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中國歷史(測驗題)

2011-01-12 9:46 pm
評論題
1. 若天子在國境內分封了三公,二伯及一子共六位諸侯,這些諸侯聯合起來,能
威脅天子嗎?試就封地 及置軍 兩方面加以分忻.
2. 你認為春秋霸政的出現對周天子的統治有利還是有害?試抒己見.
3. 有人認為墨家在先秦以後再無法傳承,你認同嗎?試抒發己見.
4. 歷史上對秦始皇的評價爭論很大.試就鞏固統治方面的措施,申述你對他的評價.

資料題
1. 諸侯的等級,封地,置軍及命卿在封建制度下的嚴格規定.
2. 春秋霸政對文化保存 及政局穩定 二方面的影響.
3. 說明[墨家學說針對儒家學說]
4. 秦代在遷徒遺民 ,破壞城廓 ,盡收兵器 等三方面情況.

這題目要完整題目作答 請大家幫幫忙 感激!

回答 (1)

2011-01-15 9:19 pm
✔ 最佳答案
1. 封建的意義:
a.封建制度開始於商代,完成於西周,其目的大抵是酬報功臣及拱衛
王朝。
b.所謂封建,即封土建國之意,天子將國土分封給宗室和功臣,令其
於封土內建國。受封者為諸侯,諸侯亦可將其封土分封給卿大夫。
c.受封的諸侯,享有封土所有土地及人民財產的支配權,爵位更可世
襲。
2. 第一次封建的原因/目的:
周武王滅商後,鑑於殷人勢力仍在,東方各部落尚未臣服,武王決定大規模分封諸侯,加強對各族控制,以鞏固其統治地位。武王推行封建之目的大抵為:
a. 控制諸侯:西周建國前,諸侯分立,為便於控制諸侯及屏藩中央,遂實行封建,藉土地的重新分配,求中央與地方關係建立,以謀求整個國家之安定。
b. 鞏固治權:分封同姓宗室及異姓諸侯於各地,以求將中央王室勢力
散佈四方。且周室與異姓功臣互結婚姻,將天下團結成一家,期望能達至長治久安的目的。
c. 籠絡人心:周初勢力仍未鞏固,所以用「興滅國,繼絕世」為名,分封前代共占的後裔,以收買人心。
d. 酬報功臣:分封異姓開國有功功臣作為酬報,並加以維繫。
e. 安撫殷人:周人仍未徹底將殷人勢力消滅,遂封紂王子武庚於殷,藉此安撫殷遺民,表示周人無意滅殷族。
f. 監視殷人:武王封「三監」於殷封附近,以資監視,防止殷人叛變。
g. 統於一尊:周武王以土地分封諸侯,藉以加強天子對諸侯的統屬關係,建立一統一體系,統天下視聽於一尊,加強天子的地位。
h. 擴張勢力:周人興起於西方,為向東開闢及建設新的疆域,遂藉封建之名,不斷自陝西向東方各重要城邑,武裝移民,軍事佔領,於是周人勢力乃不斷充實和擴展。


3. 第一次封建的情形/經過:
A. 安撫殷民:封紂王子武庚於殷。
B. 監視殷民:封叔鮮於管、叔度於蔡、叔處於霍,是為「三監」。
C. 屏藩王室:封召公奭於燕,庶叔高於畢,太公望於齊,周公旦於魯。
D. 籠絡人民:封黃帝之後於祝、堯之後於薊、舜之後於陳、禹之後於杞。(神農之後於焦)


4. 第二次封建的原因/目的: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建格邑為東都,並推行第二次封建,其目的如下:
A. 加強對東方的監視,方便控制諸侯;
B. 再進一步分化殷的遺民,以防再起叛亂;
C. 重定封國。


5. 第二次封建的情形/經過:
A. 保存殷祀:為表示周人無意滅殷族,故封紂兄微子於宋(子湯之故土亳);
B. 鎮攝殷地:封武王弟康叔於衛(領殷地統殷七族),自此盤庚以來河北之根據地,為周人所統治;
封唐叔於晉鎮攝北方;又封武王侄蔡伐於蔡;
C. 鎮撫四方:遷燕於薊丘,封曹、藤等國於宋國附近;
D. 鎮壓山東:封伯禽於魯(山東曲阜),控制好作亂的淮夷及徐夷;太公望子呂伋於齊,以鎮攝東方之邊區。齊魯之新,周人勢力始達海濱。
E. 營建東都:周公營洛邑為東都,置殷頑民於此,天子常臨駐,以鎮攝東方,及與新諸邦聯絡。(鎬京稱「宗周」;洛邑稱「成周」)


6. 封建制度的內容:
A. 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 封地:天子把王畿(直轄地區)外的土地封給諸侯,由其世襲統治,封國的大小依爵位高低而定(公、侯各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各方五十里,不足五十里者為「附庸」)。諸侯把封國土地分給卿大夫,稱采邑。卿大夫再分給士,稱食田。(卿戈夫對諸侯承擔從征、納貢等義務;士對卿大夫承擔納貢等義務)
C. 軍制: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天子有六軍(公侯為大國、伯為次國、子男為小國,每軍約有12,500人及兵馬千乘)。
D. 官制:大國三卿、次國三卿、小國二卿。其中大國三卿全由天子任命。次國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小國其中一卿由天子任命。諸侯國內大夫、士由諸侯自選(以大夫資格輔助國君掌管國政的叫作「卿」,「士」即「武士」。)
E. 天子職務:天子定期巡狩,至各國考察。
F. 諸侯義務:
a. 對天子貢獻方物(納貢):定期進貢祀貢(犧牲)、嬪貢(絲麻)、器貢(石磬、丹漆)、幣貢(玉帛)、材貢(木材)、貨貢(金銀、龜貝)、服貢(祭服)、斿貢(羽毛)、物貢(雜物)等九種。


b. 朝覲及述職:諸侯每三年須朝覲天子一次,並報告施政情況,叫做述職,如果一次不朝,貶爵;二次不朝,削地,三次不朝,便加討伐。(春曰朝,秋曰覲)
c. 聘問:諸侯之間互相聘問,以敦睦邦交。(一歲而聘,二歲而朝)
d. 從征及勤王:諸侯須聽從天子調遣,隨時助王出征及王室有難,出兵拯救。 參考資料 http://aer2.sbc.edu.hk/~kcw/BACK002.htm


收錄日期: 2021-04-16 12:04: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112000051KK004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