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交史上最惡劣的斷交國--兇地之邦韓國
韓國 在過去與台灣 雙方互稱兄弟之邦,但是1992年,台韓斷交,韓國對台灣造成莫大的傷害。
最惡劣的斷交國:『凶地(兄弟)』之邦
斷交時,韓國政府在台灣尚未反應過來時就無預警的一夜趕走了台灣駐韓國大使人員, 並將使館交付中共,陸續的將台灣在韓國的資產(國產)和土地過繼 給中共,由於韓國以極度羞辱我國的方式斷交,我國隨即以斷航報複韓國(不允許韓機飛越我國領空,迫使其南下班機需飛遠路,最近已複航)
"反韓"人士由然而生。
韓流,複航原因之一
台韓斷交最主要、或者也是唯一的原因,無庸置疑的就是中韓建交(中國與南韓)了。
從當時各報前前後後的時論及報導來看,其實可以得知國內對於中韓建交(台韓斷交)的必然也多少早已心底有數,民眾想知道的不是台韓會不會斷交,而是何時斷交、怎麼斷交的問題 。只是即便在國內對此早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台韓斷交仍然帶來了不小的心理震撼,一則是時點出乎預期的提早 ,一則是韓方對台近乎無禮的處理手法。 不過台韓斷交的原因雖然如前述一般的單純,中韓建交卻是許多不同因素及偶然集合而成的結果,其中南韓為什麼捨台灣而想和中共交往?又如何營造與中共建交的形勢?而中共因何同意與南韓建交?其又如何說服北韓點頭?台灣又扮演了什麼角色?本文透過對台韓斷交的觀察,嘗試解答這些有趣的問題。
台韓的友好及反共名分外交
台灣民眾對於大韓民國(南韓)背我與中共建交一事,最不能諒解也最常提出來指責南韓的,就是南韓不顧與我長久以來的兄弟邦誼 。的確,早在日本佔據朝鮮半島之時,韓國在上海即設有流亡的臨時政府(1919年四月)。而國民政府既與韓有共同的抗日目標,對韓國的獨立建國運動亦頗有革命武力、財政和外交支援上的支持。是以1945年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1948年五月31日大韓民國制憲國會於南朝鮮半島的美國佔領區成立,選舉李承晚為首任大統領,八月15日大韓民國政府正式成立之時,中華民國即率先予以承認,雙方互設代表。
造成中韓關係全面質變的關鍵事件,是在1983年五月5日發生的「中共民航機劫機事件」。這個持續一年三個月的事件,徹徹底底地將中韓兩國全然背道而馳的國家政策,攤開在各自的國民面前接受考驗。而南韓將台灣所稱的「義士」判決有罪,的確全然合法,不過其中其實也含有討好中共的意味 。
盧泰愚的與中建交政見及台韓斷交
1987年十二月的南韓總統選舉,是台灣與南韓關係惡化的另一個具體轉捩點。執政黨候選人盧泰愚在政見發表會之中,誓言當選後一定在任期內完成與中共建交 ,他並直呼中共的全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讓我駐韓大使館大驚失色。其後,盧泰愚以36%的得票率當選第13任總統7。1988年七月間,南韓外務部也繼新聞媒體之後,正式宣佈將以正式國號稱呼中共。於隔年,中韓雙方達成協議互設貿易辦事處。
大韓民國盧泰愚政府於1992年八月24日宣布與中共建交,我國同日宣布與南韓中止外交關係,台韓雙方大使館降旗、閉館、撤使並且斷航。
似乎就像小學生的數學算式那樣簡單,中共拿到了南韓,台灣失掉了南韓,南韓拿到了中共、失掉了台灣。在「得到中共看起來比得到台灣好」的前提假設成立的情況下,台灣恐怕是這場外交賽局中唯一的輸家 ,若用這種眼光來看當時各報的報導,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國內的輿論界對我、中、韓三方皆大張撻伐,甚至國內還一度有發起拒買韓貨的舉措 。在一片批評檢討的聲浪中,台、韓兩國國內皆有一雙重承認(南韓稱為同時承認)的提議出現,以南韓雖然同中共建交但不與台灣斷交的方式繼續維持台韓雙方的關係,不過中、台兩邊在「漢賊不兩立」的一個中國方針下顯然都不可能同意這種做法 。就像本文一開始所提過的,導致台韓斷交的原因就是中韓建交,而南韓則主導了大部分的過程 ,亦為國際氛圍的大勢所趨,我方在相對被動或者無能為力的窘況下,雖然有其缺失,倒也不好過分苛責。
心得:台灣過去一直把韓國當成反共盟友 ,對南韓一向極盡所能的友好 ,予取予求,在經濟文化軍事,竭盡所能協助.但當南韓決心巴結中共,以對抗北韓後,絲毫不存在任何感情,馬上把台灣踢開 ,無預警沒收中華民國財產,轉交中共,諂媚巴結共產黨之態,台灣人豈可忘記 .當初跟台灣的部份借款 ,也沒歸還.這種國家,這段歷史,我認為台灣人不可忘記! !
轉貼文章 :
http://tast.eyny.com/viewthread.php?tid=561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