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的發展

2011-01-13 5:12 am
人物傳記的發展?不要歷史人物.

回答 (3)

2011-01-16 1:51 am
✔ 最佳答案
你好~~~

寫好人物傳記,必要有一個對象~

http://www.tyccc.gov.tw/Written/info2/page5.asp

「(一)人物傳記的真實性是人物傳記的生命。"志屬信史",志傳和史傳一樣,必須真實可靠,符合歷史事實。對人物的記述也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人物傳記的特徵有二個:其首要特徵是真實,另一個顯著特徵是生動。」

所以,正值現今科技發達的時代,而且各寫作家的文筆風采亦愈加獨特,所以人物傳記的作品寫得愈來愈好的。

傳記附加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82%B3%E8%A8%98

網上一些傳記書籍︰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listing.php?categories_code=A0520&cat_type=chinese

希望可以幫到你~~~~~
參考: Yogi
2011-01-19 5:17 am
〝每當一類文學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時,其形式均由粗糙趨向完美,這是必然的規律。但當每一種藝術形式達到成熟時,就常出現某些形式主義的傾向。〞你是否同意?請舉例支持你的論點。古今中外的狹隘文學定義:(甲)、 曹丕的《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乙)、 蕭統的《昭明文選‧序》: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遊目想,移晷忘倦。(丙)、 《三國志‧王粲傳》:文帝為五官將,及平原君植,皆好文學。可見以上三者所指的是文章作品。(子)、 英國普斯奈特(Posnett) 《比較文學》:文學是包含散文和一切著述其目的與其說是反省,毋寧說是想像的結果;與其說在教訓與實際成效,毋寧說在娛樂最大多數的國民。(丑)、 美國韓德(T. W. Hunt) 《文學原理及問題》:文學是思想經由想像、感情及趣味,而以文字表現出來的,其形式是非專門的,可為一般讀者易於理解並感趣味(寅)、 日本本間久雄:文學是通過著作的想像、感情,用文字表現,而訴諸讀者的想像、感情,並給予美的滿足。以上三家都強調文學訴諸想像和感情,使讀者感到趣味。涂公遂的《文學概論》:根據中西方各家的文學定義中,可以得到三點共性:第一,文學是必須有形式的,而形式是由文字組成的。第二,文學是必須有內容的,而內容不屬於思想,便是屬於感情。第三,文學是必須有目的的,而目的的最低限制性,便是表達。無論是給自己或他人,都是要先經過表達的。韋勒克(R. Wellek)和華倫(A. Warren)合著的《文學論》強調以美學來判斷文學和非文學,無疑是最可行的方式。韋氏又強調科學的語言是指示性的,文學的語言則是暗示性的。藝術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實現審美主體及客體的相互對象化。通俗的說,藝術也就是人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現。藝術和科學不同,科學藉助人類的理性反映客觀世界的規律性。藝術藉助人類的感性反映世界,包括客觀和主觀的世界。科學更多的是「發現」,而藝術更多的是「創造」。藝術是人類心裡真實情感的反映。藝術並不神秘。創意加上美感,或悅耳或悅目或悅意,便是藝術。創意與生活息息相關,是實在而非虛構,並非無中生有,西方社會對創意最明白不過,聖經便早已說出太陽底下無新事,一切都已經存在。作曲家稱為Composer,就是把的平凡的音符組合再組合而成音樂,這些音符組合早就已經存在,只是由作曲家發掘出來而已。學生作文composition亦即是用平凡的文字併湊成文,人情練達即文章。藝術便是平凡中發掘出不平凡,所以有生活的藝術、愛情的藝術、說話的藝術、穿衣的藝術、烹飪的藝術、吃飯的藝術、解牛的藝術、等等等等,能把萬事萬物表露出其不平凡處,便是藝術。謝林的「藝術是於有限的材料之中,寓以無限的精神」就是這個道理了。本題目討論的範圍:中國文學,由先秦至當代;討論的文學類別:詩詞歌賦、小說故事和散文。粗糙的藝術作品定義:一些粗糙的藝術作品,一般都是內容幼稚的、簡單的、形式技巧單薄的作品。形式主義(formalism),指在藝術、文學、與哲學上,對形式而非內容的着重。有形式主義行為的人,被稱為形式主義者。每當一類文學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時,其形式均由粗糙趨向完美,無論是詩歌、文章或故事,均依循這個定律發展,分述如下:詩歌方面,在殷商的金文中所發現的原始人類的詩歌,雖然有明顯和自然的節奏,但並不協韻。直到《爻辭》和周代的銘文出現,歌謠才開始有比較悅耳的音韻。譬如《爻辭》的《歸妹》的《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困》《初六》:臂困於株林,入於幽谷,三歲不覿。上述的詩句基本上都是協韻的,重迭和對偶的形式也都有了很好的安排,節奏比較短促。當然,這些詩歌還是很早期的作品,內容上,沒有充分描繪生活,形式上也較為笨拙。從原始人的詩歌歌謠發展到《詩經》,顯然詩歌在文體和樣式方面表現得更豐富而多樣化。首先從篇章結構來說,每篇章數各有不同,由兩章至十六章不等。句數也由三句至十二句不等。句式靈活變化――《詩經》的句或富於特色,雖以四言為主,但亦有各種長短不齊的句子,使詩歌形式活潑自由,不拘一格。
參考: myself
2011-01-18 5:34 am
摘要:传记文学是中国古代出现的比较早,又成熟的比较早的文学体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史传文学萌芽在先秦时期,成熟在两汉,魏晋时期开始“衰落”;杂传文学在东汉后期萌芽,在唐宋时期得到大的发展,明清时期成熟。


文字的产生本为记事,如我国最早的甲骨文,钟鼎文。记事,很必然的会记录到人,记录到足够多的事,便可以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个人形象,包括他的外貌.思想.心理,但这些最初的记事不是传记文学。

关于传记文学,我们可以这样给它一个定义:传记文学,文学性较强的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①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②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③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41: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112000051KK011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