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
應該是朋友認為彼此之間有誤會猜疑
桓伊是晉代著名的音樂家,他是陝西杜陵人,小名叫野王。他長於於吹笛、箏與歌唱。當時人稱“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
有一次孝武帝司馬昌明設酒宴,作為豫州刺史的桓伊也出席了。孝武帝得知桓伊的音樂才能,親自叫桓伊吹笛助興。桓伊神色自然,和他常帶在身邊的一支柯亭笛吹了一首笛曲,這支漢代蔡邕制作的珍貴曲笛,由笛技高超的桓伊來吹,真是“妙聲發玉指,龍音響鳳凰”,抑揚頓挫,令人心醉。
一曲吹畢,桓伊放下笛子,儀態大方地向孝武帝說:“臣子箏(即彈箏)雖不及吹笛的技巧,然而伴奏歌曲還是行的。我想自彈自唱一曲,敬獻皇上。同時,希望有一支笛子伴奏”。孝武帝聽了,點頭贊許了,為他的豪放豁達達而高興。就命宮中的一名令俐善吹笛的歌伎來為他伴奏。
此時桓伊沉思片刻,又對孝武帝說:“宮中的歌伎不熟悉我的歌調,恐怕不能勝任。我家中有一女伎張碩,伴奏得比較好,要她來是否可以?”孝武帝還是同意了,不用多時,召來了女伎。於是在張碩清脆的笛聲襯映下,桓伊一面撫箏,一面歌唱。
他唱的是什麼呢?原來是一首含義深刻的歌曲: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
忠信事不顯,事有見疑患。
周王佐文武,金縢功不刊,
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
這首歌的意思是:
當皇上的難,做臣子的也難啊,皇上看不到忠臣的心,反而要加以猜忌,好像西周時的周公旦,曾經全心全意輔政,為建立周朝立過大功,結果,周王不僅不刻在記功柱上,反而聽信了管叔與蔡叔對他的誹謗。
再說此時此刻,桓伊是整個身心和著歌喉全部沉浸在激情之中,他唱得無比深情,無比激昂,音節慷慨,直上雲端。在一旁的許多忠心的大臣都明白了桓伊的意思,特別是坐在宴席上的尚書僕射謝安更是激動,一邊聽著,一邊淚流盈眶,最後忍俊不住竟離開自己的座位,走到桓伊的眼前,閃著淚花,撫著胡須,贊道:“你唱得好,唱得太妙了!”而一旁的奸佞之徒如會嵇王司馬道子、王國寶等像是怕見陽光的老鼠一樣,恨不得鑽到地底下卻。孝武帝聽了,也領悟到歌曲的寓意了。原來歌詞在諷諫他,批評他輕信讒言,猜忌屢建功勛的謝安。所以孝武帝的臉上也顯得是那樣慚愧不安。
桓伊所歌《怨詩》,為曹子建所作,逯欽立《全魏詩》卷六題作“《怨歌行》”,且於“二叔反流言”句下有“待罪居東國”等十四句。
怨歌行 曹植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
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東國,泫涕常流連。
皇靈大動變,震雷風且寒,
拔樹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開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顯,成王乃哀歎。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