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李雅明學者研究如下,請問諸君高見異見?
出埃及是神話
《舊約》研究上,德國學者威爾豪森是一個有著重大貢獻的人物。雖然在他之前,有許多發現就已經有人先做過了,然而他把它們連結起來,形成了一個清楚的綜合體。他自己也有許多研究成果。威爾豪森接受了格拉夫和瓦特克三個階段的說法。認為J與E先結合起來,形成JE。後來把<申命記>加進來,變成JED,最後又加入了P的部分。這個綜合的理論稱為「底本學說」或「文獻假說」。這個理論到現在一直是《舊約》研究的主要理論。後來有人攻擊威爾勞森的研究,說他對學生們的宗教信仰有破壞性的影響,因而被迫辭去教職。
威爾豪森在一八八六年,出版他的《以色列歷史緒論》,倡導四底本說。因為有人攻擊他的研究,被迫辭去教職。
<申命記>是「摩西五書」之一,也是「底本學說」當中,「摩西五書」四個來源之一,J、E、D、P當中的D。學者們認為<申命記>幾乎無可置疑的,就是猶大國約西亞國王在位的時候,公元前六二二年左右,大祭司希勒家說他在耶和華神殿裡找到的律法書。這部書其實是為了約西亞國王的宗教改革而寫的。比如,<申命記>第一個訓令就是對神的獻祭要在同一個地方,都要到耶路撒冷的神殿才能獻祭,約西亞王把所有除了耶路冷神殿以外,其他供奉祭祀的地方都廢掉。一九四三年,德國《舊約》學者諾特首先提出來,《舊約》中從<申命記>起的七章:包括<申命記>,<約書亞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列王紀>上,<列王紀>下。從語法和內涵來判斷有共同之處,很可能是同一個作者所寫的。上下<撒母耳記>,與上下<列王紀>在猶太經典中本來都是一卷書,基督教後來才把他們分開。諾德認為這七篇文字是同一個時候所寫,很可能就是在猶大國王約西亞的時候。現在許多學者把這七篇文章稱為「申命記歷史」。貫穿整個「申命記歷史」的宗旨是:所有以色列人的土地,都應該由一個虔誠遵守律法的國王來統治。他認為寫<申命記>的作者,是單獨的一個人,他把這個作者叫做「申命記作者」。這個人使用了在巴比倫之囚以前的資料,而在巴比倫之囚的時期把這七券文章編寫出來,時間是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現在大多數的《舊約》。學者都同意諾特的意見。
參考李博士各著作
更新1:
這題發問內容和以往並不相同,請看清楚,多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