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在中國

2011-02-13 10:08 pm
我想問白族有甚麼食物?

回答 (5)

2011-02-15 7:26 pm
✔ 最佳答案
白族飲食習俗白族飲食一般為一日三餐,農忙或節慶時則增加一次早點或午點,平壩地區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常吃玉米、洋芋和蕎麥.主食一般蒸乾飯,便於下地時攜帶。此外也喜愛粑粑、餌塊、湯圓、米線、稀粥、糖飯(糯米與幹麥芽粉製成)等。三餐都配新鮮蔬菜,也製成鹹菜、醃菜、豆瓣醬。用洱海特產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菜炒火腿、海菜豆腐湯等。肉食以豬為主,兼有牛、羊、雞、鴨、飛禽和魚鮮,善於醃制火腿、臘肉、香腸、弓魚、油雞棕、吹肝和飯腸等食品,醃年豬和乳扇(羊乳點酸水而成)是當地“一絕”。烹調方法多樣,口味偏好酸辣,大理白族創造出大理砂鍋魚、柳蒸豬頭、乳扇涼雞、油炸仙人花(仙人掌花)、鹽燉罐子肉、魚茸乳扇卷、生皮、汽鍋飯、大理洱絲等一批名食。

  生皮

  生皮是白族極具特色的菜肴,它將整只豬或羊置於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之際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黃色時為止。吃時將肉切成肉絲或肉片,佐以薑、蔥、燉梅、辣椒等調料。

  下關砂鍋魚

  這是下關地區特有的菜肴,將洱海的肥鯉魚,剖腹洗淨,抹上鹽醃十分鐘左右,與火腿片、嫩雞塊、鮮肉片、豬肝片、冬菇、蛋捲、肉丸、海參、豆腐、玉蘭片等各種適量配料,同置砂鍋內,再撒入適量的胡椒、鹽、味精等調料,置於火上文火煮成。

  燉梅

  洱海東岸產梅,綿延百里的山上到處是梅林,有苦梅、鹽梅兩種。燉梅是用苦梅製成的,是當地人喜愛的調味品。燉梅是將苦梅放入沙罐,加入鹽和花椒,蓋嚴置於火上,連燉一至兩天,製成後其味酸香異常,是上好的調味佳品。

  乳扇

  洱海鄧川土地肥沃,水草豐美,這裏以產乳牛而聞名天下,當地的乳扇更是遠近馳名。制乳扇時,先將鮮牛奶發酵製成酸水,再放和鍋內加熱至60至70度,隨後注入鮮牛奶,用筷子攪拌,使其漸結成絮狀,再用筷子攤成薄片晾乾而成。

  乳扇黃中帶白,潔白光亮,而且營養豐富,它可生吃、亦可煎、蒸、烤吃。

  烤茶

  烤茶是白族的傳統茶俗,白族人家的堂屋一般設有木架的烤盆,上有三角架,每逢有客人,主人便用砂罐烤茶待客,這就是“三道茶”,頭道上有普洱烤茶,二道上加紅糖、蜂蜜、核桃仁、花椒的泡茶,三道上加乳扇、紅糖的味茶,這便是“頭苦二甜三回味”的說法。而且,”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講究頗多。
^o^
參考: 明B+google
2011-02-23 7:55 am



少數民族名稱 簡介 人口 主要分布 有趣風俗 白 族 曾有「昆明」、「河蠻」、「松外蠻」、「白蠻」等稱呼。由於白族風俗尚白,故又曾有「白人」、「白王」之稱。 1,861,895人 雲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三月街,過去叫做「觀音節」,是白族最盛大的節日,吸引著白、回、漢、藏、彝、納西、傣等民族前來赴會,每天達10萬人次以上。
飲食壩區白族主食為大米,山區白族多食粗糧。 口味偏川味,嗜辣。 有養牛和養山羊的傳統,食物中乳製品較多。利用牛奶、羊奶生產黃油和類似奶酪的食品乳扇和乳餅。 有飲茶習俗、迎客時用三道茶。 白族有通過腌制、風乾保存食品的習俗。飲食中包含大量腌、臘、干食品。比如腌菜、腌豬腸(deip ganl tvnl)、腌梅(sul god meil)、腌梨(zvx xiop xuil lil)、臘肉、臘腸、魚乾、霉乾菜、干蠶豆葉、干青菜、干豆腐皮(ganl lanl zix)。白族飲食 豐富多彩的食物品種,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大理白族地區的日常飲食,隨當地物產不同而有所差異。平壩地區的百姓以稻米、小麥為主食,住在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蔔、茄子、瓜類、豆類及辣椒等。在白族飲食習俗中,下列幾種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這是將整只豬或羊置於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時,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黃色時為止。吃時將肉切成肉絲或肉片,佐以姜、蔥、蒜、燉梅、辣椒、蕪美等調料,又香又鮮,為款待貴客的民族佳肴。

  海水煮海魚 ("活水煮活魚"或者叫"酸辣魚")
  洱海邊的漁民煮魚時,特別是烹煮當地稱為“油魚”等肥美魚兒時,一般都不用油煎。他們舀來洱海之水,待鍋內水沸時,放入鮮魚,再擱上濃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鮮美麻辣,俗稱“海水煮海魚”。
  關砂鍋魚
  這是下關的地方特色菜肴。將洱海的肥美鯉魚,剖腹洗凈,抹上少許精鹽,腌上十來分鐘,與火腿片、嫩雞塊、鮮肉片、豬肝片、冬菇、蛋卷、肉丸、海參、豆腐、玉蘭片等各種適量配料,同置砂鍋內,再撒入適量的胡椒、精鹽、味精等調料,置炭火爐上文火煮而成。食時,將砂鍋以盤襯墊上席,即熱氣騰騰,又鮮美可口。
  燉梅   
  大理地區產梅,尤以洱海東岸,綿延百里的半山半壩地區到處是梅樹林。梅有苦梅、鹽梅兩種。用苦梅製作的燉梅,是白族人民喜歡的調味品。燉梅是將苦梅放入沙罐,加上鹽和花椒,蓋嚴後,置於火塘正中,周圍堆上稻殼,點燃後,用微火連著燉上一至兩天。這時,黑色的燉梅味道酸香異常,老百姓常用作吃生皮的調料,或加上紅糖做成燉梅湯。燉梅耐貯,能放上一二年而不壞。
  雕梅
  產于洱源縣的雕梅,製作時先用石灰水將鹽梅浸泡。取出晾幹後,用小刀在梅向上雕刻連續曲折的花紋,並小心擠出梅核,使其中空若縷,壓扁後其狀似一朵朵盛開的菊花。這時,放入酒中浸泡,再用紅糖浸漬。幾個月後開瓶取出,雕梅色澤金黃,清香四溢,是洱源縣出產的上乘果品。
洱源白族姑娘,人人善制雕梅,並成了衡量姑娘是否心靈手巧的標誌。因為當地婚俗中,姑娘出嫁前,須依俗給婆家送上一盤姑娘製作的雕梅作為見面禮。新婚之夜,新娘要為親友賓客擺設點心甜席,此謂“擺果酒”,案十上陳列著新娘帶來的蜜錢、乾果、雕梅款待客人,並讓大夥品評。於是,洱源姑娘皆精心雕刻,她們制出的雕梅,不但是上乘的果品,還稱得上是一種工藝美術品。
  餌塊
  餌塊又稱粑粑,是廣泛流行于雲南的傳統小吃。但是,大理餌塊別具特色:將蒸熟的米糰,放在大理石墊板上,用工搓揉。包入糖和核桃鹽、鹵腐等,置炭火爐烘烤。這種現揉現燒的餌塊,軟香可口。  


2011-02-22 23:56:14 補充:
乳扇

  洱源鄧川壩,土地肥沃,水草豐美,這裡的農家素有飼養乳牛的傳統。當地出產的乳扇,為遠近馳名的特產。制乳扇時,先將鮮牛奶發酵成酸奶水,再放入鍋內加熱至60℃一70℃,隨即傾入鮮牛奶,並用竹筷輕輕攪動,使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等漸漸凝結成絮狀,再用竹筷攤成薄片,晾在竹架上風乾而成。

黃中帶白、純潔光亮、薄似紙張的乳扇,富含蛋白質、脂肪等,營養豐富。它可以生吃,也可煎、蒸、烤吃。但最好是用香油煎成淡黃色,取出置涼,又脆又香,尤為可口。乳扇是白族宴客的美味佳肴,是祭祀的必備供品,也是饋友的佳品。

2011-02-22 23:57:27 補充:
烤茶的茶具也很別致。烤茶的砂罐粗糙,而茶盅卻為小巧玲瓏、潔白晶瑩的瓷杯。按照“酒滿敬客,茶滿欺人”的習俗,主人斟茶要少,僅以品啜一二口為宜。當主人雙手高舉茶盅向客人獻第一盅茶時,客人接茶後應將它轉敬主人家中的最年長者和座中長輩,彼此謙讓一番之後,客人方可品茗。這時,客人一邊品啜,還要一邊讚賞茶味的甘香,欣賞茶盅的精巧。因而,白族的烤茶習俗,堪稱一門茶道藝術。 
  

2011-02-22 23:57:50 補充:
白族烤茶所用的茶葉,多為下關淪茶。下關向為制茶中心,這裡出產的散茶,遠銷西藏、四川等地。因路途遙遠,常遭風雨,損失甚大。後來將散茶壓成碗形茶塊,不但耐儲易運,還不失茶味。茶葉運至地處長江、淪江匯合口的四川滬州時,茶商為廣銷此茶,便宣傳道:“淪江水,下關茶,香高味醇品質佳”。久而久之,四川人便將下關出品的茶葉稱為下關注茶。於是,這種茶味醇厚,湯色澄黃,香氣馥鬱,解渴提神,又有消食行氣、散煙醒酒之效的下關淪茶,便聲名遠揚了。

2011-02-22 23:58:17 補充:
豬肝胙

  霜降過後,鶴慶的一些農家開始宰豬了。這時,他們照例要腌制白族傳統風味食品——豬肝胙。

  豬肝胙的制法大略如下:將新鮮豬肝、豬肚、豬大腸和排骨等洗凈,入鍋煮成半熟,撈起來晾涼後,把豬肝、豬腸、豬肚切塊,將排骨剁成小節塊。然後,再按10%的比例放入鹽巴,12%的比例配辣椒粉,以及150一200克的花椒粉、50—100克的小茵香粉和烈性.酒1斤,調勻拌和後,裝入陶罐,壓緊,封嚴,置於通風陰涼之處。
 

2011-02-22 23:58:23 補充:
 經三四個月以後,可開罐食用了。啟封時,一股豬肝胙特有的香味便飄逸出來。食用時,用一碗盛上豬肝昨,放入飯甑蒸局。蒸後的豬肝脾光潔油亮,香味誘人,吃起來麻辣鹹香,鮮嫩可口,是白族農家款待親友的上好下酒菜。如果食用米線、麵條,用它作蓋澆菜,其味更佳。
參考: me&一元一國學網&維基百科
2011-02-23 4:37 am
飲食壩區白族主食為大米,山區白族多食粗糧。口味偏川味,嗜辣。有養牛和養山羊的傳統,食物中乳製品較多。利用牛奶、羊奶生產黃油和類似乳酪的食品乳扇和乳餅。有飲茶習俗、迎客時用三道茶。白族有通過腌制、風乾保存食品的習俗。飲食中包含大量腌、臘、干食品。比如腌菜、腌豬腸(deip ganl tvnl)、腌梅(sul god meil)、腌梨(zvx xiop xuil lil)、臘肉、臘腸、魚乾、霉乾菜、干蠶豆葉、干青菜、干豆腐皮(ganl lanl zix)。

2011-02-22 20:40:07 補充:
 白族人民的基本口味嗜酸、辣、甜、微麻。其烹调技法受汉族菜和佛教寺院菜影响较深。著名菜点很多,如:炒锅鱼、洗沙乳扇、大理饵、喜洲破酥糖招、活水煮活鱼、柳条蒸肉等。

  烤茶是白族敬客食俗之一。茶水色浓味醉,别具一格。烤茶一般斟三道,俗称“三道茶”。有“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婉梅、雕梅是白族妇女的传统食品。

2011-02-22 20:40:46 補充:
  三推“木瓜鸡”。木瓜酸而可口,从仲春花落结实开始,到中秋瓜熟蒂落,木瓜都可以蘸糖、盐、酱生吃。最大量的是制成甘草盐木瓜或蜜汁木瓜,生津止咳,开胃健脾,极受老、中、青欢迎。木瓜也用来泡酒,具有舒筋、祛湿、除筋脉拘挛的药用功效。因此,大理州云龙县一带,用其盛产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烧鸡来防病治病补身,也用来招待远方来客,为客人消疲解乏,强筋健胃。木瓜鸡所用之鸡,必以1500克左右的仔鸡为主料,宰杀腿毛清洗干净后,斩为小块,放入烧热的香油锅里翻炒后,加盐放水煮至七成熟时,加入削皮切丝的木瓜继续烧至鸡肉酥嫩,再加入胡椒粉、草果粉即成。木瓜鸡,汤、肉酸香,味清纯,毫无油腻之感,食后令你胃口大开,通体舒坦。

2011-02-22 20:41:15 補充:
五推“喜洲粑粑”。它是洱海边历史名城喜洲的一种小吃。用麦面做成。无论甜、咸,制时皆用上下两层炭火,将锅内油炕着的粑粑慢慢烤黄,烤香直至烤酥。因此,喜洲粑粑的香酥而又软和受人喜爱,且层次分明,宛若苍山十九峰十八洞,美色可餐。

  六推“鹤庆猪肝炸”。这是一道佐餐的荤腌咸菜。用猪肝。猪肚、猪肠子等内脏切碎加粗磨的辣椒面、花椒、八角、草果、浓盐等佐料潮腌而成,汁液成辣,鲜味香浓,摄一小碟蒸熟,一层红油飘然而出,一阵肉香扑鼻而来,引得人口水滴,用筷子挑一点尝尝,咸、辣、香,好一碟开胃的咸菜!烈日般的红色,真如白族人豪放、开朗的性格。敢吃鹤庆猪肝,才真爱白族“金花”、“阿鹏”、大爹、大妈。

2011-02-22 20:41:46 補充:
首推“大理砂锅鱼”,选用祥云出产的好砂锅,洱海中捕来的弓鱼、黄壳鱼、或鲤鱼加丰富多采的配料炖制而成。上席时以菜叶铺垫的大盘衬垫,锅中沸滚,飘红映绿,色彩绚丽,清香扑鼻。趁热食用,鱼肉滋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道名菜的来历,相传于一则轶事:很久以前,大理城有一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生意十分兴隆。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穷堂相,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煮给家人吃。

2011-02-22 20:42:04 補充:
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剩下些海参、蹄筋、鱿鱼、火腿、冬菇、玉兰片等菜,张小三将它们一揽包干,统统倒进砂锅,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他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剩菜一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味道格外鲜美可口。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办了专卖砂锅鱼的饭店,结果卖出了名,砂锅鱼从此成为大理白族风味的佳肴。当然,现在你在昆明或大理品尝到的砂锅鱼,其鱼不仅从石缸或玻璃水池里活捞现制,而且琳琅满目的配料:嫩鸡片、鲜肉片、火腿片、玉兰片、腰片、肝片、海参、鱿鱼、蹄筋、各菇、豆腐。胡萝卜、白菜心、蛋饺等等,都非残羹冷炙,而是新鲜精制的,这样,才确保了砂锅鱼的特质——鲜。

2011-02-22 20:42:22 補充:
由于砂锅保温好,上桌后鲜场翻滚,香气弥漫,真把个三月街、绕山灵和热烈气氛带上了筵席。
  风花雪月的白族佳肴“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素以“风、花、雪、月”四景著称。苍山洱海,南诏古迹,佛教名山,丝绸古道……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游览胜地。作为历史悠久的“文献名邦”,大理还奉献了风花雪月般的白族美食种种,甚有几绝独树一帜。

2011-02-22 20:43:02 補充:
 四推“邓川乳扇”。邓川水草丰茂,白族、汉族,家家户户几乎都养奶牛,故有“乳牛之乡”的称誉。以牛乳制成的“邓川奶粉”,是云南省最优质的奶粉,而身着白族衣服的大嫂卖的邓川乳扇,是家喻户晓的名特食品。它携带方便,造型特殊,食用也方便,烤、炸、凉吃均可,甜、咸都适宜。乳香沁脾,酥脆泡松,是下酒好菜,也是名特小吃。
2011-02-14 12:02 am
生皮、海水煮海魚、燉梅、烤茶、餌块、雕梅等。
2011-02-13 10:31 pm
在白族飲食習俗中,有幾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如生皮、海水煮海魚、燉梅、烤茶、餌块、雕梅等。


收錄日期: 2021-04-27 14:47: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13000051KK005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