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因為兩者所採的政治體制的關係,美國是採民主體制 而蘇聯採的是共產主義
國際的政治局勢 就跟商場一樣 會因為利益而分,而合
美國二戰時之所以會跟聯軍合作 是因為要牽制東亞的日本 讓蘇聯去牽制日本 美國才能專心於對付歐陸的德國
2011-01-15 19:07:43 補充:
為此美國甚至成立並且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以阻擋蘇聯的共產勢力擴張。
而蘇聯方面也不甘示弱在1955年5月14日成立華沙公約組織以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990年10月3日東德在與西德統一後退出華沙公約。華約於1991年3月31日停止一切活動,官方於1991年7月1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簽署了終止華沙公約的議定書,華沙公約組織正式宣布解散。
2011-01-15 19:07:47 補充:
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至今仍存在著。端看911事件,北約也有出手干預。2001年10月4日,北約第一次援引條北約憲章第五條,認為九一一的襲擊「應被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2003年8月,北約進入阿富汗,開始了歐洲以外的第一次行動。北約參與了伊拉克的軍警培訓工作。
2011-01-15 19:09:17 補充: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係的破裂是由於史達林違反了雅爾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二戰期間結盟的美蘇關係的破裂負責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2011-01-15 19:09:30 補充:
1987年,羅奈爾得•威爾遜•雷根與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簽署《中導條約》。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佔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
2011-01-15 19:09:57 補充: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説,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説,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2011-01-15 19:10:04 補充:
1989年以來,東歐各國紛紛脫離社會主義制度和計劃經濟。1990年,柏林圍牆倒下。1991年,東西德統一、蘇聯解體、華沙條約解散,冷戰時代也隨之結束。
參考: 自己, 以上維基百科"冷戰"條目, 以上維基百科"冷戰"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