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開埠初期至 19世紀末的數十年間,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香港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與中國進行轉口貿易的樞紐。
目錄1 政治及司法2 人口3 經濟1 政治及司法隨著清廷割讓香港島予英國,香港遂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當時仍 為英國全權代表的砵甸乍於1842年10月27日在香港發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稅之埠,准各國貿易,並尊重華人習慣」。
歷來的香港總督皆由英國任命,而行政局及定例局(其後稱為立法局)議員由政府委任,大多數為官守議員。1850年,立法局首度引入非官守議員,至1880年委任首名華人議員伍廷芳。而行政局則要到1896年才開始有非官守議員。
另一方面,一個類似市議會的機構潔淨局(市政局前身)於1883年成立,並於1887年起引入由選舉產生的成員。
司法方面,英國政府於1865年修訂對香港總督的訓令,規定「任何法例若對亞非裔人士有所禁制,而歐籍人士則不受其限者,總督均不得批准施行」,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並為日後穩固的司法制度奠下基礎。
人口
圖片參考: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895年的中環 1841年,英國為全香港島進行人口統計,當時島上只有村民約3,650人,聚居於20多條村落,而漁民則有約2,000人,棲宿於岸邊的漁船上。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65年的12 萬多人。香港亦逐漸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沿海的主要轉口港。除了貨物的轉運外,香港亦成為華南中國人移居海外的中轉站。
當時香港的華人圈子及洋人圈子壁壘分明,洋人主要聚居在中環一帶,華人則主要聚居在上環一帶。
經濟
圖片參考: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890年香港島的貨運工人 自從香港於1842年成為自由港後,香港便成為區內一個重要的轉口港。多間英國洋行在香港設立,也吸引不少華人從事與貿易相關的業務,如搬運及運輸等。部份華商也來港設立南北行經商。 工業方面,早年香港主要依賴造船業,在紅磡及香港仔等地均設有船塢。香港開埠初期政府不收取任何稅款,只依賴賣地及牌照等收入。雖然自1850年代起雖然收取小量稅項,但由於一直不抽關稅,故對香港經濟發展影響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