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由於廣告是商業化電視生存的經濟命脈,電視廣告創造了商品符號的意義。在今日透過廣告的傳達,商品不再僅僅是商品。人與人之間訊息的交換、思想的表達、價值認定的觀點等,都與商品消費的偏好有著強烈的關係(李天鐸,1991)。廣告絕不只是促銷產業機構商品的手段,同時也是現今工業社會文化的一部份,模塑了大量文化符號與價值理念(李天鐸,1991)。NIKE廣告透過名人的代言後,消費者(多為青少年)對運動明星的喜愛、崇拜之情,都移轉到明星所代言的商品之上,形成了認同。而這樣廣告的作用就是把原本毫無生命的物品,像是球鞋、商標等灌注不同的意義。在NIKE的廣告文本中,代表球鞋商品的是具有象徵意涵的神話符號,結合當代的文化脈絡,建構相互關連與依存的緊密關係。這種「符號價值」大於「實用價值」的消費行為,正是符號消費最大的特色。
有鑑於此,在後現代消費的今天,廣告的製作除了介紹產品的功能或實用性外,品牌的塑造與消費者的認同,才是真正刺激消費的最大原因。特別是符號商品化的現象在育樂層面中更為明顯。舉運動為例,全球化後台灣媒體對於西方職業體育賽事的轉播更為普及。依據商業資本主義邏輯的運作,體育活動經由媒體的傳佈、廣告商贊助,免不了會與利益有所勾結。商品化現象就是因為職業運動的興盛而與其更緊密相依。其中球鞋正是所有運動商品中數量最多、價格最貴,但一般大眾接受度卻最高的產品。消費的慾望在這個層面裡根本是受生產者與廣告商所塑造出的「虛假」需求。世界最大的球鞋品牌:NIKE,當然是利用廣告促銷本身產品的佼佼者。在美國NIKE球鞋市場的佔有率已經擴展至43.6%,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Reebok的15.9%(Goldman&Papson,1998)。而在台灣,《廣告雜誌》所公布的1992年台灣三百大廣告主排名中,NIKE排名第195,該年NIKE在電視、報紙、雜誌的總廣告量為2671萬6千元;到了2003年,根據潤利公司的調查,「NIKE耐吉鞋」在一百大廣告商品的排行中,已經攀升到第80名,總廣告量8803萬元。這足可看出NIKE在台灣廣告投資增加的幅度,期以透過各式各樣的運動鞋廣告來撩撥消費大眾的實際消費。舉NIKE為例,透過NIKE球鞋的電視廣告來探討其所欲建構的消費文化,並檢視在台灣的社會脈絡與文化下,商品符號的意義會是如何產生,對消費大眾又產生了什麼影響,以及在這些廣告背後所隱藏的深層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