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過善人事語譯

2011-01-01 8:59 pm
嘉慶十九年,淮南州縣旱飢。 含山濱江之鄉,有銅城閘鎮者,歲比 有秋,鄰縣飢民扶老襁幼就食者數千人。鄉人大驚,為闔戶罷市,自門隙瞷之。眾無所得食,益洶洶。處士過實圃先生恐有變,亟出慰之曰:「諸君飢求食,當謀所以食爾,請與諸父老議之。」明日集里中好善者,富出財,貧輸力,自倡巨貲,綢繆經紀,張席隙地以居之;老嬴婦孺,計口賦食;傭其壯者於四鄉農戶,俾自食其力;寒有襦,病有藥,歿有棺,孕且育者厚賙之;給以曠壤,課對蔬菜;儲水具,警火災。其冬,山鄉得雨。遺丁壯以所得傭值歸而種麥,麥熟,乃各挈婦子歸,歡聲徹衢巷。呼曰:「善人,善人。」由是四方至者,皆知有過善人云。 余同年友竹潭孝廉,先生孫也。 光緒五年正月,竹潭手一冊,請余書其事;且述先生訓曰:「吾家僅萬金產,以振飢耗其半。次年,歲大穰,糶 穀倍蓗利,遂復其初。人何憚而不為善哉!」余謂此先生勉子孫為善之言耳。若豫存獲報之心,則計較得失,必不能破產以求仁;即勉之,而報非可必得,將遂不振人之急乎?彼其時但以活人為心耳,雖盡耗其產何慮!惟然,故仁術無不周,而澤之被人者弘;卒受天祐,其產可復,而其後必昌,報施之理然也。 嗟夫!方饑甿甿索食洶洶,人以引避為智,相率閉拒,則彼計無復之,勢將剽奪,一鄉被其患,而過氏無獨全之理。先先挺然以一身肩其任,弭變之智,與卹難之仁兼至,究亦無損於其家。故知存計較得失之心者,公與私兩失;去計較得失之心者,公與私兩得。通是義也,雖任天下事可也。 過先生諱華,字曙初,號實圃。他行多可述者,非大義所存,故不著。

回答 (1)

2011-01-02 7:04 am
✔ 最佳答案
karena 你好! Q,"書過善人事語譯" 答 :由於篇幅字數限制,只能送上全文譯文~僅作參考~譯文 :(白話文)
嘉慶十九年,淮南一帶州縣發生旱災。含山濱江一帶,有銅城閘鎮這個地方,連年有好的收成,鄰縣饑民扶老攜幼來乞討求食的有幾千人。鄉里百姓非常驚懼,全都關上門,停止營業,從門縫裡面看那些饑民。饑民們沒有辦法找到吃的東西,更加焦躁不安了。處士過實圃先生擔心有意外的變故,趕忙出來安慰他們說:“諸位因饑餓而要求得一點食物,(我們)應當商議用來解決你們吃飯的辦法,請允許我同諸位父老商議一下。”第二天,把鄉里那些好行善事的人集中起來,(要求)有錢的拿出錢來,沒錢的出點力氣,自己率先捐出了大量財物,用心謀劃張羅,在空地方鋪上草席好讓他們住下來;對年老體弱的人及婦女兒童都能按人口數分發糧食;然後雇傭那些年輕力壯的到各地的農戶家裡,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冷了有短襖穿,病了有藥提供,死了還有棺木,對懷孕將要生育的婦女就優厚地周濟她們;提供給他們空曠的土地,讓他們自種菜蔬;並準備了一些裝水的器具,防備火災的發生。當年冬天,災民的家鄉下了雨。把受雇傭的丁壯勞力的應得報酬給了他們,讓他們回去播下麥種,麥子成熟後,就各自帶著自己的妻子兒女回去了,歡聲笑語響徹街巷。還喊著“善人!善人!”從這以後,各地到這裡來的人,都知道有一個過善人。和我同年參加科舉考試的好友姓過名竹潭,淳孝廉潔,是過善人的孫子。光緒五年正月,竹潭手拿書一冊,請我寫下過善人的事蹟;並且講述過善人的訓導說“我們家僅有萬金家產,因為救濟災民損耗了一半。第二年,獲得大豐收,出售穀物又獲得五倍的利潤,於是又恢復了最初的家產規模。人們為何害怕損耗自己利益而不去作善事呢?”我認為這只是過老先生勉勵子孫做善事的言論罷了。如果事先就存有獲得回報的心理,那麼就會計較利害得失,一定不會損耗自己的家產來求得仁義;即使勉強去做了善事,但回報並不是可以一定得到,那麼就將不去救濟別人的急難了嗎?他那時只是把救活饑民當成自己心裡唯一的想法,即使耗盡他的家產又會顧慮什麼呢!這樣,施行仁德沒有不周全的,享受到恩澤的人也就很多;最終受到上天的保佑,他的家產也可恢復,而他的後代也一定昌盛,回報那施行恩德的人的道理就是這樣啊。啊!當那些饑民焦躁不安地索要食物之時,人們都把回避當作明智之舉,一個接一個關門拒絕,那麼他們(饑民)沒有別的辦法,勢必搶奪,一鄉之人都將遭受這個禍患,過家也無獨自保全的道理了。過老先生積極主動地憑藉一己之力肩負起這一重任,消除突然而來的變故的智慧和體恤苦難之人的仁心同時具有,最終也沒有損害到自己的家業。由此可知,事先存有計較得失的心理的人,于公於私都會有所失;摒棄計較得失的心理的人,于公於私都會有所得。明白這個道理,即使是做天下事也是可以的。過先生名華,字曙初,號實圃。還有很多可以記述的其他事蹟,因為不是大義所存,所以沒有花筆墨去寫。

提供的知識~望你對這則文言文有深入理解~亦作參考~
參考: 天空的檔案,分享文學知識~亦請評價~謝謝~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45: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101000051KK003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