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就佛學而言,"學空"的過程中該注意那些事呢?
佛友慈心度眾.末學隨緣隨喜回覆~
六祖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由如求兔角~
末學只是個學佛愚癡人.非圓滿聖人.故只能依三法印修學.體證佛說緣起性空之理事.勸學八正道於人間隨緣如常生活~
故借此佛版.簡易次第說明佛說空義~
一般人都以為.佛法說空是空無一物.這是誤會了佛意~
經云:
寧可著有如須彌山.莫要著空如芥子許~
萬法緣起剎那變化.其相如幻.其體性空.故曰無生.即佛說空義~
一切法皆緣起幻有.故一切法畢竟空性~
有自性自體就不能變化了.無有自性.故能隨緣萬化~
故心以無自性能隨緣萬化.佛因此說妙.說真如.說實相.說如來藏真如心之假名.不讓有情眾生執心.為實.為我~
因此佛說實相無相無不相~
藕益祖師要解云:
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
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
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
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
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
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
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
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
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
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大智度論: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無有一法不空.故成就`緣起實相~
佛說~但求除妄莫求真~
於緣起法中.不即一法.不離一法,始入佛法不二門.~
於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甘心面對.提起放下.勇於承受.逆來順受.順來空受~
要圓滿菩提.末學以為.於世事順逆無懼.於心無求無執.實行八正道便是~
佛法說空是空性非空無~
喻如虛空無有質礙.故能圓受萬法發揮~
就如緣起性空.無有一法不空.就如性空緣起.融受任何一法~
故菩薩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萬法畢竟緣起性空如幻.無有一法可得~
故菩薩將出畢竟空.嚴土度生.萬法畢竟性空緣起非無.大道不捨一法~
由佛所證宇宙實相.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入佛知見.不二門.不一不異.不即不離.如此明心見性之二人.於二諦圓融無礙無執.同契佛說第一諦.便可離言說相.心緣相.彼此默然無諍.同證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之法身故~
便知祖師所言.實相無二.亦無不二之理了。
佛於世間總依二締說法.就是怕眾生墮入.空有邊見中~
故說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之中道實相.令有情眾生去我.法二執.解煩惱.所知二障.得菩提.涅槃二果.入佛清淨法界~
末法學人欲學緣起空性法.可依四念處!~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由安般念.守意數習中.體會。
佛說生命於呼吸間故。
於諸法無我(我者~有常.一.自主.宰他四義.).可貫穿諸行無常.知一切法我性不可得.常性不可得.於我法無執入佛涅槃寂靜~
這是末法學空之士.可以學習證入的~
以上心得分享.願祝佛友們大家體安道融.歲歲平安~
阿彌陀佛~
無患子 合十2011.2.8
2011-02-08 10:16:54 補充:
先解空義.後學空法.不墮頑空.就是在學空的過程中 → 最該注意的事項~
2011-02-08 10:24:19 補充:
更正
:六祖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由(猶)如求兔角~
2011-02-08 10:28:40 補充:
大三空三昧,也叫做三解脫門,就是空.無相.無願.
也要從深觀緣起性空入.才不會墮入頑空無明坑中~
2011-02-08 10:35:01 補充:
厭世著頑空見.也是最該修正的觀念~
多體會佛為何入無住涅槃.而非偏真涅槃~
一直把空當無解.是學空之士.最大的錯解~
2011-02-08 10:39:38 補充:
著空.不解十因果歷歷分明者.更是必要注意的事項~
2011-02-08 10:40:22 補充:
著空.不解十法界.因果歷歷分明者.更是學空人必要注意的事項~
2011-02-08 10:45:13 補充:
學空之士該注意之事項~
1
先解空義.後學空法.不墮頑空.就是在學空的過程中 → 最該注意的事項~
大三空三昧,也叫做三解脫門,就是空.無相.無願.
也要從深觀緣起性空入.才不會墮入頑空無明坑中~
2
厭世著頑空見.也是最該修正的觀念~
多體會佛為何入無住涅槃.而非偏真涅槃~
一直把空當無解.是學空之士.最大的錯解~
3著空.不解十法界.因果歷歷分明者.更是學空人必要注意的事項~
2011-02-08 10:49:16 補充:
在學空的過程中 → 該注意那些事項呢?
末學統合三點回覆~
1
先解空義.後學空法.不墮頑空.就是在學空的過程中 → 最該注意的事項~
大三空三昧,也叫做三解脫門,就是空.無相.無願.
也要從深觀緣起性空入.才不會墮入頑空無明坑中~
2
厭世.著頑空見.也是最該修正的觀念~
多體會佛為何入無住涅槃.而非偏真涅槃~
一直把空當無解.是學空之士.最大的錯解~
3
著空.不解十法界因果.歷歷分明者.如此不信因果者.更是學空人必要注意的事項~
2011-02-08 12:12:12 補充:
末學隨喜讚嘆佛友~
自由思考的阿普斯Apzu .無私分享.引領後學.頂禮善知識~
2011-02-08 20:53:57 補充:
隨喜讚嘆自由思考的阿普斯Apzu ~
文殊師利:「是什麽使它們成爲空的?」
維摩诘:「因爲空性,它們才是空的。」
文殊師利:「居士,應由何處覓得空性?」
維摩诘:「文殊師利,空性應該由六十二見裏尋覓。」
您好不要有執著心和分別心
像金剛經中最主要在說的,我們修行不要有執著的心,「一切法皆是佛法」是要告訴我們,行善有很多方法、每個教派或是經典都是在勸善的,不管是什麼行善的方式,去做就行了,只要適合自己就好,不用去執著或是毀謗。「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指到達彼岸的智慧,彼岸就是我們的家去。但也是告訴我們「般若波羅蜜」雖然取名叫「般若波羅蜜」,但是我們不需要去執著於「般若波羅蜜」這個意思,當我們對任何事情執著了,就很難再容納新的東西進來,也容易產生煩惱。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筏是幫助我們登岸用的,到了岸上就要把筏先放下,因為此時此刻你不需要這個筏了,如果在陸上,還執著帶著這個筏,你手上也不能再去拿別的東西,你也會拿的很辛苦。修行就是要學會『放下』兩個字『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人若能放下執著,一切就會順自然,而到達如來的境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這是在告訴我們,只要去踏腳實地的布施,不管是做什麼樣的佈施,只要是行善,一直做下去,過程中不用去妄想,自然而然,有一天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福德就像定存20年一樣可以滿載而歸。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四句偈等說的就是金剛經最後面的:『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當你說這四句偈給別人聽時,就是在告訴別人真實的道理這世上的所以一切都是像夢一樣,做夢時,我們感到很真實,但是醒來就什麼都沒了,只是心有餘悸。所以我們在世上的一切都應該看的很淡,不用去分別、不用去計較,這也就是「放下」。
當別人能聽進這個真理時,也就是在跟他說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方法,也就是回家的方法,這樣渡人的福報才是不可思量的。
『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因為我們用肉眼能見到的無形相,很多並不是真的相,因為無形是會變化萬千的,當我們的修為不夠,就會容易被自己的冤親債主干擾,如果不執著自己見到的相,我們就會見到真理了。
所以淨空法師說:「要老實唸佛,以後才可以瑞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我們修行就是要腳踏實地的做,就像老實念佛一樣,每唸一句,就有一句功效,也是要我們別妄想一步登天,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意思在此。而且當我們念經念佛時,無形們都會聽的到,對他們而言是在聽你說正確的道理,他們會增加靈性,靈性就是是非對錯的判斷能力,往後他們有機會做人時,比較能有機會修行修道,最終回歸本位。
佛法修行無論那個宗派,都在修清淨心。《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的修行法門就是念佛,當執著妄想時,就念念佛號,可一心不亂。《普門品》:「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也說到常念佛號的好處,可以遠離災禍。
佛號是可以隨身攜帶的經文,可以時時刻刻為自己修習福報。除了唸以上的經文、以及法布施之外,平時也可以多唸佛號修習福報。佛號如:1. 嗡嘛呢唄咪吽
2. 南無觀世音菩薩
3. 南無阿彌陀佛
4. 南無地藏王菩薩
5. 南無虛空藏菩薩
........都可以常唸~
這裡有些誦經法則可以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beauty1223/15988925
有緣相遇的網友啊!你好^_^阿彌陀佛^_^有關資料請參考: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HA00574219/o/151102080005813871884801.jpg
白話
《維摩诘所說經》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HA00574219/o/151102080005813871884802.jpg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于是世尊對法王子文殊師利說:「文殊師利,去維摩诘長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要面對維摩诘長者是很難的。對于深奧佛法的法則,他有天生可敬的辯才。他又極度精于完整表明自己以及調和他人的分歧。他的辯詞犀利,沒有人能抵抗他那不可侵犯的智慧。
他已做完了菩薩所有的工作,也透徹了解佛與菩薩的所有秘密奧理。他善于教化一切魔土,玩弄大神通。在智慧和解脫技法裏他都有成就。于不可分、非二元的究竟法界他也有無上高深的了解。他善于以統一實相裏的無窮型态來教導佛法。
他善于針對一切衆生不同的六根給予開悟方法。他技巧地徹底整合了他對解脫方法的體驗。他對各種問題都有堅決把握。因此,雖然他不能由像我這樣隻有薄弱防衛的人所抵擋,可是,蒙被佛恩,我願意去看他,盡可能地和他談話。」
那時在那集會裏的菩薩、大聲聞弟子、帝釋、梵天、天王、天人和天女大家都有這個念頭:「年輕的文殊師利王子和那位善知識之間的談話對佛法一定會有深奧的教導。」于是八千位菩薩、五百位聲聞、許多帝釋、梵天、天王以及數十萬天人和天女,大家都要跟随法王子文殊師利去聽法。結果,由這些菩薩、聲聞、帝釋、梵天、天王、天人和天女簇擁着,法王子文殊師利進入毗耶離大城。
此時維摩诘長者獨自在想:「文殊師利,那位法王子,就要和許多随衆來我這裏。好,叫這間屋子轉變成空!」于是,他的房子就神妙地變成空無一物了,甚至連門房也不見了。而且,除了維摩诘躺在上面的那張病榻之外,哪裏都不見有床榻或椅子。
現在維摩诘長者看見法王子文殊師利來到,就對他說:「文殊師利!歡迎,文殊師利!非常歡迎你。沒有任何來而你在這兒。不用任何看而你出現了。不用任何聽而聽見你了。」
文殊師利說:「居士,正如你所說。來的人終究不來。去的人終究不去。爲什麽?來的人沒人知道他會來。去的人沒人知道他會去。出現的人終究不會被看見。善知識大人,你的病況還能忍受嗎?還活得過去嗎?你的四大沒受幹擾吧?你的病痛消退些了嗎?不再增加吧?佛問起你:『你是否有些辛苦、不适、微恙?你的苦惱是否輕微?你是否健壯、舒适、沒有自責、有人照顧?還有,你是否與無上快樂毗鄰而居?』
居士,你的病從何而來?還要多久?情況如何?如何才能治愈?」
維摩诘回答:「我的病是從無明和對存在的渴望而來,将和一切衆生的病一樣長久。隻要一切衆生無病,我也就不病。
爲什麽?文殊師利,對菩薩而言,世界隻由衆生形成,而且,住在世上疾病是與生俱來的。隻要衆生都無病,菩薩也就無病。譬如說,文殊師利,如果商人的獨生子病了,他的雙親因爲他的患病也會患病。而且隻要獨生子的病未愈,他們就一直在痛苦裏。完全一樣,文殊師利,菩薩愛護衆生好像每一個都是他的獨子。他們患病,他也患病;他們好了,他也好了。文殊師利,你問我我的病從哪而來,菩薩的病是由大悲而起。」
文殊師利:「居士,你的房子爲什麽是空的?你爲什麽沒有仆人?」
維摩诘:「文殊師利,一切佛土都也是空的。」
文殊師利:「是什麽使它們成爲空的?」
維摩诘:「因爲空性,它們才是空的。」
文殊師利:「空性的空是什麽?」
維摩诘:「因爲空性,連解釋都是空的。」
文殊師利:「空性可以由概念去解釋嗎?」
維摩诘:「連概念本身也是空的,所以空性不能解釋空性。」
文殊師利:「居士,應由何處覓得空性?」
維摩诘:「文殊師利,空性應該由六十二見裏尋覓。」
文殊師利:「應由何處覓得六十二見?」
維摩诘:「應該由衆如來的解脫裏尋覓。」
文殊師利:「應由何處覓得衆如來的解脫?」
維摩诘:「應該由一切衆生的主要心智活動裏尋覓。文殊師利,你問我爲什麽我沒有仆人?所有的魔王和反對者都是我的仆人。爲何?衆魔王提倡有生有死的這一生,而菩薩不躲避生死。外道的反對者主張各種見解,而菩薩不受見解所苦惱。所以,一切魔王和反對者都是我的仆人。」
...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HA00574219/o/151102080005813871884813.jpg
願閣下與一切眾生修持佛法,勇猛精進;福慧具足,悲智圓滿。^_^
南無阿彌陀佛......嗡 嗎 呢 叭 美 吽......
普願三界諸有情,證得離言真實義。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HA00574219/o/151102080005813871884815.jpg
2011-02-08 10:38:32 補充:
(湊熱鬧 ,勿選吾↑)
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_^
嗡 嗎 呢 叭 美 吽......
2011-02-08 11:12:04 補充: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
...是修行。非是執勞負重。喚作修行。却不與麼。 三身一體。一體三身。一者.法身實相佛。法身佛不明不暗。明暗屬幻化。實相由對虗得名。本無一切名目。如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成佛獻蓋等。是升合擔語。要從濁辯清得名。故云實相法身佛。是名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亦名虗空法身佛。亦名大圓鏡智。亦名第八識。亦名性宗。亦名空宗。亦名佛居不淨不穢土。亦名在窟師子。亦名金剛後得智。亦名無垢檀。亦名第一義空。亦名玄旨。三祖云。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2011-02-08 11:18:35 補充:
佛祖統紀卷第九
禪師慧超。丹陽沈氏。幼入道誦法華。聞光州思禪師妙明三觀。與天台仙城命禪師同往請業。思師對眾稱之曰。超之神府得忍人也。後入嵩高餌藥坐禪。隋太子勇。召集名德總會京師。以師行業不群。獨留供養。有淨業法師隱居藍谷。欽師高道躬事邀迎。共止八年倍隆三慧。大業初。屢詔入[3]宮說法。師所居常有數虎以任役使。平時誦經。五十餘年。幾一萬部。京邑名匠慧因保恭等咸就棲止以事請益。後因臥疾。示門人曰。生不忻死不戚吾之常也。第一義空清淨正觀吾之凭杖也。乃面西正坐入定。遺旨露骸松下以施禽獸。弟子如教。停月餘顏色不變。夜有霞光自身而發。時秦王世民聞之(唐[4]太宗)遣人就視深歎希有。眾乃造塔奉藏全身。
2011-02-08 11:42:14 補充:
五燈會元卷第十九
普融知藏
福州人也。至五祖。入室次。祖舉倩女離魂話問之。有契。呈偈曰。二女合為一媳婦。機輪截斷難回互。從來往返絕蹤由。行人莫問來時路。凡有鄉僧來謁。則發閩音誦俚語曰。書頭教娘勤作息。書尾教娘莫瞌睡。且道中間說箇甚麼。僧擬對。師即推出。
2011-02-08 21:35:39 補充:
證道歌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裏。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堕。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讨疏尋經論。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诃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爲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爲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從來沒有人能言說"性空",
中論有說"緣起八不",是對應"緣起性空"而立論,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
這八不,說了甚麽呢????
甚麽也沒有說過,
人只能夠言說"緣起",
緣起,即世間法,
人見世間事相有生滅,有常斷,有一異,有來去,
因此人迷戀世間相,生起"八迷",
八不論,只是否定世間種種事相之實在性,
否定實有生滅,否定實有一異,否定實有來去,
如此,破除世人對世間事相之「八迷」,
八不論,除了一味否定,再沒有可言說的話了,
否定過後,說了甚麽呢????甚麽也沒有說過,
2011-02-08 19:01:20 補充:
空本無解,故無理可立,
若說學空,就是學習歪理,
以歪理破斥歪理,就是學空,
比喻說,
世人眼見有蘋果,因而生起有見常見,落入歪理,
學佛人為解空義,以無見斷見破斥有見常見,
因此,使人墮落於無見斷見之迷思,
以歪理破斥歪理,最終仍然得著歪理,無法証空,
學佛人為解空義,又以有見常見破斥無見斷見,
因此,又再使人墮落於有見常見之迷思,
以歪理破斥歪理,最終仍然得著歪理,無法証空,
2011-02-08 19:01:45 補充:
如此,有見常見,無見斷見,糾纏不下,互相克制,
學佛人眼見如此,心知不妙,
因而再立歪理,求謀化解爭端,
學佛人為解空義,以非有非無,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非無非非有,,,,
意圖化解有見常見,無見斷見極端執迷,
如此歪理,使人陷入困局,無所適從,
世人明明眼見世間有蘋果,
卻不老實說有蘋果,
而說非有非無,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非無非非有,,,,
如是解空,就如是歪理,
如是學空,就如是學習歪理,
以歪理破斥歪理,最終仍然得著歪理,無法証空,
2011-02-08 19:01:55 補充:
在學空的過程中 → 該注意那些事項呢?
答:
若說解空有理,就是歪理,
在學空的過程中,該注意所說的理,都是歪理,
空本無解,故無理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