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A%87%E5%A4%AA%E6%A5%B5
大清太宗文皇帝(後金天聰汗、清崇德帝,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滿洲愛新覺羅氏,名皇太極(滿語:ᡥᠣᠩ ᡨᠠᡳᠵᡳ,大詞典轉寫:hong taiji),軍事家、政治家。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為側福晉葉赫那拉氏。
生平 皇太極於明萬曆二十年十月廿五出生。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攻而未克,皇太極親臨戰場,目睹了八旗軍最慘痛的一敗。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病死,皇太極繼承汗位。努爾哈赤病逝之時,身後還有代善、阿拜、湯古代、莽古爾泰、塔拜、阿巴泰、皇太極、巴布泰、德格類、阿濟格、巴布海、賴慕布、多爾袞、多鐸、費揚果共十五個兒子(長子褚英已遭處死)。而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為何能繼位,各方史籍說法不一。皇太極繼承大汗位置後與其他三位親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稱為四大貝勒時期。大貝勒禮親王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統稱為四大貝勒。1627年,皇太極親率大軍發起寧錦之戰,再次大敗。他決定繞過關寧錦防線在明朝北方開闢第二戰線。自1629年起多次入塞南侵。在第一次南侵中,他誘使明思宗處死袁崇煥,又仿製紅衣(夷)大炮,並建立現代化炮兵部隊——重軍。皇太極在世時期,將都城瀋陽改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控制漠南蒙古後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是大清帝國的實際建立者和開國皇帝。
圖片參考: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明亡清興崇德六年即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帶病急援松錦之戰,史載「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椀」,馬不停蹄,晝夜兼行五百餘里。在松山大敗明軍,生俘洪承疇,《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駱駝六十六、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胄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蕩,多如雁鶩。」此役為後來清朝滅明征服天下立下基礎。《清史稿·太宗本紀》評價:「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他打敗林丹汗後,漠南蒙古稱他為博格達汗。皇太極腦中風病逝於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時入關前夕,年五十二歲。後葬於瀋陽昭陵(今瀋陽市北陵公園北)。由於死前未立繼承人,其弟睿親王多爾袞與長子豪格爭位不下,彼此陳兵示威。最終多爾袞獨排眾議,擁立庄妃的六歲兒子福臨,是為清世祖。他多次強調國語騎射,是防止滿洲人受到漢人風化的熏染,「服漢人衣冠,盡忘本國語言」,(《清太宗實錄》 卷三四 崇德二年四月丁酉)危及滿洲民族政權的長遠存在,為此,皇太極反覆告戒滿洲貴族,應恪受滿洲衣冠和善於騎射的風俗習慣云云,還多次下「上諭」強調這一點。
2011-02-08 19:26:04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9%BE%E9%9A%86%E5%B8%9D
大清高宗純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名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時出生),崩於嘉慶四年。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繼位之時有在位時間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禪位於子顒琰,即為年號嘉慶的清仁宗。
2011-02-08 19:26:09 補充:
此時的乾隆雖為太上皇,但依然「訓政」,在宮內仍然沿用乾隆年號,為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直至嘉慶四年(1799年)駕崩,成為中國歷史上實際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共計64年),而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時間為61年。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年號乾隆,故世稱乾隆皇帝或乾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