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如何產生?

2011-02-25 7:23 pm
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如何產生?

它和八識有何不同?

回答 (11)

2014-08-04 11:30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1-02-26 6:34 pm
中華民族原始宗教-道教(家)- 老子學說。印度國宗教-印度教、佛(巴利)法 發覺及傳播者-釋迦牟尼。臺灣原始宗教-神靈、祖靈、超自然的神祇-原住民。請問何謂〝外道〞!? 你、我可是中華民族之子民嗎!?你在過年過節可否在家或寺廟拿香祭拜祖先、土地公、一切眾神靈嗎!?請問這是〝內道〞還是〝外道〞!?大肆述〝道〞又請問何謂〝道〞,《道德經》第一章一開始就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氏對此的解釋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所以,〝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因此,有些人尚未理趣〝心法〞,竟公然大肆嚼辭〝說道〞、〝論道〞這不是很可笑也很無知嗎?是以,針對某宗教團體以佛父、佛母尊像來大肆詆毀其他宗教信仰,這真是一件很無知的情事。就以佛示像述來,佛本〝無像〞而是應濁世眾生修法觀想而開之方便法門,倘某宗教團體無知又不積極深入求法,尚以八萬四千法門其中一法之尊法相不明就理的謗佛損典,真是可笑無知之至。「佛法根據跟器之不同、相應不同而以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法門,繞予別人行。」蓋,釋尊(合十)須把八萬四千法門相全都展現給某宗教團體看,這才算是所謂他稱之〝佛教〞嗎?再舉例述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傳承下來的〝五行八掛〞圖樣,也分陰、陽互動再生成,四種自然現象之〝掛象〞,請問所謂自豪〝內道〞之團體,您們可否稱其為〝不雅〞之像?再以西方宗教為例:基督徒所背負之十字型圖像,也是一長一短〝交錯〞而成,可不可以解釋為長為陽、短為陰,所以再請問〝內道〞團體您們可否能再硬掰稱其為不雅之像?所以釋尊(合十)所傳之法亦是以跟器不同、相應不同而以分別,非沒見過、沒讀過就大肆謗法,這是很無知之行為。再則,回歸到〝法〞的〝本質〞傳述是濁世間你、我平凡思想,可以在這裡大肆嚼辭斷章取義錯引寶典深意,再肆虐孜意傳播的嗎!?真〝正法〞成就者或領導者如:聖嚴、證嚴、淨空….. 法師(合十)等等,請問這些尊者們有大剌剌的帶領著信徒在臺灣各處大肆抵毀別的宗教信仰的嗎!?觀其西方世界,一樣是同一個聖人前、後所撰之聖經,稱〝新約〞及〝舊約〞就只有這樣,宗教派系戰爭一直都不間斷,所以承如〝聖嚴法師〞尊者所述,宗教本身沒有錯誤,若有問題應該是宗教領導人的關係。再則,〝正法〞應概由真正出離之成就修行者來傳法,而不是只讀了幾本經書寶典就以為可以〝成佛〞了、可以大肆〝傳法〞了!(如同臺灣話有句諺語:吃沒3把印菜,得袂就西天。)而且將一部殊聖之經典以片面字面上來解釋,可真是釋尊(合十)所述之〝愚〞,然再以自己淺薄短視之思想加以靡飾所述之法,真是對應釋尊(合十)所述之〝痴〞,如果真的是〝營營沒待事〞為何不從〝大藏經〞內,挑幾篇經文來翻譯成白話文,一來造福自己,二來造福社會和樂而不為啊!要不到監獄、老人之家、低收入戶…….去傳述從佛書寶典上截入下來的〝隻詞、片語〞,相信他們會很法喜的聆聽。再更者,請問臺灣佛教寺廟都百分百純為〝清靜無我修行之地〞嗎?每個在臺灣的出家人也都百分百沒有〝問題〞嗎?對於世俗間的〝繁塵俗事〞都〝放的下〞嗎?還有,對於信徒所供養的〝公德金〞都沒有一絲〝動念〞嗎?~~~ 誰敢保證! ~~~

2011-02-26 10:34:34 補充:
再則,例舉「宋七力」大師追隨之信徒一樣,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至少他們追隨之信徒也沒到處去散播抵毀其他宗教信仰啊!而那些鋪天蓋地蓄意謗佛損經之有團體,請問您們自認都是〝好人〞嗎?都沒〝做錯事〞過嗎?且監獄裡關的都是〝壞人〞嗎?臺灣兩千三百多萬同胞都是〝好人〞嗎?再反觀,有人可能做了100件好事,只迷途做錯一件,而其他人做了100件壞事,只做了一件好事,請問這是數理所講的正正的負,還是負負的正!?好人可以變壞人(反之)?魔亦可成佛(反之)?如果連〝無〞、〝常〞這個〝心法〞都無法理解,還憑什麼去論其他宗教信仰之資格!?

2011-02-26 10:34:47 補充:
所以,在臺灣有某些宗教團體鋪天蓋地蓄意詆毀另一宗教信仰之行為,這是否形同清 乾隆後期時期 〝白蓮教之亂〞,還是在學習西方〝蓋達組織〞,明著假藉宗教團體機構,而背地裡卻籌組訓練營視為「東方恐怖份子的狄斯奈樂園」,專門收集臺灣宗教極端主義份子及心智極端偏差人仕集中受訓,然後一方面催眠、灌輸極端宗教自我思想,一方面再教授學習恐怖技巧與方法,讓這些成員迷迷糊糊回到臺灣各個縣市紛紛成立小型恐怖組織,開始透過資訊網絡及廣發傳單鋪天蓋地擾亂社會。

2011-02-26 10:34:59 補充:
先前以反藏傳佛法,及反在臺灣比他們大的宗教團體視為現階段第一個目標,後來再以臺灣為根據地,向全球以宗教聖戰做最後目標為號召,進行小規模、不間斷的恐怖活動,來達成〝不信我者,必滅亡〞,是不是這樣就不得而知了?但近來觀其團體組織似有不謀而合之態樣。

2011-02-26 10:35:32 補充:
臺灣檢調單位及中情局,應該就這些故意擾亂社會和平秩序的宗教團體及相關人等,仔仔細細的搜查一番,因為真正的佛教徒一般都以慈悲為懷為主修〝己〞之行為,而不是四處去散發傳單詆毀其他宗教信仰之人,所以這已經超出一般社會倫理常理之外的行為。若假設臺灣還真的搞出個〝宗教恐怖組織或團體機構〞到時臺灣真的會成為國際的笑柄!
2011-02-26 7:44 am

六識 以個體的執著自心所得 為之害之 應化業力八識 以整體的擁有領悟 無心之使用 應在自性
2011-02-26 5:45 am
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六根皆觸六塵六識。也就是【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觸、意緣法』.這是六識的產生。

第七識--末那識就是將六識境界加以分別,是為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第七識--末那識的分別於予補捉而生執著,此時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當第八識阿賴耶識補捉而生執著即刻現出二種現相:第一是:如果惱筋已經存有檔案的,舜間由第八識反射經由第七識回到第六意識加以表達。第二是:惱筋中原無檔案的,此時第八意識同時會處理二種現象。一是存入新檔。二是反射經由六七意識回到第六識,告知無法辨別。由於六七八意識所需時間極短,我們根本無法感受到變化,也不知道心意識在活動,所以稱為「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此以第六意識極強時,記性就越強,這種六七八意識強者稱之識智辯聰。六七八識轉化越快者(腦筋能轉得快者)是為記憶性強是謂「聰明」。佛法告訴我們必須將第六意識轉化,導入到內觀的自性海中。也就是當你遇到任何境界,透過內觀生命存在的能力,不要入第七識。而由六根直接導入,不用分別、不用對立入薩婆若海裡面。這是捨識用根的行持法。
2011-02-26 3:30 am
如來化身千萬億也有走的一天!~~~接下來是觀世音菩薩的護航期。
2011-02-26 3:05 am
識者,識知與知識,由無明緣行而生。

若不住識知知識則轉識成智。

首楞嚴經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知見無即是轉第六識成觀察智。
2011-02-26 1:00 am
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如何產生?

解: 如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生出種種凡夫心.
內有五根: 眼'耳'鼻'舌'身.
外有五塵:色'聲'香'味'觸.
根塵對境所產生之處妄相.
它和八識有何不同?
解: 如現在我們大家同樣擁有人的第八識,於是我們大家同見一種色,同聞一種聲.不過,雖同見色,同聞聲,但甲所領受之境,未必恰是乙所領受的.

換言之: 第八識既交互相徧,同類相似,所以沒有顯然自他'物我之隔別.

但在有情眾生之心境上'卻非如此,即顯然有自他'物我之隔別 ! 有了自他,於是就要以自我為中心,要求自我的保存,自我的發展,自我的殊勝,自我要駕乎他人之上 ! 人人都如此,於是人我鬥爭不已 ! 同歸於盡,磨人為樂,損人利己,世界動盪不安 ! 以上參考,祝福你:智慧增長,









2011-02-26 12:45 am
眼耳鼻舌身意 六識的產生 是色相原裡 引動上一世 意質的留存產生色境的究竟原理 應化福德業力的記錄換算自心的領悟擁有 達到七識的認知執著的放棄 進入八識 自性的擁有自然以 性無自性 無相的公式操作有相的空間範圍 亦是出世間的唯一法門 有領悟 六識就是七識 七識就是八識八識就是無八識 才是究竟無相之真義 無領悟 六識是六識 七識是七識八識是八識 脫離不了自心執著的擁有達不到離相真空的領悟 現今佛子 以名相自居 有相自為印證佛言 非是以相無論之執於過去的究竟 套用現在的空間已經不合時宜 跟不上時代的空間轉換容易被淘汰取代 真正的究竟 無論空間為何都是成長性的教育 不會停頓在一個小空間 小範圍佛陀的領悟 傳承 亦以此為之後人之悟 切莫誤而怠之!!!
2011-02-25 10:50 pm
眼和環境光線交互影響,光線消耗,眼受刺激,此過程產生視覺經驗,此為眼識。
耳和聲波震動交互影響,聲波震動消耗,耳膜受刺激,此過程產生聽覺經驗,此為耳識。

鼻和香氛粒子交互影響,香氛粒子消耗,鼻黏膜受刺激,此過程產生嗅覺經驗,此為鼻識。

舌和口中物體交互影響,口中物體消耗改變,舌表面黏膜受刺激,此過程產生味覺經驗,此為舌識。

身和接觸物交互影響,接觸物消耗改變,身體皮膚受刺激,此過程產生觸覺經驗,此為身識。

大腦和前五種感官經驗交互影響,隨著前五種感官經驗消耗改變,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受刺激產生連結改變,引發情緒性的感受、種種聯想比對,以及隨著優勢訊息產生意志行為,此過程產生意覺經驗,此為意識。

六識是如上所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隨因緣狀態的持續而發生維持,同時也是隨因緣狀態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並且隨著六識的維持,持續消耗磨損維持其生起的因緣條件,是因緣的實況,是敗壞的過程。


至於八識。
按佛陀於雜阿含39經: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非境界,即非因緣之實況,非感官交互影響而能經驗的。
而離色、受、想、行,也就是說離開了上述感官的現實,若還有某種"識"的來去,講這話的人,你追問下去,他說也說不清楚,增加彼此的疑惑而已,因為非現實感觀所能經驗的。

捫心自問,能經驗的,不過就六識(六種感官覺知)而已,不是嗎。


2011-02-25 15:43:54 補充:
另外,因緣相互影響並非指因緣和合。

因緣相互影響,指在相互影響中,彼此影響改變所呈現的新現象,其中無有原先的兩者,所以新的現象不能說是和合共生。
和合者,指兩相接觸結合但彼此不改變,同而共生出一新現象。

和合說,這是佛教初次分裂時,南方分別說系的觀念,並非佛陀的因緣法正說。這也是造成佛教持續分裂的主因。
參考: 原始佛教 中道僧團 學習心得
2011-02-25 8:00 pm
沒有不同...七識與八識的建立是從[意識]中所分出...

為了更容易說明,讓眾生清楚而已!!


收錄日期: 2021-04-11 18:32: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25000015KK021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