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哪幾個中國古代數學家曾經對圓周率作出研究?20點!!!

2011-02-28 1:07 am
請問有哪幾個中國古代數學家曾經對圓周率作出研究?
中國數學家曾用什麼方法求得圓周率的值?
還有哪些數學家曾研究圓周率?他們所找到的值是多少?

回答 (3)

2011-02-28 5:31 am
✔ 最佳答案
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年)时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他用割圆术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
南北朝时代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
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欧洲直到16世纪德国人鄂图(Otto)和荷兰人安托尼兹(Anthonisz)才得出同样结果
所以是领先了约1000年

2011-03-02 06:57:26 補充:
*例行提醒

請勿在得到答案後移除問題
2011-03-01 4:34 am
公元前17世紀的埃及古籍《阿美斯紙草書》(Ahmes,又稱「阿梅斯草片文書」;為英國人Alexander Henry Rhind(萊茵德)於1858年發現,因此還稱「萊茵德紙草書」 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早給出圓周率的超過十分位的近似值,為256/81 ( = 3 + 1/9 + 1/27 + 1/81)或3.160。在阿基米德以前,π值的測定依靠實物測量。[編輯] 幾何法時期——反覆割圓阿基米德用正96邊形割圓術得出圓周率介於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math/a/4/c/a4c0af1aa84f3fa7230a1fc372acc7cf.png
[1]編寫電腦程式時,也可以利用反三角函數直接定義π值,但是編譯器必須具備三角函數的函式庫:
利用正弦函數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math/6/6/6/66620461dc653ec126f8f50f69e3c003.png
利用餘弦函數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math/c/6/7/c67720de0e0f237606a36b4d9663da61.png
2011-02-28 2:55 pm

劉徽   
        
身世和生卒年代不可考,推測他是魏晉間人,為《九章算術》作注,為書中246條問題進行分類注解,改革並創新一些故舊的方法,更撰寫《海島算經》,應用重差術解決有關測量的問題。劉徽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在《九章算術注》裡為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並推求圓周率較精密之值,創造了「割圓術」,為圓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論基礎和提供了科學的算法。 劉徽藉「割圓術」求得圓周率的值為 3.1416,準確至四位小數。後世稱這個數為「徽率」。

祖沖之 (公元429-500)
南北朝時傑出數學家,在數學上多貢獻,有《綴術》,可惜今已失傳。
祖沖之在估算圓周率值的成就比劉徽更上一層樓。他推算出圓周率的值介乎 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把圓周率的值計算準確至七位小數的人。
此外,祖沖之還提出用 355/113 (稱為密率) 代替準確度較低的 22/7 (稱為疏率)作為圓周率的近似分數。然而,究竟祖沖之用什麼方法把圓周率的值計算準確至七位小數,而他又怎樣找出 作為圓周率的近似分數呢? 這些問題至今仍是數學史上的謎。


收錄日期: 2021-04-16 12:27: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27000051KK009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