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是咩嚟?20

2011-01-08 6:09 am
恆星 是咩嚟?

行星是咩嚟?

THX!!!

回答 (6)

2011-01-08 6:27 am
✔ 最佳答案
別的朋友答得很好。我只給你個簡單的答案。
恆星,就是能自己發光發熱的星星。比如太陽。
行星,就是繞着恆星運行,不發光發熱的星星,好比地球,金星等。
2011-01-14 12:46 am
001、005的回答都是錯的

行星繞恆星
恆星環繞星系

2011-01-13 16:46:38 補充:
嗨!!
在此我要抱怨!!除了003回答者有講到重點外,其他人不是亂掰,就是只會複製文章。

恆星特徵
1.會自行發光。
2.運行周期長,短期無變化。

恆星是指永恆的星星,他在夜空中是一直都能保持不變的星星,由於地球歲差運動,會讓他們位置不同之外(週期要上千或上萬年),大部分來說,恆星對於我們來說是永恆不變的。

行星特徵
1.不會自行發光。
2.肉眼大部分看到的是我們太陽系的行星,而其他太陽系的行星,我們是看不見的。
3.運行周期短,短期有變化。

行星是指會遊走的星星,由於我們只能看到太陽系的行星,如木星、土星、火星等,所以這些星星因為繞環太陽,又加上離我們近,和他們與我們地球的相對位置的變化,所以這些行星是會跑的,有時候會有逆行現象(行星到退跑),而內行星如金星、水星,甚至可以看到凌日現象(行星越過太陽,其身影遮擋太陽的一小部分);也因為行星對天文學家來說實在太頑皮了,所以稱行星,而日本更稱惑星、遊星喔!!



謝謝!!希望對您有幫助喔!!
參考: 偉大的小唯
2011-01-11 4:21 am
恆星是大質量、明亮的電漿體球。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也是地球能量的來源。白天由於有太陽照耀,無法看到其他的恆星;只有在夜晚的時間,才能在天空中看見其他的恆星。恆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因為核心的核融合而發光。核融合所釋放出的能量,從內部傳輸到表面,然後輻射至外太空。幾乎所有比氫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恆星的核融合過程中產生的。恆星天文學是研究恆星的科學。恆星誕生於以氫為主,並且有氦和微量其他重元素的雲氣塌縮。一旦核心有足夠的密度,有些氫就可以經由核融合的過程穩定的轉換成氦。恆星內部多餘的能量經過輻射和對流組合的攜帶作用傳輸出來;恆星內部的壓力則阻止了恆星在自身重力下的崩潰。一旦在核心的氫燃料耗盡,質量不少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將膨脹成為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更重的化學元素會在核心或包圍著核心的幾層燃燒。這樣的恆星將發展進入簡併狀態,部分被回收進入星際空間環境的物質,將使下一代恆星誕生時正元素的比例增加。恆星並非平均分佈在星系之中,多數恆星會彼此受重力影響而形成聚星,如雙星、三合星、甚至形成星團等由數萬至數百萬計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當兩顆雙星的軌道非常接近時,其重力作用或會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一顆白矮星從它的伴星獲得吸積盤氣體成為新星。
恆星的形成從分子雲內部的重力不穩定開始,通常是因為超新星(大質量恆星爆炸)的沖激波觸發或兩個星系的碰撞(像是星爆星系)。一但某個區域的密度達到或滿足金斯不穩定性的標準,它就會因為自身的重力開始塌縮。
圖片參考: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藝術家觀念下在分子雲的高密度區誕生的恆星。NASA繪圖早期恆星質量低於2倍太陽質量的屬於金牛T星,較大的則屬於赫比格Ae/Be星。這些新生的恆星由自轉軸的兩極噴出的噴流,會形成所謂的赫比格-哈羅天體。出HII區。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度)[2]。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瞭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目前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0年6月,人類已發現463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至2009年2月,人們在其他恆星身上一共發現了339顆系外行星,不少均擁有比木星高的質量。也有一些行星,其體積比較小,例如脈衝星PSR B1257+12、天琴座μ星、巨蟹座55及GJ 436均各自擁有與地球差不多質量的小型行星,而Gliese 876一顆達地球質量6至8倍的行星,可能擁有岩石結構。人們對新發現的大型系外行星仍未完全了解,大多估計其物質構成與太陽系的大型行星類似,又或是從未見過的大型氨行星或碳行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行星在極接近恆星的地方公轉,擁有近乎完美的圓形軌道,這些行星被稱為「熱木星」,它們比太陽系的大型行星接受更大量的太陽輻射,造成其表面溫度極高。也有一種熱木星,其大氣會被恆星的熱力逐步蒸發併流失,並以彗尾形態釋出,它們被分為Chthonian型行星。太陽系外行星 (Extrasolar planet) 是環繞其他恆星公轉的行星,長久以來,人們認為其他恆星和太陽一樣,均有行星環繞其恆星公轉,但一直未能證實。直至1992年PSR B1257+12被證實以來,至今已有百多個太陽系外行星被發現。這些發現增加了對外星人存在與否的問題提出了支持的觀點。現時在其他恆星發現的行星大多是類似木星的氣體行星,有的質量甚至比木星還要大。質量較小的行星有脈衝星PSR B1257+12的三顆與類地行星相若的天體,以及位於天壇座μ星的一顆有14個地球質量的行星。也有一種行星,沒有圍繞特定的恆星公轉,它們像是宇宙的流浪客,稱為星際行星(Interstellar planet)。現時人們並沒有發現任何此類行星,只能靠使用電腦模擬來推測。
圖片參考: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一顆太陽系外行星想像圖現時人類的科技僅能偵測質量較大、公轉週期較短的行星。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更強的望遠鏡得以建造,在未來可望能發現更多質量較小及公轉週期較長的行星。



2011-01-10 20:22:41 補充:
Can I help you ?
2011-01-09 8:10 pm
恆星

恆星是大質量、明亮的電漿體球。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也是地球能量的來源。白天由於有太陽照耀,無法看到其他的恆星;只有在夜晚的時間,才能在天空中看見其他的恆星。恆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因為核心的核融合而發光。核融合所釋放出的能量,從內部傳輸到表面,然後輻射至外太空。幾乎所有比氫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恆星的核融合過程中產生的。恆星天文學是研究恆星的科學。 天文學家經由觀測恆星的光譜、光度和在空間中的運動,可以測量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和許多其他的性質。恆星的總質量是決定恆星演化和最後命運的主要因素。其他特徵,包括 直徑、自轉、運動和溫度,都可以在演變的歷史中進行測量。描述許多恆星的溫度對光度關係的圖,也就是赫羅圖(HR圖),可以測量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階段。恆星誕生於以氫為主,並且有氦和微量其他重元素的雲氣塌縮。一旦核心有足夠的密度,有些氫就可以經由核融合的過程穩定的轉換成氦[1]。恆星內部多餘的能量經過輻射和對流組合的攜帶作用傳輸出來;恆星內部的壓力則阻止了恆星在自身重力下的崩潰。一旦在核心的氫燃料耗盡,質量不少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2],將膨脹成為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更重的化學元素會在核心或包圍着核心的幾層燃燒。這樣的恆星將發展進入簡併狀態,部分被回收進入星際空間環境的物質,將使下一代恆星誕生時正元素的比例增加[3]。恆星並非平均分佈在星系之中,多數恆星會彼此受重力影響而形成聚星,如雙星、三合星、甚至形成星團等由數萬至數百萬計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當兩顆雙星的軌道非常接近時,其重力作用或會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4],例如一顆白矮星從它的伴星獲得吸積盤氣體成為新星。



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着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1]。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度)[2]。隨着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瞭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目前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0年6月,人類已發現463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參考: Wiki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1-01-09 5:27 am
行星係會公轉(EG:8大行星)

恆星係唔會公轉 (EG:太陽)
2011-01-08 6:14 am
太陽就係恆星...
恆星是大質量、明亮的電漿體球。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也是地球能量的來源。白天由於有太陽照耀,無法看到其他的恆星;只有在夜晚的時間,才能在天空中看見其他的恆星。恆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因為核心的核融合而發光。核融合所釋放出的能量,從內部傳輸到表面,然後輻射至外太空。幾乎所有比氫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恆星的核融合過程中產生的。恆星天文學是研究恆星的科學。天文學家經由觀測恆星的光譜、光度和在空間中的運動,可以測量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和許多其他的性質。恆星的總質量是決定恆星演化和最後命運的主要因素。其他特徵,包括直徑、自轉、運動和溫度,都可以在演變的歷史中進行測量。描述許多恆星的溫度對光度關係的圖,也就是赫羅圖(HR圖),可以測量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階段。恆星誕生於以氫為主,並且有氦和微量其他重元素的雲氣塌縮。一旦核心有足夠的密度,有些氫就可以經由核融合的過程穩定的轉換成氦[1]。恆星內部多餘的能量經過輻射和對流組合的攜帶作用傳輸出來;恆星內部的壓力則阻止了恆星在自身重力下的崩潰。一旦在核心的氫燃料耗盡,質量不少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2],將膨脹成為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更重的化學元素會在核心或包圍著核心的幾層燃燒。這樣的恆星將發展進入簡併狀態,部分被回收進入星際空間環境的物質,將使下一代恆星誕生時正元素的比例增加[3]。恆星並非平均分佈在星系之中,多數恆星會彼此受重力影響而形成聚星,如雙星、三合星、甚至形成星團等由數萬至數百萬計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當兩顆雙星的軌道非常接近時,其重力作用或會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4],例如一顆白矮星從它的伴星獲得吸積盤氣體成為新星。

2011-01-07 22:15:40 補充:
地球、金星...etc.係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1]。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度)[2]。

2011-01-07 22:15:45 補充:
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瞭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目前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0年6月,人類已發現463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收錄日期: 2021-04-25 00:21: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107000051KK011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