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原型理論是誰提出來的

2011-01-20 12:57 am
前幾天看到一段文字在討論「原型」,不過我忘記是哪看到的,又好像和心理學說的原型人格不一樣,印象中好像是一個哲學家還是藝術家說的理論。

他說在完美的世界裡每個東西都有一個原型,例如「椅子」在完美的世界裡會有一個很完美的模樣,所有的椅子都會依它做為原型。拿現代美國社會來舉例子,意識型態之下追求的女性原型就像芭比娃娃,每個女孩都應該長得像她、姿態像她。

類似是這樣的,有人知道嗎?

回答 (2)

2011-01-21 1:49 am
✔ 最佳答案
一樓巧克力眼鏡蛇大師所引用的是 C.G. Jung 心理學人格原型理論 (archetypes),可能不是版主所尋找的: 在完美的世界裡每個東西都有一個原型,例如「椅子」在完美的世界裡會有一個很完美的模樣

這是柏拉圖 (Plato) 所提的理想原型,要參考他的 theory of forms or doctrine of ideas.

簡單的說,觀念界 (ideas) 先有理想的型,如桌子,人類才會去製造桌子,千萬種桌子 -- 其理想型在觀念界。推到極端,所有理想的型式都是在觀念界。世界上所有看得到的東西都只是觀念界原型(forms)未盡完整的呈現。

版主若要深入,需參考柏拉圖《理想國》(中文有侯健翻譯)。英文的話,網路有很多翻譯。

簡易入門(英文),參看:Platonic Idealism.
2011-01-20 1:45 am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3165518/o/151101190404513871897220.jpg
繼佛洛德之後,榮格正日益廣泛地受到人們的注意,文藝界對於榮格思想的興趣變得越來越惹人注目,它的種族心理積澱學說已經開始滲透到文藝界的眾多領域。 而繼榮格之後,原型批評已經初見端倪並日益完善,批評家們一改昔日近距離直視作品的習慣,開始“向後站”,從遠距離處審視,力圖把握文學作品的巨集觀體貌,尋找具體作品與時代及人類文化母體相聯接的紐帶。

CG榮格(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和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 1900年在巴塞爾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先在著名精神病學家尤金•布勒雷指導下在蘇黎士大學的精神病研究所任職,後來退職,自己開業。 1933—1941年任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心理學教授,1943年起任巴塞爾大學心理學教授,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論》、《無意識心理》、《分析心理學文集》、《心理類型》等。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3165518/o/151101190404513871897231.jpg
原型理論
與藝術家的集體無意識相聯繫的重要概念是原型。 榮格將集體無意識的內容稱為原始意象,原始意像一詞意指一種本言的模型,其他相似的存在皆根據這種本原模型而成形。 原始意象的同義詞就是原型,在《集體無意識的原型》中,榮格指出,“原型這個詞就是柏拉圖哲學中的形式”,指的是集體無意識中一種先天傾向,是心理測驗的一種先在決定因素,是一切心理反應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驗形式,它使個體以其原本祖先面臨的類似情境所表現的方式去行動。
原型儘管歸屬於集體無意識,但是卻能夠體驗為一種印象式意象。 在每一種集體無意識中存在著大量的原型。 同一原型可能細部或名稱有些變化,但它的核心意義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類的某種普通心理要求。 譬如,英雄,大地母親、智慧老人、魔鬼等原型在作品中屢屢出現,其各個內在意義仍是相對統一的。 譬如西方藝術中的聖母題材的作品多如恒河沙數,但卻沒有窮盡的時候,因為它們面臨的是深邃無底的集體無意識,呼應著人類對母親的無盡之情,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
榮格對於原型的界定一直採取了詩性的態度,他說“自從遠古時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為一種'種族的記憶'被保留下來,使每一個人作為個體的人先天就獲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榮格通過對神話的廣泛研究和臨床的治療經驗,揭示了原型和神話以及神話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基於此,他把原型理論擴展到文藝領域。 原型,是人類長期心理積澱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體無意識的顯現,因而是作為潛在的無意識進入創作過程的,但它們又必須得到外化,最初呈現為一種“原始意象”。 在遠古時代表現為神話現象,然後在不同時代通過無意識啟動為藝術形象,這些原始意象及原型之所以能夠保存下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文藝這個載體。 因為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他們不斷地以本原的形成反復出現在藝術作品和詩歌中。
在文藝研究中,榮格不同意文學藝術即幻想的特點,不贊成把治療精神病的精神分析法直接運用於文藝研究。 因此,佛洛德從“個人無意識”的角度去解釋文藝現象,而榮格則用“集體無意識”理論去解釋。 榮格認為文藝作品是個“自主情結,”其創作過程並不完全受作者自覺意識控制,而常常受到一種積澱在作者無意識深處的集體心理經驗的影響,這種心理經驗就是“集體無意識” 。 雖然讀者不能直接在文藝作品中發現集體無意識,但卻能通過神話或圖騰或夢中反復出現的原始意象發現它的存在和意義。 因此,批評家可以通過分析在文藝作品中反復出現的敘事結構、人物形像或象徵,重新建構出這種原始意象,進而發現人類精神真相,揭示藝術本質。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3165518/o/151101190404513871897242.jpg
原型理論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3165518/o/151101190404513871897242.jpg
心靈本體的探索:神秘的原型----中國圖書網(網上書店)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3165518/o/151101190404513871897242.jpg
自然語言:原型-圖示理論- 陳鍾誠的網站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3165518/o/151101190404513871897242.jpg
[PDF] 原型理論與原型設計
檔案類型: PDF/Adobe Acrobat - 快速檢視


收錄日期: 2021-04-30 23:51: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119000015KK040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