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 王昌齡的詳細資料(急;20點!!)

2011-02-07 6:36 am
如題;

`- 詩歌的寫作背景(原因;時代背景-如是否在戰爭;地點;作者當時的心情等 )
`- 詩歌內容及感情(每句的解釋 )
`- 寫作手法
`- 詩歌體裁(詩的類型;對偶;押韻 )

回答 (2)

2011-02-07 7:46 am
✔ 最佳答案
《出塞》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詩歌的寫作背景(原因;時代背景-如是否在戰爭;地點;作者當時的心情等 )《出塞》應當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故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同時期杜甫的《兵車行》可以作為參考。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詩評家常稱讚“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 “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 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範圍有所擴展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工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勳”(張說)。
詩歌內容及感情
內容 -- 每句的解釋秦時明月漢時關 = 秦朝時候的明月,都照在漢朝的雁門關上;萬裡長征人未還 = 那在萬里以外遠征的人,現在還沒回來。
但使龍城飛將在 = 我想假使在龍城地方,這位飛將軍現在還在這裏,不教胡馬渡陰山 = 那麼他一定不會讓胡人的兵馬渡過陰山的。感情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表現了詩人希望能夠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的美好願望。 寫作手法
互文互見的寫作手法。
這裡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
相同的還有“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唐時明月宋時風, 春喚鷓鴣楊柳蔥。 天地悠悠人不見, 一聲長嘯劃蒼穹。納西古樂飲譽海外。樂手年高有望九者,三五青少雜坐隊間,益增趣色。 惟主持者絮絮叨叨,侵時既多,狂悖亦似過耳。 ”《舟行》
“唐時明月宋時風,送我輕舟過萬峰。既曉浮生終作古,何須岸上困迷宮?” 詩歌體裁(詩的類型;對偶;押韻 )王昌齡《出塞》是一首七言絕句。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秦時明月漢時關,⊙平⊙仄仄平平,(韻)萬裡長征人未還;⊙仄平平仄仄平。(韻)但使龍城飛將在,⊙仄⊙平平仄仄,不教胡馬渡陰山。⊙平⊙仄仄平平。(韻)
參考: @@****@@
2011-02-07 6:01 pm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


--------------------------------------------------------------------------------

【注釋】

《出塞》:屬漢樂府。王昌齡所作本有兩首,這是其中之一。
王昌齡:唐代詩人,長於寫邊塞詩。
關:關塞。
龍城:漢代時匈奴大會祭天處。漢將衛青曾大破匈奴於龍城。
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匈奴稱李廣為「漢之飛將軍」。
陰山:位於內蒙古的山。


【賞析】

明詩人李攀龍評本詩為唐人絕句的壓卷之作,而明代詩評家王世貞亦言本詩「若以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求之,不色此詩為第一耳」。然此詩的妙處何在?大抵在詩歌的首句。詩歌首句先點出現實之景:月與關。但作者並非從現在下筆,而是從秦、漢兩個朝代下筆,指出這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關塞。從遠處下筆,就使詩歌產生了一種雄渾蒼茫之感;而從古代寫起,也就暗示出「萬里長征人未還」是自古已然之事。

而自此出發,我們可以推想,「不教胡馬渡陰出」的「飛將」的存在,也就是古今人們的期同願望了。但詩中運用了「但使」一語,可見「飛將」始終沒有出現,而戰士們只有繼續參與戰爭,不得返家。這就正好將詩歌的主題;長久以來,由於邊關將帥無能,令戰爭不斷,使戰士不得還;含蓄地表達出來了。

透過首句「秦」、「漢」二字的運用,能表達出這麼悠久的時間與深遠的悲思,而評論又能在「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來,無怪乎此詩能獲得如此崇高的評價。 前兩句指邊塞自秦漢以來的景象就是如此荒涼,不少將士在這裏耗盡青春、生命,雖然時刻刻想念家鄉,但年復一年,邊塞總得有人堅守著。寫出士兵的痛苦。後兩句是一種希望,雖然漢代將軍李廣曾有效地防守邊彊,但李廣不可復生,就是像李廣的將士也不可能一直都有,所以在希望的背後,隱藏著很深的失望。這首詩描寫了中國北部戰爭的漫長歷史。
「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時明月」和「漢時關」是錯舉見義寫法。明月依然是秦朝時的明月,這關塞仍然是漢朝時的雁門關。意謂自秦漢以來,明月映照下的關塞,無非都是征戰和戍守的所在。
「萬里長征人未還。」士兵們萬里迢迢去守衛邊彊,年年征戰,到現在仍不見回來。服兵役的人,很少能安然返家。意指戰事仍在繼續。 「但」:只要;「龍城」:在今漠北果爾河地方。《漢書》匈奴傳:「五月,大會龍城。」「飛將」:漢朝防守邊塞的名將李廣,威震邊彊,胡人稱之為漢之「飛將軍」;假使戍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在的話
「陰山」:今內蒙古北部;「教」:音交;「不教」:不許、不讓;「胡馬」:胡人的騎兵;「胡」,古代對北邊塞民族的稱呼。他一定不會讓胡人的兵馬渡過陰山來的。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29: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06000051KK012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