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是由漢朝張騫首先開通的,但「絲綢之路」此名卻是於1877年由歐洲學者提出的,此後被國際間採用。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2/22d/22d01/22d0101.htm
司馬遷的《史記》,把張騫之交通西域譽稱為「鑿空」,「空」即「孔」,意思就是開闢孔道。由於張騫的交通西域,使中國人得以由長安出發,經過西域各國而前往西亞、北非乃至歐洲。它大大促進了中西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其中尤以中國絲綢西運最具特色,所以今天稱張騫通西域為「絲綢之路」之始闢。因此,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不僅弘揚了漢朝的文明,而且帶回異域的文化,大大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今天,絲綢之路仍然吸引著絡驛不絕的中外遊客,繼續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2/22z/22z06/22z0624.htm
作為古代世界的交通網絡,絲綢之路很早就存在,但是,作為一種正式的學術命名,卻是近代以後在學術研究中逐步確立的。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次在他的《中國》一書中使用了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這個概念,用以描述從中國到中亞兩河流域(阿姆河與錫爾河)和印度之間的交通。後來,阿爾巴特.赫爾曼(A. Herrmann)在他的《中國與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不僅沿用了李希霍芬的絲綢之路概念,而且把這條路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和小亞細亞。
19世紀以來,中亞歷史考古的進步,使得絲綢之路成為全世界的重大研究課題。絲綢之路的名稱被普遍接受,含義也愈發廣泛,其中包括陶瓷之路、寶石之路、佛教之路、宗教之路等概念。絲綢之路的文化含義雖然在不斷擴展,但絲綢之路的概念卻始終無可取代。絲綢之路的命名,不僅表達了古代中國與西方確實的關係,也反映了西方學者的觀點。
絲綢,在中國只是眾多物產之一,但在西方則把它看作是古老東方國度的文化表徵。絲綢傳入西方,曾經在羅馬引起轟動,當時西方人以絲綢之國(賽里斯)來稱謂中國,可見絲綢與其他物產的文化含義在西方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華麗、富足甚至和平──絲綢不僅是中國的寫照,同時也寄託了西方人對古老東方的美好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