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不能在垓下之戰以少勝多

2011-02-21 6:13 am
項羽在巨鹿之戰、彭城之戰和東城快戰皆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但在垓下之戰卻不能,那是什麼原因所致呢?

回答 (4)

2011-02-21 6:43 am
✔ 最佳答案
當時韓信親率漢軍發動攻勢,初戰詐敗而退,項羽不疑有詐,率兵追擊韓信,卻陷入十面埋伏之計中。項羽雖中伏,但自持武勇仍領軍窮追,然而每當項羽擊退一股漢軍後,於追擊途中必遇上另一股漢軍伏擊,如是者楚軍連環中伏,楚軍戰力和軍心因此被嚴重消耗。韓信見楚軍已被切斷成幾個部份,陣線逐漸散亂,乃趁勢反擊。漢軍主力從左右兩翼夾擊前進中的楚軍,楚軍大敗。[1]項羽退守垓下,缺乏糧食,且被漢軍及諸侯軍重重包圍。楚軍在夜間聽到四面皆楚歌,以為漢已盡得楚地,士氣崩潰。項羽率八百人乘夜向南突圍,漢軍發覺後,派灌嬰率五千騎兵追擊。項羽渡過淮河後,身邊只剩下百餘騎。在漢軍緊追下,項羽退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亭長領船來救,但項羽自覺愧見江東父老,不願逃走。當時雖只剩二十六騎,但項羽仍獨力斬殺數百名漢軍,使漢軍將士心驚膽顫。最終在殘部悉數戰死後,項羽為表示自己是輸給上天,而不是敗給漢軍,乃自刎而亡。

從以上資料得知,原因分為幾點:
1) 項羽有勇無謀,先後中了兩次計,損折了一些軍士
2) 項羽退守垓下,缺乏糧食,亦被漢軍包圍
3) 楚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軍心散渙

參考: 自己諗
2011-02-22 5:54 am
其手下大多投靠劉邦,均知項羽之弱,尤以韓信為其失敗作出不少貢獻

他並不會失敗,但因失民心,以氣用事,失去東山再起的機會

當時在他身旁也只有數十人,面對數千人,即使斯巴達人也不能殺出重圍
2011-02-22 4:33 am
垓下之戰在前202年發生,是楚漢戰爭的最後一場大戰。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境內。漢王劉邦在此役消滅了西楚霸王項羽的僅餘兵力,項羽不久自殺,劉邦統一了中國,建立漢朝。漢王五年十月,劉邦率兵追擊項羽,由於韓信及彭越沒有如約出兵合擊楚軍,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劉邦一方面固守,另一方面以事成後列土封王利誘韓信及彭越,二人終於出兵。韓信、彭越帶兵會合劉邦後,漢軍再發動攻勢,十二月(前202年初,當時以十月為歲首)在垓下迎戰項羽。漢軍以韓信為主力,兵力至少有三十萬人,項羽手上只得十萬人。韓信親率漢軍發動攻勢,初戰詐敗而退,項羽不疑有詐,率兵追擊韓信,卻陷入十面埋伏之計中。項羽雖中伏,但自持武勇仍領軍窮追,然而每當項羽擊退一股漢軍後,於追擊途中必遇上另一股漢軍伏擊,如是者楚軍連環中伏,楚軍戰力和軍心因此被嚴重消耗。韓信見楚軍已被切斷成幾個部份,陣線逐漸散亂,乃趁勢反擊。漢軍主力從左右兩翼夾擊前進中的楚軍,楚軍大敗。[1]項羽退守垓下,缺乏糧食,且被漢軍及諸侯軍重重包圍。楚軍在夜間聽到四面皆楚歌,以為漢已盡得楚地,士氣崩潰。項羽率八百人乘夜向南突圍,漢軍發覺後,派灌嬰率五千騎兵追擊。項羽渡過淮河後,身邊只剩下百餘騎。在漢軍緊追下,項羽退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亭長領船來救,但項羽自覺愧見江東父老,不願逃走。當時雖只剩二十六騎,但項羽仍獨力斬殺數百名漢軍,使漢軍將士心驚膽顫。最終在殘部悉數戰死後,項羽為表示自己是輸給上天,而不是敗給漢軍,乃自刎而亡。
2011-02-21 9:03 pm
項羽過於自負,而且欠缺謀略,只是靠個勇字去硬碰,再者,項羽的驕橫得罪各路諸侯,跟劉邦之戰沒有人會站在他的一方。劉邦的四面楚歌,已經使其軍心盡失。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1/21z/21z03/21z0326.htm




垓下之圍 漢四年(前203年)楚漢鴻溝劃界後,項羽領兵東歸,劉邦也欲西還。這時張良、陳平對漢王說:「漢有天下大半,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盡,這正是天亡楚國之時。今若勿擊,真所謂『養虎遺患』。」劉邦聽從。漢五年,劉邦一面派使者聯絡各地諸侯王,約定共同滅楚,一面親自率軍追擊項羽。十二月,項羽敗逃至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已兵少食盡,而被漢軍及諸侯兵重重圍困,夜間又聞漢軍四面皆唱楚歌,以為楚地已為漢軍佔領,不覺泣下,左右也皆泣。項羽於是乘黑夜率領壯士八百餘人乘馬突圍。天明,漢軍發覺,以五千騎追之。項羽渡淮時,跟隨他的已只剩百餘騎。至陰陵(今安徽和縣北)迷道問路,被農民所騙,陷大澤中,為漢兵追及,項羽復向東逃,已只餘二十八騎,自忖無法脫逃,與部下再戰。最後,項羽敗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亭長備船岸邊要送他過江。項羽笑道:「我與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無一人能生還,我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遂下馬步戰,殺漢軍數百,身被十餘創,自刎身亡。


收錄日期: 2021-04-16 12:19: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20000051KK017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