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新聞就是新的東西,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字典對新聞的定義是"對於最近事件或先前未知資訊的報導"。但是,世界上每天發生的大多數事情並不見報,也不上廣播電視。那麼,是什麼因素決定一件事有足夠的新聞價值而得到刊登或播放呢?真實的答案是:這要取決很多因素。一般而言,新聞內容要與接收新聞的物件普遍有關;在布宜諾賽勒斯的一個重大新聞可能在巴庫毫無新聞價值。新聞記者一般根據以下各類"新聞價值"來決定取捨:(1) 時效性 (2) 影響力 (3) 近距離 (4) 爭議性
(5) 顯要性 (6) 現實性 (7) 奇特性 (8) 新聞種類(9) 新聞來源 (10) 新聞工作者的角色(11) 客觀與公正 (12) 新聞提供者 時效性
事情是最近發生的嗎?是我們剛剛得知的嗎? 如果是,它就可能有新聞價值。 當然,"最近"的意思因媒體而異。 對於週刊而言,從上期出刊以來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具有時效性。 對於24小時播放的有線新聞頻道而言,最有時效性的新聞也許是"突發新聞"或此刻正在發生的、可以由記者現場報導的事件。影響力
事件影響很多人還是有限的人? 如果你所在城鎮中有兩萬人的供水系統受到污染,這具有影響力,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你的讀者或聽眾。 一則報導說,在一個邊遠地方的夏令營裏有10個孩子因為飲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這也具有影響力,因為它使人產生強烈的情感。 一位工人剪斷了電纜不是重要新聞,除非它導致整個城市數小時斷電。近距離
事件是否在我們身邊發生,有沒有我們這裏的人捲入? 一架飛機在乍得失事墜毀,在恩賈梅納是頭條新聞,但在智利可能就不是,除非飛機上有智利乘客。爭議性
人們是否對此事有不同意見? 人的本性決定了我們對衝突、緊張狀況或公開辯論感興趣。 人們喜歡選擇立場,看誰會獲勝。 衝突並不總是意味著表達針鋒相對的觀點。醫生與疾病鬥爭或公民反對法律不公,也是一種衝突。顯要性
事件是否涉及著名人物? 一件普通的事情或事故如果涉及名人,如政府總理或電影明星,則會成為新聞。 如果那架在乍得墜毀的飛機上有一名著名搖滾樂手,這個事件就可能成為全球頭條新聞。現實性
人們是否在談論這件事? 一個關於公車安全的政府會議不會受到多少關注,但如果會議是在一次嚴重公車事故之後召開,情況就會不一樣。 某次足球賽中發生的事故可能有好幾天都出現在新聞上,因為這是時下街談巷議的主要話題。奇特性
事件是否非比尋常? 這正像常說的"狗咬人不是新聞。但人咬狗就是新聞!" 我們對非同尋常和意想不到的事件有著天然的好奇心。新聞種類硬新聞基本上是當天的時事,是人們在報紙頭版或網頁頭條看到、在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一開始聽到的;戰爭、政治、商務、犯罪等經常是硬新聞的內容。 城市公車司機今天宣佈罷工,成千上萬人不能上班,這是硬新聞。它具有時效性,爭議性,影響廣泛,近在咫尺。 社區需要立即得到這個消息,因為它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比較而言,一個世界著名運動員曾在孤兒院長大的消息屬於軟新聞。 這是一則有人情味的消息,涉及一位元元顯赫人物,經歷獨特,人們很可能想與朋友談論這條消息。它不一定非要在某一天刊登或播出,因此屬於專題新聞。 許多報紙和線上新聞網站另外開闢專題欄目,登載生活時尚、居家生活、藝術娛樂等消息。 大報甚至分專題開闢每週欄目,如食品、健康、教育等。新聞來源新聞工作者在各種各樣的地方發現新聞,但是大多數新聞基本依靠以下三個來源之一:自然發生的事件,如災害事故; 預先計畫的活動,如會議及新聞發佈會; 記者的挖掘新聞工作者的角色新型技術使任何擁有電腦的人都可以像大型新聞機構一樣廣泛散發資訊。但是,一個設計甚佳的互聯網站並不一定是可靠的新聞來源,無論它的內容寫得多麼好,更新多麼頻繁。實際上,在這個資訊已不再是稀有商品的世界,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客觀與公正新聞客觀性的概念出現於大約一個世紀以前,是針對當時大多數報紙報導聳人聽聞和帶有觀點傾向性的反動。"客觀性"這個詞最初被用來描述一種新聞方式;新聞工作者力圖用客觀方法來寫新聞,不反映個人或公司的立場傾向。新聞提供者全世界的記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特點。他們好奇心強而且窮追不捨。他們要知道事情發生的原因,不得到答案不會甘休。他們不畏強權,盡心盡職。 另有一篇有關「什麼是新聞?」的回答給你參考: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2201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