,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並非您比喻如此。
呵,期盼瑋大德回覆時,能告知敘述言論出自於哪部『大正新修大藏經』。
佛說依法不依人,引經據典才是佛說。
2011-03-05 02:06:24 補充:
to 風中的瑋 晚安
呵,瑋大德請多聊幾句再走也不遲啊,相信自身國文程度不難讓你理解。
怎麼會拿禪宗來比喻呢,直指真心也是妄心,能知能覺的心就是妄心,
禪宗修到最高乃阿羅漢,維摩詰所說經上不就白話解釋維摩詰菩薩開示了嗎?
只打古文擔心您閱讀會有障礙,特加白話解說,應該不難防礙觀看才是。
再者,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與您所謂﹝法師﹞之修法剖大有出入呢,
怎麼引經據典引到禪宗法師去了呢?請引到大正新修大藏經哦。
佛說依法不依人,請勿再拿法師與禪宗來研討了,不在引經據典之內。
2011-03-05 02:10:50 補充:
心經上已明確指出,觀世音菩薩乃唸般若波羅蜜多咒而解脫,
觀世音菩薩從頭到尾修持就是耳根圓通法門,怎還有觀音法門之ㄧ,豈不還有之二、之三、之四....,何來之這麼多呢。
看來您還是無法解釋出耳根圓通法門,中文學者單看耳根圓通,字面上解釋都知從耳根識下功夫通實相,
這種回答豈不有問等於沒問,想問您的是耳根圓通法門具體化?
呵呵,就是真心實修後才能問您問題,您還未答覆您修行方式是?
至於末學自己就是耳根圓通法門修持者。
2011-03-05 02:43:02 補充:
大德 您安
佛經共三千零五十三本,由世尊之弟子阿難聞法後都會結集下來,
至於﹝禪林類聚卷第十三﹞,阿難並無聞此法,非正統佛經就不浪費時間去研討了。
畢竟談來談去,還是談不出一個所以然,談久了乃越談越玄,實際一點較合乎現實。
2011-03-05 02:43:15 補充:
【 ((二) 不要捨棄外境之現象,因爲一切外境之顯現,皆是由心性自顯之光明。 】
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菩薩開示一句: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
意思就是眾生六識、根,攀緣外境,就會產生取捨愛憎等執,
若不攀緣六塵,無所著即是菩提。
從維摩詰菩薩開示,對照此第二點,怎還會教人不要捨棄外境之現象呢?
末法時代,引經據典才是真正不會走錯路方式,依法不依人。
2011-03-05 02:43:45 補充:
【 (三) 不要捨棄一切妄念,因爲他們都是法性之顯現遊戲。】
華嚴經、世尊開示: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相,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証得。
呵~修行重點在於去除妄想,怎還會從妄想下功夫呢,反其道而行豈不乃愚癡,
違背了釋迦牟尼佛之開示,依法不依人。
2011-03-05 02:44:12 補充:
(四) 不要一意捨棄煩惱,因爲煩惱能令行者憶起智慧。
維摩詰菩薩: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
眾生六識、根,攀緣外境,就會產生取捨愛憎等執,,也就是貪嗔痴、我執我見我慢,
妄想執著六塵,就會產生分別心、妄想心,這個人美醜、討厭喜歡這個人等種種妄想顯現,
即會產生煩惱,既然如此煩惱怎還會憶起智慧呢?
呵~舉例說明,版主提問世上許多人挨饑?這是煩惱,若煩惱真能憶起智慧,版主怎可能還會問該怎辦呢?
真有智慧就該知道如何解除自身挨饑問題,此句明顯乃談錯了。
2011-03-05 02:56:00 補充:
回答非佛經所言實在解釋不完呢,導引回真正【 大正新修大藏經 】,才是正統佛經。
呵,世上會有挨饑原在於因果業力,能量不滅定律,靈魂不滅。
累世輪迴所造惡業造成今世痛苦,解鈴還須繫鈴人,佛渡有緣人,
願意接受善知識引導,願意持之以恆念佛持咒修行,才有解除一天,
否則因果報應、屢試不爽。
2011-03-05 11:27:07 補充:
to 風中的瑋 您安
呵,瑋大德您二次無法回覆我問題,用反問方式嗎?!
既然是用反問方式,卻又不依照佛經來談,先前回覆還充滿自信告知引經據典、引的相當多?
怎麼現在變成描述佛經上沒寫的,還告知不需要引經據典,豈不反打自己一巴掌?!
研討佛法偏離佛經、違背釋迦牟尼佛之佛法,是要承擔因果的,不可不慎,請大德自重哦。
2011-03-05 11:34:41 補充:
且阿羅漢與大阿羅漢果位也好、能力也罷乃都相同,並非加個﹝大﹞境界就有差 ~呵。
五蘊皆空的境界乃是菩薩,非阿羅漢。維摩詰所說經已開示非常清楚了。
用自悟自知去思維佛法,得到的根本非佛法,實質乃妄想。
用佛經鑑定言論即可明確知道是佛說還是魔說,末法時代依法不依人,
若非引經據典、再談下去就非佛法了,懸崖勒馬,阿彌陀佛。
2011-03-05 22:53:00 補充:
to 風中的瑋 晚安
呵,問您兩、三次修行方式,回答不出來。自稱引經據典,卻又講非佛經言論,
還告知不必引經據典?觀音法門也講的含糊不清,引經據典引到法師禪定去?
神通不敵業力,再者、您有展現所謂世間智慧了,怎麼到現在都還未看到呢,
看到的只有非引經據典﹝妄論﹞而已,乃因您不能再講了,所說言論經不起佛經鑑定。
2011-03-05 23:05:48 補充:
呵呵~ 總不能他人作法佈施,您卻一直在說偏離佛經妄論吧?
人性執著是很難消除的,且怎會比喻呆呆、傻傻的?真有修為之人言語是該如此嗎。
您第一篇留言不是才說流淚,是流給誰看呢,怎麼現在就比喻他人呆呆、傻傻?!還是在比喻自己呢,呵。
唸佛持咒持之以恆修行是必要的,但破除您此類未引經據典妄論,也是佛教徒該做本分,
去除積非成是的言論,有道沒道、佛經鑑定即能知道。
至於您自我感覺良好之言論,對本人不適用的,一律直言破除。
2011-03-05 23:06:30 補充:
接下來答覆,請大德告知您修行方式是?以及耳根圓通具體法門?
若再回答不出來,就能徹底證明您根本不是在學佛法,而是空談妄論,
大德 請面對我提問,其他網友會看的,別逃避了、做人還是誠實點比較好呢。
2011-03-05 23:19:05 補充:
大德 晚安
您所說那段陀羅尼出自【 佛說摩訶迦羅大黑天神大福德自在陀羅尼經 】
即是【 大福德圓滿陀羅尼】,挨饑乃貧賤報,此陀羅尼並無法救渡,
不是法門無效,而是診治法門必須用對才能看出效果,唸此陀羅尼無法超渡冤親債主。
深入淺出答案應是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此陀羅尼可超渡冤親債主,
消除貧賤報,持之以恆唸此咒後,再唸求財之陀羅尼法門,法門必須用對才能看出效果。
如同一個因病受苦的年輕人,卻教他唸佛往生西方,乃不恰當。
懂得從陀羅尼下功夫是正確的選擇,人生何嘗不是在做選擇,選擇對人生就美好,選錯人生就悲哀。
2011-03-08 16:47:23 補充:
呵,已三天了呢,看來有道沒道、引經據典後即能明確知道,
眼高手低,無基礎修行,談太高、造成談太玄了,回歸不了真正佛經。
修行必須根據佛經,依法不依人,才是最保險的,
末法時代,才能分辨佛說與魔說,引經據典也才能真金不怕火煉。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