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目的?

2011-02-08 10:55 pm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目的?

文革10年重創中國

毛澤東惡搞的目的為何?

回答 (7)

2011-02-09 1:17 am
✔ 最佳答案
敝人尋找以下此篇文章,評論稍有偏頗,畢竟為中國人所寫,但確實也闡述了一些事實,功過共論。

毛澤東發動這場“大革命”的出發點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維護党的純潔性和尋求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但他對党和國家政治狀況的錯誤估計這時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党和國家面臨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過去幾年的農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批判,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採取斷然措施,公開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才能揭露党和國家生活中的陰暗面,把所謂被“走資派篡奪了的權力”奪回來。

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發動“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圖片參考:http://img827.imageshack.us/img827/125/01300000009843123778719.jpg


十多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實踐使毛澤東強烈的認識到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始終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始終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始終存在著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威脅,從而發展出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學說。作為對這一理論的科學試驗,文革的實踐就開始了。

文化大革命影響了當時所有的中國人。文革頻繁的政治運動令經濟活動近乎停頓,同時也消耗了不少的資源。例如文革初期的紅衛兵大串聯,全國鐵路系統就承受了極大壓力,總共運載了1100萬人次,而這也是後來大串聯停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武鬥時期被破壞的房屋、道路乃至文物古跡則更是不計其數。



圖片參考:http://img52.imageshack.us/img52/4033/01300000466621125501235.jpg


對教育的影響
十年“文革”令全國所有的學校進入停課狀態,大學入學考試取消。高考直到1977年“文革”結束後才舉行,那一年考生的平均年齡是最大的,錄取率也是最低的。文革中,知識份子不被尊重,大多數被下放進行體力勞動,有些則遭到殘酷對待,財產被沒收。也有些人的意見認為當今中國人普遍難以建立信任關係問題,以及道德淪喪問題,甚至腐敗成風問題都是文革時期人整人,人鬥人,互相出賣,互相揭發,互相批鬥的教育結果。因為不論是當時無法無天的紅衛兵還是被批鬥的知識份子現在已經為人父母甚至祖父母。這些經受了精神折磨的人的子女普遍繼承了他們的思想和性格,也就是說沒有經歷過文革的一代甚至幾代人都在承受著文革的負面影響。

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毛澤東思想在文革中成為中國的主導政治理論,截止到1967年12月,已經出版《毛主席語錄》3.5億冊,這可能對在中國掃除文盲起到了一定作用。毛澤東的威望空前高漲,任何修正主義傾向都會受到批評和批判,全國盛行“造反有理”的口號,法律完全受到漠視。



圖片參考:http://img717.imageshack.us/img717/8140/48629906.jpg


很多當權派利用和歪曲文化大革命的政策,形左實右,甚至挑起“武鬥”,使文革初期整個國家陷入無法無天的混亂狀態,全國大量文物受砸毀,古跡被破壞,對中國,以至人類文化遺產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害。出身成分論在文革中十分流行。工人農民等勞動群眾成為文藝歌頌的主角。

提出了“破四舊”,“開門搞科研”,“人民代表以工農兵為主體”等眾多新觀點,提倡“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大民主。數不清的歷史文物、私人古玩,甚至祖輩遺物在“破四舊”的口號下被紅衛兵野蠻砸爛;科學工作者被迫下鄉,研究工作因而停頓。文革後期的“批林批孔”,則是直接對準了中國文化中影響最深遠的儒家文化。

http://www.hudong.com/wiki/%E6%96%87%E5%8C%96%E5%A4%A7%E9%9D%A9%E5%91%BD

摘自上面網址、有更多參考資料,比維基百科還豐富就是。

另外一則不同觀點之文章探討:

http://yiming323_20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77906

若板主想要更多相關文化大革命發動目的的資料在下可以再提供網址,不過都為對岸文章,個人感想是為毛辯護減罪者居多。
參考: 南國鼎之我見
2011-02-09 8:25 pm
其實同時代的大多數人都沒完全搞懂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真正目的
多數人往爭權奪利去想,犧牲者劉少奇就不明白:我都已經下台,為什麼運動還不停止,給黨與國家造成重大損失,
另一派人如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則認定毛的目的是奪回權力,因此要抓住戰機,一舉躍上黨與國家的領導人位置,10年前,江青不過是主席秘書兼主席夫人,算是中階幹部,因此一見到有機會躍上領導人地位,便不計任何後果,不留任何餘地,全面進攻
另一派人則認為每次緊跟主席都過關,這次主席要幹掉的是劉少奇,又不是我,這一派人為數不少,有些人還是政治局常委,其實這種想法也是很錯誤的,這些人在運動中即使保住性命,也都被打倒了,少數人半倒不倒,事實上職權已被解除,靠邊站了

只有幾個人看出這場動亂絕不會止於打倒劉少奇
一個是周總理,周總理看出毛澤東又要搞"逆向思維",先大亂後大治,因此周採取退守與挽救策略,總之把國家的危局苦撐著,當然有些人保不住也只好讓他犧牲了
一個是胡喬木,他也看出毛澤東的這場戲絕不會止於打倒一兩人,因此急流勇退,請假長休
另一個是副統帥林彪,他深知毛只是暫時容忍他當上接班人與二把手,因此來個將計就計,暗地培植勢力,林彪一生人最大的不利就是身體太差,不能自己上第一線主持,若是他親征,勝負尚難預料

透過這場大亂打造毛澤東的理想共產國度,說到底就是要純潔黨與群眾
掃除走資派與右派壞份子,左派當家

大家都以為走資派只是帽子,其實不是,毛澤東真的認為國中有很多走資派,小劉少奇,鬥垮大劉少奇一點不難,難的是徹底瓦解走資派勢力,這場史無前例的實驗居然搞了10年,毛澤東最初的估計是3年取的運動勝利

精於逆向思維的毛澤東於鬥爭無往不利,然而讓這樣一個人當上最高領袖
實在是民族的浩劫
2011-02-09 6:29 pm
我覺得這是他剷除異己,牢固自己統治的手段
2011-02-09 9:15 am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08035.htm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對象,明確而具體。但反修防修、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只是這場「革命」的消極目標。其積極目標是甚麼呢?即這場「革命」要「立」甚麼、實現甚麼社會目標呢?毛澤東後來為「文革」的必要性辯護,說是「為了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這只是一種事不成後的說法,是為他最初心高氣盛的大目標打掩護的。因為鞏固一個政權是無須革命的,清除、壓制、鎮壓反革命屬於專政範疇,不能稱為革命。革命意味推翻舊政權或舊政治體制,建立新政權或新政治體制。
  境內外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文革」只是毛、劉之間的權力鬥爭,權力的歸屬才是毛澤東的真正目標。這不僅看低了毛澤東,也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首先,看「文革」前的歷史,劉少奇的權力從來沒有超過毛澤東,毛澤東也從來沒失去過權力。即使在大躍進失敗後的低谷時期,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也不曾掌握主動權。當年秋的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主導會議是顯而易見的,他輕易就讓全黨認可了「階級鬥爭」為綱的新的基本路線。其次,從此後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文化領域的大規模批判運動,到「文革」的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策劃(包括黨內高層一系列人事清洗──彭、羅、陸、楊等),可看到劉少奇被撇在一邊,被架空而無所作為。再次,「文革」開始後兩個月多點,劉少奇就被免去中央副主席之職並停止本、兼一切工作,實際已經下台。從這三個階段看,劉少奇難以構成權力鬥爭的一方。劉少奇失去權力後,「文革」運動才發展到衝擊黨政機關,第二年才全面奪權,這已經不是向劉少奇的奪權,他無權可奪。是如同當時所說的向「劉少奇代理人」奪權嗎?非也,劉少奇不僅沒有代理人,連個人關係稍微密切的當政者也沒有。無論彭、羅、陸、楊,還是「劉、鄧、陶」連語中的鄧、陶,更不用說軍中和各省的實力派,沒有一人同劉少奇有特殊關係。之所以把這些人稱為「劉少奇代理人」,只是給他們安上一個罪名,便於儘快打倒。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虛構一個並不存在的「資產階級司令部」,以論證「繼續革命」的必要性。劉少奇1966年下台,1969年去世,「文革」卻足足批劉十年,顯得過於重視,無形中誇大了劉少奇生前死後的勢力。而這一切,其實是另有深層原因的,也即後面要論述的「文革」真正的目標流產,劉少奇就成為這流產目標的替代目標了。而今天一些研究者,把一個掩蓋真正目標的替代目標,作為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原因,是上當了。
  還有一種權威的說法,認為「文革」的目標,即是文革前夕毛澤東發出的《五七指示》。《五七指示》是毛澤東不滿於斯大林官僚體制而勾勒的一種社會模式。以抗日各根據地僅實行於黨政機關和軍隊的供給制軍事共產主義為藍本,以階級鬥爭為綱,把各行各業辦成限制社會分工,限制商品交換,亦勞亦學,亦文亦武,自給自足,平均分配,小而全、封閉式的「大學校」1。這種「大學校」模式,正如毛澤東所說:「已經不是甚麼新鮮意見,創造發明,多年以來,很多人已經是這樣做了……至於軍隊,已經做樣做了幾十年。」的確,自1958年以來,是不斷向社會普及這種「大學校」模式的。毛澤東也明知這套模式不足以取代斯大林工業化模式,而只是對斯大林官僚體制的等級分化加以校正。這種「大學校」模式可以補充而不致於衝擊斯大林體制,不會給社會帶來混亂,全黨無人反對,完全可以在不發動「文革」的條件下實施之,況且已經早就在實施著。
  那麼,是甚麼宏偉目標,促使毛澤東要發動這麼一場「政治大革命」呢?不少同行已論述過,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展的過程中,認識上發生了一次飛躍,認為官僚主義已經由一種作風發展為一種體制,在中國已經形成「官僚特權階層」。這個經濟的「官僚階層」,在政治上執行修正主義路線、「走資本主義道路」。毛澤東由此醞釀出「繼續革命」的命題。他要發動一場「政治大革命」,按馬克思說的「打碎舊的國家機器」!但是對於他在這場「革命」過後所要建立的「嶄新國家」是甚麼樣子,卻未正面說過一個字。這也就是眾多研究者對「文革」動因、「文革」目標,眾說紛紜的一個原因。毛澤東為甚麼神秘其事、天機莫測?當然,這恐也是他對付黨內反對者的一種策略。但是,他始終緘口不言,即使在「一月革命」奪權的勝利時刻。其中隱情,恐怕只能作一些猜測了。筆者猜度,1958年大躍進轟轟烈烈公佈的許多政治的目標,經濟的指標,後來都沒有實現,在國人面前和世界面前蒙受了恥辱,這給毛澤東留下了心理創傷。此後再不見毛澤東輕言具體社會目標,他信守「做到了再說」。「文革」的目標,可能也屬此類。發動這麼大一場運動,是不可能沒有轟轟烈烈目標的。可是他不說,這就難怪大批大批黨的高級幹部「緊跟不上」、「摸不透意圖」、「很不理解」了。即連文革小組的一幫人,也沒得到交底,他們也全靠揣摸毛澤東的意圖行事。
2011-02-09 7:03 am
兩個字:奪權。
如果還有第二個目的,那就是避免遭到歷史的批判。毛在第二個五年計畫的失敗,餓死了數千萬人,可能會流下歷史罵名。為避免劉少奇成功改變經濟狀況,比下毛的昏庸,所以必須以文革手段,拉下劉少奇,加上造神運動以後,毛就可以避免歷史罵名。
2011-02-09 3:43 am
因為毛澤東為了奪回失去的權力.....那時劉少奇.鄧小平等人部份性的進行資本主義 毛澤東要貫徹共產主義 所以為了奪權
發動了文化大革命
參考: 國二的社會課本
2011-02-08 11:34 pm
文革的指導思想來源於毛澤東提出的「四個存在」理論,即「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存在著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威脅。」在此基礎上,毛澤東發展出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6%87%E5%8C%96%E5%A4%A7%E9%9D%A9%E5%91%BD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48: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08000010KK051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