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打了兩次都不見了。哭。
在日本戰後公佈的《大本營機密日誌》可以看出,日本早在1939年底就已經底定了1940年三月的後撤計畫。然而由於德軍的節節勝利,使得日本又再次對中國發頓侵略,而後撤計畫若沒有看到這本日誌,則永無人知。由於1939年的直接軍費就佔據該年全國預算的百分之五十四,而這場戰爭又從開始到此都還沒有得到利益。
這場八年戰爭,被記者評為,奇怪的戰爭。原因在於1938之後,武漢之後,日本的節節勝利,導致佔地過廣而無法管轄,而中國雖然發電量僅原先的百六以及工業製造量僅原先的百四,但蔣介石與日本的重起談判中,仍然要求日本取消塘沽協定以及回覆回先之一切狀況。日本對此認為是戰敗之犬的無理要求,氣憤非常。
日本與中國在1939之後,佔領版圖的變化速度就非常緩慢,而且常有許多狀況,中國軍隊必須喬裝平民通過日本軍欲或者到達淪陷驅愈去交換物資,因此被評為奇怪的戰爭。
然而,蔣介石的貢獻便在於,不讓日本後撤成功。如果日本佔領沿海一帶就此搜括資源不與中國繼續作戰,對中國而言是絕對性的傷害。因此冬季大反攻等就是此例,不是要使得戰況從此改觀,而是不斷的騷擾日本,游擊日本,敗而不降讓日本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去攻擊中國,不斷的對中國深入。
因為要是1940年三月的後撤成功,中國將會與日本實力繼續拉大。
而日本此時侵略東南亞,顯得比侵略中國更容易。因為並不會產生如中國這樣大規模反日本的軍事行動,然而多次與英國法國作戰,已經成為敵國之列,漸漸的日本後期變得是不得不戰。
而從蔣介石的日記中發現,美國其實已經準備好與日本左戰,至於獲得中國情報日本會偷襲珍珠港,則查無此事。應該是謠言,反而是中國預測德國隻行動被美國誇獎情報預測準確。
日本與盟國多次作戰,導致1941年,七月二十五號,美國正式終結日本的個人資產在美國。而八月一號,正式終止石油輸出,並且結合英國與荷蘭還有中國,已經是當時世界上唯四輸出國。 日本預估的石油量只能夠兩年不到,但並不是為了繼續侵略而攻打美國,而是美國的參戰是遲早的事情,日本要不是投降承認自己是戰敗國,就是拼死打一場。
因此中國的貢獻就在於不讓中國之資源徹底淪為日本所用,以致於東南亞作戰,美國等勢力尚且可以與日本繼續作戰。
而蔣介石多次談話中, 拖延本來就是作高指導原則。例如『若我方能堅持三五年,則國際....』『如果日本佔我一個省要一個月〈實際上平均要四個月〉,十八個省就要十八個月,那十八個月國際情勢還了得?』『堅持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可以看出,蔣介石打勝日本的作戰指導原則,在於七分在於國際上的情勢變化,必隊對自己有利的賭注。三分在自己人口數七倍於人以及經濟落後忍受破壞的程度可能比日本強。這幾方面的賭注。
所以中國的貢獻並不能由殺日本人多少來做判斷,而從日本的日誌可以明白,儘管不斷戰勝,所投入的資源仍然會使得日本疲憊不堪,而日本自己捲入的與盟國為敵的路,一方面也是為了徹底封鎖中國。 才導致日本日後不得不打美國的命運,山本五十六從原先積極反對對中國的作戰,但被日本軍閥逼得應是要打美國的兩種極端的性格
2011-03-01 02:16:07 補充:
中國敗而不降,死撐到底。是讓日本非常苦痛的。
不得不承認,蔣介石一直把戰勝日本的致命關鍵擺在國際,所謂的國際就是指美國。
因此,個人從蔣介石日記上看來,他把戰勝日本的希望,七分擺在國際,而三分擺在自己的苦撐。那就是非常的耐力了!
從日記也可以看出,蔣介石對八年抗戰根本沒有一個根本藍圖,就是一個長遠的國際必定生變的預想。但是蔣介石在日記上很有自我寬慰的表現,因此他的國際上才會時常灰心而在尾端又提醒自己日本必定慘敗。例如『而以決定作戰之計畫,卻不告知於我,是利用我以消耗日本之作戰實力..........日本必定自食惡果...』等等如是之言。
2011-03-01 02:23:58 補充:
給哈哈。美國因為珍珠港才參戰,純然是表象。表面上那是導火線,但實際上,美國停止對日輸出石油,就已經有預感日本的軍事行動報復。日本不是無聊去惹火美國,乃是不得不戰的惡果。
實際上,美國根本沒有收穫中國的警告。而在胡適訪美國時,美國就承認日本必定在近期有所軍事行動。而胡適離開美國不久,據傳是幾分鐘後,美國就正式收穫珍珠港事件之發生。在先前就已經準備了對日本的作戰計畫〈據蔣介石日記〉。
2011-03-01 02:28:04 補充:
在日本戰後公佈的《大本營機密日誌》可以看出,日本早在1939年底就已經底定了1940年三月的後撤計畫。然而由於德軍的節節勝利,使得日本又再次對中國發頓侵略,而後撤計畫若沒有看到這本日誌,則永無人知。由於1939年的直接軍費就佔據該年全國預算的百分之五十四,而這場戰爭又從開始到此都還沒有得到利益。
這場八年戰爭,被記者評為,奇怪的戰爭。原因在於1938之後,武漢之後,日本的節節勝利,導致佔地過廣而無法管轄,而中國雖然發電量僅原先的百六以及工業製造量僅原先的百四,但蔣介石與日本的重起談判中,仍然要求日本取消塘沽協定以及回覆回先之一切狀況。日本對此認為是戰敗之犬的無理要求,氣憤非常。
2011-03-01 02:31:03 補充:
至於美國參戰。個人認為珍珠港其實只是表象,用珍珠港解釋美國參戰可,但是日本為何攻打?
原因在美國的文件上記載。而中美兩國文件根本沒有找到中國警告美國偷襲之事,而是在揣測德軍行動上準確非凡。
反而是胡適訪美,美方便告知已經知道日本近期內會有行動。
所以,日本攻打美國之真實原因,在於不打即輸的壓力存在。
2011-03-01 02:39:44 補充:
我唯一看不懂的回答是十九號交響曲的補充。
什麼日本又沒拿下中國一城一池,半個多都拿走了!東三省還不算...
2011-03-01 02:45:50 補充:
據我所知。1937年到1939年,中國寫了無數文章到了美國,也請了美國無數次,不斷的巴結美國。得到的援助回應是:『持續觀望中』『持續考慮中』。
然而後期的演變,則產生蔣介石賭注中的『國際必定生變』。
2011-03-01 22:40:13 補充:
給版主。美國必定參戰的主要原因,是在於美英方都本是連盟邦,何況日本自己是軸心國,國際上的背信的軍閥,與英法多次為難,遲早都是要與美國作戰的。美國不會放任英法中蘇東南亞就此成為德日義三國。這是挑起戰爭就該背負的後果。
其次,中國雖在短期內節節敗退,然而寧敗不降,並且蔣介石必須多次〈前面提到〉繼續引誘敵軍深入。要放任日軍就此作停,搜括殖民地的資源,那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則使得日軍處於尷尬位置,駐中記者表示,中國國軍任何一處人數都是日軍的五倍,因此不讓日軍全身而退也不讓日軍閃電取勝。
2011-03-01 23:07:47 補充:
當初有個案例確實如此。每兵只分子彈一百發,手榴彈兩發。蔣介石命下,訓練用六十發以及一顆手榴彈。讓國軍只剩下四十發子彈以及一顆手榴彈。當時有名的有,化道路為農田,此法讓日本優秀的機械無法進入,而日本豬皮鞋吸水,運動量不足,導致國軍可以在此節節勝利。唯一一場大規模陣地戰便是淞滬會戰。
美國參戰以及日本戰敗。這個原因不是中國,而是日本加入軸心國,侵略中國中屬於英法的土地,東南亞等,就已經底定迫打美國的局面。
2011-03-02 11:24:54 補充:
因為回答字數有限,所以轉以意見補上。
其實,美國的先前的ABCD封鎖網,以及凍結資產,這些作為產生,當然背後一定要背負上,與日本一戰的後果。想當然爾,日本攻打美國,山本五十六自知動怒美國非同小可,還說過,這一場戰爭的勝利〈偷襲〉也換不來一場對美國戰爭的勝利,因為他的生產力高達全球之總合。故而,山本五十六從原先的反對對中戰爭,到如今去打一場自知打不贏的戰爭,不單純就是我們取笑的帝國主義心態作祟。而是戰敗國的下場,非場可怕,這也就是發起戰爭時,就有的心理準備
2011-03-02 13:07:31 補充:
“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虛報戰果雖不至如此荒唐,但誇大戰果幾倍乃至10倍也是家常便飯,至今臺灣仍津津樂道其抗戰“輝煌戰果”,早已成為笑柄,國際史學界根本不屑引用..”
很抱歉。這段所說的,是不折不扣的事實。
簡短來說,就以國內史學家經常引用的《大事長篇》。內容記載的〈應該是長沙二次會戰,中國勝〉俘虜多達兩百六十四人,其餘槍械不計其數。
然而,根據在場軍官之回憶錄。蔣介石是這樣說的:『本來這樣的態勢......沒有一萬人也該有一千人,沒有一千也該有一百,少言之也該有幾十人,現在你們連十人都沒有〈俘虜〉。怎麼對得起我?』
兩百六十四對應十人不到,誇大十倍恐怕有所過之
2011-03-02 13:34:28 補充:
台兒莊大勝。伊藤正德所說這只是日軍暫時的撤退,同時他也看七七事變為亡國戰爭的起端,個人認為言論上中正偏日。至於當時的再中國的將軍〈我一時忘記是誰!〉也對此戰爭表示惋惜,表示中國李宗仁將軍未能追趕日軍,錯失千載之機。以客觀的言論來看,中國抗戰戰爭,總體表現是好的,個別的勝戰總是差強人意。跟記載的大勝都有相當大的出入。
然而這是稍微讀過歷史都知道的事實,中國戰史報告喜歡誇大。要用此點迷弄不知者,也實在過之。中國抗戰之勞,萬不能抹煞。
2011-03-02 13:34:33 補充:
中國就是不斷的以游擊戰,不讓日軍全身而退,而又處處讓日本繼續攻入。用拖字訣把日軍拖垮,別看日軍陣亡數目。孫子兵法『一擋二十』。後勤運輸的浪費,不能小看。
2011-04-01 02:04:15 補充:
我所有言論都有根有據,實在都對版大之疑問處回答,現在恐怕沒那個勁,我還要準備考試。不知道版大只給一顆星,是指哪裡不滿意?
或許您對日本被中國托住這點趕到疑問。
2011-04-01 02:11:03 補充:
簡短的回應,或許您對我的回答沒有從頭至尾的看過〈難怪,稍嫌紛亂的言論〉。
但日本早在1940年三月就想結束戰爭。然而德軍的節節勝利,使得日本以為可以掌控大局,乘勝追擊。最後取消後撤計畫,其中中國出力之處,乃在冬季大反攻算大規模的誘使敵軍深入的計畫。
然而此時之後,日本已經與德軍有了共進退的命運。已經除了繼續深入中國別無他法了!
其中原因兩大,一大日本投注資本過大,桌上的錢太多,縮手了話心會疼。
第二大,日本軍閥挑起了這場戰爭,就該有給日本的一個交代。
最後在1945年。日本本想有條件投降〈要我輸可以啊!我要...〉,最後兩顆原子彈導致無條件投降〈認輸了啦!沒條件〉。
2011-04-01 02:11:51 補充:
日本軍閥當時答應日本天皇是要三月亡華的。
2011-04-07 06:50:06 補充:
閒逛。版大很開心收到您的來信。
就坦白的來說,我本意願著上大學後,我要徹底埋在近代史內,翱翔不止,然而出現的挑戰卻又更多,打工、課業、外來前途之考量。
我在讀書中心還讀著以前高中讀的近代史書用來放鬆娛樂,女友就扮演打斷我的歷史夢的好人。
我很開心認識喜歡歷史的人。但是聊歷史真的很難聊。要具備的資料太多了,古今中外都必須參祥徹底。因此學習具備知名度且經歷度的專家,就很重要。例如,李敖〈至少我可以肯定言之有物,不是空穴來風〉
所以我高中很愛看他的節目,被他罵,那是當頭棒喝。
2011-05-02 09:55:08 補充:
我上次的意見是寫上自己讀歷史出現的幾種心態階段。
但是自己並非才華洋溢,所以不以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