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的發明者是誰?

2011-02-19 7:54 pm
絲路的發明者是誰?
絲路的重要據點是3米?
絲路除了賣絲綢還有哪些東西?

回答 (3)

2011-02-19 9:15 pm
✔ 最佳答案
絲路不是發明出來的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5%B2%E8%B7%AF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常簡稱為絲路,此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絲綢之路通常是指西漢時張騫和東漢時班超出使西域開闢的以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宋初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2014-10-18 2:34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1-02-20 12:19 am
絲綢之路是由漢朝張騫首先開通的,但「絲綢之路」此名卻是於1877年由歐洲學者提出的,此後被國際間採用。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2/22d/22d01/22d0101.htm
司馬遷的《史記》,把張騫之交通西域譽稱為「鑿空」,「空」即「孔」,意思就是開闢孔道。由於張騫的交通西域,使中國人得以由長安出發,經過西域各國而前往西亞、北非乃至歐洲。它大大促進了中西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其中尤以中國絲綢西運最具特色,所以今天稱張騫通西域為「絲綢之路」之始闢。因此,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不僅弘揚了漢朝的文明,而且帶回異域的文化,大大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今天,絲綢之路仍然吸引著絡驛不絕的中外遊客,繼續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2/22z/22z06/22z0624.htm
  作為古代世界的交通網絡,絲綢之路很早就存在,但是,作為一種正式的學術命名,卻是近代以後在學術研究中逐步確立的。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次在他的《中國》一書中使用了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這個概念,用以描述從中國到中亞兩河流域(阿姆河與錫爾河)和印度之間的交通。後來,阿爾巴特.赫爾曼(A. Herrmann)在他的《中國與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不僅沿用了李希霍芬的絲綢之路概念,而且把這條路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和小亞細亞。

  19世紀以來,中亞歷史考古的進步,使得絲綢之路成為全世界的重大研究課題。絲綢之路的名稱被普遍接受,含義也愈發廣泛,其中包括陶瓷之路、寶石之路、佛教之路、宗教之路等概念。絲綢之路的文化含義雖然在不斷擴展,但絲綢之路的概念卻始終無可取代。絲綢之路的命名,不僅表達了古代中國與西方確實的關係,也反映了西方學者的觀點。



  絲綢,在中國只是眾多物產之一,但在西方則把它看作是古老東方國度的文化表徵。絲綢傳入西方,曾經在羅馬引起轟動,當時西方人以絲綢之國(賽里斯)來稱謂中國,可見絲綢與其他物產的文化含義在西方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華麗、富足甚至和平──絲綢不僅是中國的寫照,同時也寄託了西方人對古老東方的美好想像。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07: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19000015KK021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