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氏定理的證法

2011-02-05 7:43 pm
請問大家哪本書會有很多畢氏定理的證明方法?如果沒有,請舉出至少15種。

回答 (2)

2011-02-05 10:48 pm
✔ 最佳答案


這個定理有許多證明的方法,其證明的方法可能是數學眾多定理中最多的。路明思(Elisha Scott Loomis)的 Pythagorean Proposition一書中總共提到367種證明方式。有人會嘗試以三角恆等式(例如:正弦和餘弦函數的泰勒級數)來證明畢氏定理,但是,因為所有的基本三角恆等式都是建基於畢氏定理,所以不能作為畢氏定理的證明(參見循環論證)。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7/Proof-Pythagorean-Theorem.svg/220px-Proof-Pythagorean-Theorem.svg.png

有許多畢氏定理的證明方式,都是基於相似三角形中兩邊長的比例。設ABC為一直角三角形, 直角於角C(看附圖). 從點C畫上三角形的高,並將此高與AB的交叉點稱之為H。此新三角形ACH和原本的三角形ABC相似,因為在兩個三角形中都有一個直角(這又是由於「高」的定義),而兩個三角形都有A這個共同角,由此可知第三隻角都是相等的。同樣道理,三角形CBH和三角形ABC也是相似的。這些相似關係衍生出以下的比率關係:因為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6/Illustration_to_Euclid%27s_proof_of_the_Pythagorean_theorem.svg/220px-Illustration_to_Euclid%27s_proof_of_the_Pythagorean_theorem.svg.png

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一書中給出畢氏定理的以下証明。 設△ABC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A為直角。從A點劃一直線至對邊,使其垂直於對邊。延長此線把對邊上的正方形一分為二,其面積分別與其餘兩個正方形相等。在定理的證明中,我們需要如下四個輔助定理:如果兩個三角形有兩組對應邊和這兩組邊所夾的角相等,則兩三角形全等。(SAS定理)三角形面積是任一同底同高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任意一個正方形的面積等於其二邊長的乘積。任意一個矩形的面積等於其二邊長的乘積(據輔助定理3)。證明的思路為:把上方的兩個正方形,透過等高同底的三角形,以其面積關係,轉換成下方兩個同等面積的長方形。
其證明如下:設△ABC為一直角三角形,其直角為CAB。其邊為BC、AB、和CA,依序繪成四方形CBDE、BAGF和ACIH。畫出過點A之BD、CE的平行線。此線將分別與BC和DE直角相交於K、L。分別連接CF、AD,形成兩個三角形BCF、BDA。∠CAB和∠BAG都是直角,因此C、A 和 G 都是線性對應的,同理可證B、A和H。∠CBD和∠FBA皆為直角,所以∠ABD等於∠FBC。因為 AB 和 BD 分別等於 FB 和 BC,所以△ABD 必須相等於△FBC。因為 A 與 K 和 L在同一直線上,所以四方形 BDLK 必須二倍面積於△ABD。因為C、A和G在同一直線上,所以正方形BAGF必須二倍面積於△FBC。因此四邊形 BDLK 必須有相同的面積 BAGF = AB²。同理可證,四邊形 CKLE 必須有相同的面積 ACIH = AC²。把這兩個結果相加, AB²+ AC² = BD×BK + KL×KC由於BD=KL,BD×BK + KL×KC = BD(BK + KC) = BD×BC由於CBDE是個正方形,因此AB² + AC² = BC²。此證明是於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一書第1.47節所提出的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0/Pythagoras-2a.gif/220px-Pythagoras-2a.gif
此證明以圖形重新排列證明。兩個大正方形的面積皆為(a + b)2。把四個相等的三角形移除後,左方餘下面積為a2 + b2,右方餘下面積為c2,兩者相等。證畢。


圖片參考: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906289dd87259c065982ddb0.jpg

如图1,Rt△ABC中,∠ABC=90°,BD是斜边AC上的高,通过证明三角形相似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BD)^2;=AD·DC, (2)(AB)^2;=AD·AC , (3)(BC)^2;=CD·AC 。
由公式(2)+(3)得:
(AB)^2;+(BC)^2;=AD·AC+CD·AC =(AD+CD)·AC=(AC)^2;,
iq. (AB)^2;+(BC)^2;=(AC)^2,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结论。

圖片參考: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dbf554edd94f8febb31cb1d9.jpg

在这幅“勾股圆方图”中,以弦为边长得到正方形ABDE是由4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再加上中间的那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b/2;中间懂得小正方形边长为b-a,则面积为(b-a)2。于是便可得如下的式子:
4×(ab/2)+(b-a)2=c2
化简后便可得:
a2+b2=c2
iq. c=(a2+b2)(1/2)


I can't write more sorry

參考: baidu,wikipedia
2011-02-05 8:23 pm
The Pythagorean Proposition by Elisha S. Loomis 一書包含了畢氏定理的三百七十種證明方法﹐是這一方面的權威之作。


圖片參考:http://t3.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yALGTZNNU6j0gbi8J9-AFwB1KRGa0QS233PrmR3ZkYiycvURXNHsgYq4


收錄日期: 2021-04-12 13:25: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05000051KK002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